王建輝+周文化
[摘要]作為我黨的杰出領導人,鄧小平很早就開始關注我黨的制度化建設,并在黨的“八大”上初步提出了“依法治黨”的思想;而后他在領導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過程中,提出了比較完備的“依法治黨”思想;十三屆四中全會后,他又對第三代領導集體啍啍叮囑,將其“依法治黨”思想進一步引向深入;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中央領導集體和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新的中央領導集體也對“依法治黨”思想進行了有力的實踐。深入探討和研究鄧小平“依法治黨”思想,必然會推動我們對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的深刻認識和理解。
[關鍵詞] 鄧小平;依法治黨;形成;發展
“黨在執政過程中,始終面臨著依法治國與依法治黨的雙重歷史任務?!齻€代表重要思想深刻揭示出:依法治黨是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依法治國有力地促進著依法治黨。”[1]作為我黨的杰出領導人,鄧小平非常重視按“制度建黨”、“依法治黨”,用法規和制度來加強黨的思想、組織和作風建設?!多囆∑轿倪x》一至三卷和黨的許多重大文獻都對此做了重要論述,形成了鄧小平鮮明的“依法治黨”思想。本文試圖對鄧小平“依法治黨”思想的形成和發展做一簡要論述,以期對我們今天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提供一些借鑒。
一、鄧小平“依法治黨”思想的初步提出
作為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鄧小平很早就開始關注我黨的制度化建設問題。在八大上,鄧小平作了《關于修改黨的章程的報告》,重點論述了加強執政黨建設的有關問題,提出了“依法治黨”的初步設想。
1、初步提出依法監督黨員的思想。鄧小平指出:“執政黨的地位,使我們黨面臨著新的考驗”,“很容易使我們同志沾染上官僚主義的習氣”,“還很容易在共產黨員身上滋長著一種驕傲自滿的情緒”。[2]為此,“黨除了應該加強對于黨員的思想教育之外,更重要的還在于從各方面加強黨的領導作用,并且從國家制度和黨的制度上作出適當的規定,以便對于黨的組織和黨員實行嚴格的監督”,指出“我們需要實行黨的內部的監督,也需要來自人民群眾和黨外人士對于我們黨的組織和黨員的監督”。[2]
2、初步闡述依法管理黨員的思想。鄧小平提出:“對于違法違紀和其他嚴重地損害群眾利益的分子,及時地給以應得的處分”[2],要求“每一個黨員嚴格地遵守黨章和國家的法律”,指出:“一切黨員,不管他們的功勞和職位如何,都沒有例外”。[2]
3、初步提出黨內生活法制化的設想。鄧小平強調要堅持民主集中制,要貫徹執行集體領導和黨內民主的原則,克服主觀主義、官僚主義和宗派主義,同時提出建立黨代會常任制的設想。這些都初步體現了他的“制度建黨”、“依法治黨”思想。因為八大后黨內生活的非正常化、黨的路線出現了偏差,這些好的主張沒有能夠在黨內得到很好的貫徹和落實。
二、鄧小平“依法治黨”思想的逐步成熟
(一)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后,鄧小平“依法治黨”思想的完整提出和初步實踐
1、對“文革”時期黨的建設教訓的反思。“文化大革命”期間,黨的組織建設受到了嚴重破壞,國家的憲法和法律、黨的制度、規章遭到肆意踐踏,我們黨、國家和民族因此蒙受了巨大災難。經歷了文革風雨的磨難,鄧小平對加強黨的建設,避免重犯錯誤進行了深入的思考。他指出:“我們過去發生的各種錯誤,固然與某些領導人的思想、作風有關,但是組織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問題更重要。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會走向反面?!薄斑@個教訓(指‘文革的發動)是極其深刻的。不是說個人沒有責任,而是說領導制度、組織制度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這種制度問題,關系到黨和國家是否改變顏色,必須引起全黨的高度重視?!盵3]
2、對“依法治黨”思想的較完整闡述。正是基于前述考慮,在十一屆三中全會前的中央工作會議閉幕會上,鄧小平發表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講話,指出:“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須加強法制。必須使民主制度化、法制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盵3]同時指出:“國要有國法,黨要有黨規黨法。黨章是最根本的黨規黨法。沒有黨規黨法,國法就很難保障。各級紀律檢查委員會和組織部門的任務不只是處理案件,更重要的是維護黨規黨法,切實把我們的黨風搞好。對于違反黨紀的,不管是什么人,都要執行紀律,做到功過分明,賞罰分明,伸張正氣,打擊邪氣?!?[3]
