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湘
【摘要】當前頻發的校園案件暴露了當今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中存在的問題。從倫理角度來看,造成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問題的因素主要有社會環境、家庭教育和個體因素。要改善宿舍人際關系,應加強大學生的倫理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同時積極營造和諧的宿舍文化。
【關鍵詞】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倫理
【中圖分類號】G4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6-0020-02
近日,被稱作“象牙塔”的大學校園,接連發生了“復旦投毒案”、“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園宿舍命案”、“南昌航空大學宿舍腐尸案”等校園安全事件。這些“同室操戈”的寢室悲劇,讓人們震驚之余,也開始思考當今大學生宿舍的人際關系。雖然“復旦投毒案”等慘劇只是極端的個案,但當今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變得愈發復雜與微妙也是個不爭的事實。從倫理層面來看,不良的宿舍人際關系反映了當今大學生人際交往中存在的倫理問題。
一、當今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中常見的倫理問題
1.宿舍成員在生活習慣、價值觀上存在巨大差異
近日西南大學學生通訊社調研部隨機對300名在校大學生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因為價值觀不同引發的沖突在宿舍人際沖突原因中排名居首,占84%。在我國改革開放的進程中,不可避免地產生了地區差異、貧富差距。大學的開放性決定了大學宿舍的成員來自五湖四海。在不同地域、不同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大學生們有著不同的生活習慣和價值觀,他們對人對事的看法、角度不盡相同。
2.宿舍成員在宿舍人際交往中存在錯誤心態
據調查顯示,人際關系是當今大學生面對的最苦惱、最難適應的問題之一,有70%的同學不同程度地對人際關系感到不滿。人格缺陷和不良的個性特征是引發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不強的主要原因。因此,大學生在與宿舍成員的人際交往中,也存在著不同程度的錯誤心態,如嫉妒心強、自卑感強、自私自利、缺乏信任等。
3.宿舍成員之間缺乏真正有效的交流和溝通
當今的大學生雖然同住一個宿舍,但真正和室友進行有效交流和溝通的時間卻不多,宿舍的人際關系似乎越來越淡化。大學生雖然同住在一個宿舍,卻由于個人性格迥異、作息時間不同等原因并不能經常見面,即使見面也很少交流。有的學生在為個人的前程奔波,有的學生專注于自己感興趣的事,也有學生沉溺于網絡和虛擬世界,逃避現實交往,這些都造成了宿舍成員之間的隔閡。
二、造成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問題的原因
1.社會環境的影響
首先是由于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導致我國貧富差距現象加劇。來自經濟發達程度不同地區的大學生聚集在一起,必定會在各方面產生一定的摩擦。其次,由于當代大學生所生活的社會環境正處于社會轉型期,社會將更多的關注放在經濟發展上而忽視了人們倫理道德方面的修養,導致一些優秀的傳統倫理道德觀念被人們遺忘,取而代之的是損人利己、見利忘義、互不信任等丑惡現象乘虛而入。再次,當今社會對于人才的選拔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以分數來衡量的。
2.家庭教育的影響
當代大學生中獨生子女偏多,他們中的不少人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交往傾向。到了大學宿舍中,這些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中同樣表現出我行我素、自私自利的態度,認為人人都應該為我服務。這樣的大學生必定無法處理好與宿舍同學的關系,在宿舍人際交往中陷入困境。
3.個體因素的影響
個體差異是影響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的又一因素。首先,大學生的個性特征差異會影響宿舍的人際關系。當宿舍成員遇到與其本身的人生態度與信念不同的人,難免會有不適應的狀態,日積月累就會引起人際關系的緊張。其次,當今大學生缺乏人際交往與溝通的技巧,在人際交往受到挫折的時候無法理性地解決問題。不懂得如何與人相處,便會導致問題越積越多,便會加深與宿舍成員之間的矛盾。
三、改善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問題的對策
1.加強倫理道德教育,提升大學生倫理道德水準
歸根究底,當今大學生的宿舍人際關系問題是由于大學生在道德和心理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導致的。而這種缺陷的根本在于我們的整個教育從一開始就忽視了倫理道德教育。學校應循序漸進地向學生進行倫理道德教育,通過學習這些優秀的倫理道德思想,提升大學生的個人修養,在與他人交往中自覺規范自己的言行,遵循與人交往的倫理原則,營造良好的人際關系氛圍。
2.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引導大學生進行正確的心理調適
大學生產生宿舍人際問題的主要心理障礙是對心理沖突缺乏正確的調適。高校要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引導并教會大學生如何進行正確的心理調適。心理健康教育應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一以貫之地開展,不能等出現了問題才去解決。可通過心理健康課、團體心理輔導、心理專題講座、心理咨詢等多種方式來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應圍繞如何幫助大學生建立正確的自我意識、學會健康地愛自己和愛他人、學會如何與他人相處等。只要給予恰當的引導,其實大部分大學生都能夠自己調節自己的情緒,將心理調適到正常狀態。
3.豐富宿舍文化活動,促進大學生營造和諧宿舍文化
良好的宿舍文化氛圍是形成良好宿舍人際關系的重要外因之一。宿舍文化主要體現在宿舍的舍風和學風上。大學要有意識地開展豐富多彩的以宿舍為單位的各類文化活動,如宿舍才藝展、雅室設計大賽、宿舍體育節、宿舍心理健康節等。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既能豐富大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又能促使宿舍成員朝著共同的目標去努力,讓他們在為實現同一目標的過程中增強宿舍凝聚力,拉近宿舍成員彼此的距離,增強宿舍成員的歸屬感。久而久之,宿舍成員就會把宿舍真正當作自己的家,把舍友當作自己的朋友和親人,宿舍人際關系也會由緊張走向和諧。
參考文獻:
[1]馬輝.女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研究[J]. 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 2010(09)
[2]王甫勤.大學生寢室人際關系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 大學教育科學. 2008(01)
[3]董朝宗.和諧校園視角下的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J]. 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 2008(01)
[4]柳卉.高校學生宿舍人際關系障礙的成因及對策淺析[J]. 中國科技信息. 2006(03)
[5]毛小玲,李宏翰,張建梅.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的特點[J]. 中國心理衛生雜志. 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