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在對職業核心能力培養與高職商務英語課堂教學進行文獻學習和調研的基礎上,簡要介紹了高職商務英語課堂教學改革的實踐,探討從課前、課堂、課后三個方面進行改革,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職業核心能力高職商務英語課堂教學
【基金項目】王明巖主持的山東省高等教育學會“十二五”高等教育科學研究課題 《基于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的高職商務英語教學改革研究》,課題編號:YBKT2011114。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6-0094-01
近年來,隨著社會產業結構和勞動力結構的不斷變化,社會對于職業教育的要求越來越高。培養學生職業核心能力已經成為重點內容。高職商務英語專業需要在培養職業核心能力的基礎上培養出既熟練掌握英語技能,又能熟悉國際外商貿工作的實務知識的復合型人才。
職業核心能力是指人們在職業生涯中除崗位專業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適用于各種職業,在職業生涯中可遷移、可攜帶,能適應崗位的不斷變換,適應經濟社會的發展,是伴隨人終生的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教育部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姜大源教授指出,關鍵能力的培養是職業教育領域里的素質教育。他將職業核心能力定義為:“當職業崗位發生變更,或者當勞動組織發生變更時,個體不會因為原有專門知識和技能的老化而束手無策,而是能在變化了的環境里積極尋求自己新的坐標起點,進而獲得新的知識和技能,這種善于在發展中主動應對的定位能力,是一種更高層次的能力,常被稱職業通用能力。”
是文濤認為,商務英語專業的職業核心能力主要表現為跨文化交際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納入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時可具體為以下幾種能力:①信息收集處理能力,即能以英語快速收集信息、準確處理相關信息以便為企業創造財富;②口頭、書面陳述能力,如電話交流、提供建議、公眾場合發表意見的能力和寫信、寫報告等能力;③人際交往能力,即能在對外經濟文化活動中根據工作的需要,協作合作目標,適應、尊重他人文化并能靈活調整方式相互配合,改善合作關系,如建立和維持公共關系能力、談判能力等;④文化適應能力和建構能力,即在從事異文化崗位工作時,能以前瞻性的眼光在個體與環境文化互動中對環境作出準確的判斷和預測,及時調適且與崗位文化保持一致,并能清晰比較不同文化,建構出既適合自我成長又利于企業發展的環境文化,從而實現由“文化適應能力”向“文化建構能力”的轉變。
我們學院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商務英語的課堂教學改革:
一、課前
1.教師的準備
教師在上課前要做很多準備工作。首先每個老師都通過了教師職業能力測評,了解課程的整體設計和單元設計,每個教學項目的能力目標、知識目標、素質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中所用的教學案例、教學活動、推薦閱讀書目網站影視等等都要求熟練掌握。大多數教師都是雙師型教師。教師的素質高,學生的素質自然就高。
其次,重視教師師德的培養。每個老師都要以身作則,身正是范。學校定期組織教師走出去調研學習,參加各種培訓。
再就是實行“老帶少”工程。年輕教師拜師跟師,從課前到課程中到課下的實踐活動,都進行觀摩學習。
我們學院更注重師德培養,一個教師的愛心,可以照亮一個學子前進的道路。
2.學生的準備
(1)課前讓學生了解商務英語的課程,布置學生進行課程整體設計的學習,給學生發放《職業素養》手冊。
(2)提前分學習小組。以學生為中心,用多種方式分組。比如報數的方式,數相同數的人分到一個組、以宿舍為單位等。選取組長的方式也可以多種多樣,比如生日大小、年齡大小、姓筆畫數多少等等。這樣的分組帶有趣味性,隨機性,讓每個學生都能有機會成為組長,給他們樹立自信心。
(3)確立課前播報的順序。有很多種的方式來確立順序:可以按學號,可以打亂順序,可以讓大家報名,誰先誰后……在這個過程中,也可以看出每個人的自信心的程度,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有的放矢。
3.教材學材的準備
已經組織老師根據本學院的教學環境和學生特點,編寫符合自己學院實際情況的教材學材。教材學材的運用要與時俱進,每一級的學生、同一級的每個班級面臨情況不同,都要求老師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教學進度和教學內容。
二、課堂
課堂教學是進行商務英語教學的基本途徑。改變教師講學生聽的做法。用各種豐富多彩的方式進行課堂知識的傳授。用體驗式課堂、參與式課堂這些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去汲取知識。
1.課前播報
每個人按照自己的順序和自己喜歡的題目,進行課前播報。自己布置課堂、搜索查閱資料、制作播報的PPT、上交的材料等等都按照一個商務英語專業人才來要求自己。這個過程,讓學生們學習了團隊合作、求助、查閱、遇到問題解決問題等綜合能力。
2.校內仿真性實踐教學基地
學院已經建立大學生技能訓練中心,在六樓建設了與真實工作環境有機聯系的、開放性的校內仿真性實踐教學基地。學生們可以在上課時模擬真實公司,實踐所學的理論知識,處理各種實戰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開展各種商務談判、營銷策劃等等,使學生學做結合。
3.分組的知識講授
分組后,根據抓鬮得到的教學項目,每個成員各司其職,把教案、教學PPT、作業設計、實踐課要求等等在多媒體教室匯報,每組留音像資料等成果,留待展示。
三、課后
課后讓學生定期到校企合作單位進行社會實踐。學生們還自發組織各種關于商務英語的社團、建立多個英語角、原創商務英語情景劇、與學生處團委聯手在西操場建設文化長廊等等。重要的是在過程中,學生們學習到了很多人際交往溝通的能力、提升自信心的能力、團隊合作的能力、遇到突發事件解決問題的能力等,長此以往,就能提升學生們的綜合素養。
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不是一天兩天就能見效的,要持之以恒,在實踐中不斷改進,力求尋找一條適合培養學生職業核心能力的高職商務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模式,推進我國職業教育領域對職業核心能力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操作。
參考文獻:
[1]李懷康. 職業核心能力開發報告[J] .高等職業教育(天津職業大學學報) .2007(01)
[2]姜大源.職業教育學基本問題的思考(一)[J] . 職業技術教育.2006(01)
[3]賴非,蘇明陽.大學英語課堂“任務型教學”研究[J] .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07(03)
作者簡介:
曲彩練,女,1971年生,山東煙臺人,碩士研究生,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煙臺職業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心理健康與心理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