3、“依法治黨”思想的初步實踐。在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正確領導下,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決定恢復重建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同時作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的重大決策。1979年1月4日至22日,中紀委在北京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會議著重研究了構建黨規黨法以及搞好黨風問題,討論并擬訂了《關于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草案),討論并通過了《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關于工作任務、職權范圍、機構設置的規定》和關于如何搞好黨的紀律檢查工作的《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通告》。會議指出:黨的紀律檢查工作的基本任務是維護黨規黨法,保護黨員的權利,發揮黨員的革命熱情和工作積極性,同一切違反黨紀、破壞黨的優良傳統的不良傾向作斗爭,切實搞好黨風。從此,我們黨初步走上了“制度建黨”、“依法治黨”的軌道。
(二)十二大新《黨章》的頒布實施,標志著鄧小平“依法治黨”思想的確立
1982年2月召開的十一屆五中全會,討論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章程》(以下簡稱《黨章》)(修改草案),鄧小平對此給予了高度評價。9月,黨的十二大對《黨章》進行了修改。新修改的《黨章》規定:“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鄧小平也再次強調指出:黨員必須遵紀守法,黨章就是最大的“黨規黨法”,此外還要有各種各樣的黨規黨法。此后,根據鄧小平的指示,我們黨不斷總結領導社會主義事業的經驗教訓,以黨章、黨內政治生活準則為核心,頒發了一系列規章、制度、條例,建立起了依法治黨的基本體系框架:1986年1月28日中央發出《關于嚴格按照黨的原則選拔任用干部的通知》;1987年1月中紀委發出《關于共產黨員必須嚴格遵守黨章》的通知;5月,中紀委就開除原江西省省長倪獻策的黨籍一事向全黨發出題為《黨員領導干部更要做遵紀守法的模范》的通報;1988年7月30日,《人民日報》公開發表中紀委制定的《黨員領導干部犯嚴重官僚主義失職錯誤黨紀處分的暫行規定》;12月,建立了民主評議黨員制度。這些標志著鄧小平“依法治黨”思想在我黨的確立,標志著黨作為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逐步走向成熟,依章依規辦事和依法治黨的思想逐漸在全黨占據了主導地位。
(三)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進行,鄧小平逐步把“依法治黨”的重點確定為依法管理黨的高級干部和依法治理經濟腐敗
1、在改革開放的實行過程中,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的特殊化現象逐漸突出出來。對此,鄧小平給予了密切關注,認為高級干部是我們“依法治黨”的重點之一。1979年11月2日,鄧小平在中央黨政軍副部長以上干部會上作了《高級干部要帶頭發揚黨的優良傳統》的報告,指出:“最近一個時期,人民群眾當中主要議論之一,就是反對干部特殊化。要講特殊化,恐怕首先表現在高級干部身上”。[3]強調:“為了整頓黨風,搞好民風,先要從我們高級干部整起。實行《關于高級干部生活待遇的若干規定》會帶來許多好處”?!斑@個規定一經中央和國務院下達,就要當作法律一樣,堅決執行,通也要執行,不通也要執行”。[3]此外還強調:“對各級干部的職權范圍和政治、生活待遇,要制定各種條例,最重要的是要有專門的機構進行鐵面無私的監督檢查?!盵3]11月13日中央發出了《關于高級干部生活待遇的若干規定》。次年1月召開的中紀委第二次全會進一步強調了要協助各級黨委監督、保證《關于高級干部生活待遇的若干規定》作為黨規黨法在全黨貫徹執行。
2、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黨員干部中的經濟犯罪問題日漸突出,鄧小平敏銳地指出“依法治黨”的又一個重點是依法治理經濟腐敗。1982年4月10日中央政治局開會討論《關于打擊經濟領域中嚴重犯罪活動的決定》,鄧小平在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指出:“我們自實行對外開放和對內搞活經濟兩個方面的政策以來,不過一兩年時間,就有相當多的干部被腐蝕了”,“要足夠估計到這樣的形勢。這股風來得很猛。如果我們黨不嚴重注意,不堅決剎住這股風,那末,我們的黨和國家確實要發生會不會‘改變面貌的問題。這不是危言聳聽?!睆娬{:“現在剎這個風,一定要從快從嚴從重”,“對有一些情節特別嚴重的犯罪分子,必須給以最嚴厲的法律制裁?!?[3]4月13日黨中央、國務院頒布了《關于打擊經濟領域嚴重犯罪活動的決定》,對打擊經濟犯罪活動提出了具體措施。此后,1984年12月3日黨中央、國務院發出了《關于嚴禁黨政機關和黨政干部經商、辦企業的決定》,1986年2月4日又發出《關于進一步制止黨政機關和黨政干部經商、辦企業的規定》,1987年6月,中紀委發出《關于堅決查處共產黨員索賄問題的決定》,這些規定和決定都充分體現了鄧小平的“依法治黨”思想。
在鄧小平“依法治黨”思想的指導下,我們黨逐步建立了以黨章為主體,由一系列黨內條例、規定、準則等構成的黨內法規體系;形成了以黨的全國代表大會、中央委員會及政治局會議和相應組織及部門構成的黨內立法體系;形成了以黨的各級組織包括專設的紀檢機構和黨的處罰制度組成的黨內執法體系和保障體系以及以黨內監督、人民群眾及各民主黨派的監督、黨內批評與自我批評為依托的監督體系。上述體系構成了依法治黨的基本框架,使我們具備了依法治黨的條件,從而推進依法治黨的實行。
三、鄧小平“依法治黨”思想在新時期進一步引向深入
對1989年春夏之交發生的政治風波,鄧小平表示了深深的憂慮。風波結束后,他對第三代領導集體做的“政治交待”,更體現了一個老共產黨人的胸懷以及繼續抓好“依法治黨”的眷眷之情。他指出:“這次出這樣的亂子,其中一個原因,是由于腐敗現象的滋生,使一部分群眾對黨和政府喪失了信心。因此,我們首先要清理自己的錯誤”[4],強調“要扎扎實實做幾件事情,體現出我們是真正反對腐敗......。要雷厲風行地抓,要公布于眾,要按照法律辦事。該受懲罰的,不管是誰,一律受懲罰?!盵4]在《第三代領導集體的當務之急》的談話中,他再一次強調:“要整好我們的黨,實現我們的戰略目標,不懲治腐敗,特別是黨內的高層的腐敗現象,確實有失敗的危險。新的領導要首先抓這個問題......懲治腐敗的問題,請你們專門議一下。”[4]在以后的講話中,他又進一步強調:“我們要反對腐敗,搞廉潔政治。不是搞一天兩天、一月兩月,整個改革開放過程中都要反對腐敗”[4]。“對干部和共產黨員來說,廉政建設要作為大事來抓。還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4]。
以江澤民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繼承和發展了鄧小平的“依法治黨”思想,進一步加大了依法治黨、從嚴治黨的力度。1990年5月25日,中共中央印發《關于縣以上黨和國家機關領導干部民主生活會的若干規定》,使黨內民主生活會走上了制度化的軌道;11月4日,中共中央批轉中紀委《關于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的意見》的通知;90年代后期,中共中央又相繼出臺了《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試行)》、《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試行)》、《關于黨政機關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收入申報的規定》等黨規黨法。這些黨規黨法的頒布,為第三代領導集體依法治黨提供了保證,同時也是對鄧小平“依法治黨”思想的有力實踐。2004年初,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中央領導集體接連頒布了《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這充分體現了中央依法從嚴治黨的決心。同時,這也是對鄧小平“依法治黨”思想的又一次實踐和升華。
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新的中央領導集體對依法從嚴治黨問題更是高度重視,多次強調要“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對這個問題進行了重點闡述,強調要“強化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提出要“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強調“必須構建決策科學、執行堅決、監督有力的權力運行體系,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而近期中央針對反腐采取的一系列嚴厲舉措,更讓我們看到了新的中央領導集體依法從嚴治黨的堅定決心。
[參考文獻]
[1]張喜德.共產黨執政規律的三個辯證統一[N].人民日報,2004-06-22
[2]鄧小平文選: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3]鄧小平文選: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4]鄧小平文選: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注:本文為武警后勤學院2012年度青年基金資助項目(編號:WHQ201202)的后續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