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旨在通過對大學生藝術團學生實訓平臺進行設計和搭建,對大學生藝術團的所有培訓課程進行改革,實行學分制管理,并納入全校范圍內的素質選修課,提供給全校同學選擇,從而實現大學生實訓平臺。
【關鍵詞】大學生藝術團實訓平臺搭建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6-0183-02
作為高校第二課堂教育平臺,大學生藝術團目前已經成為了培養學生能力、提升學生開拓創新意識的第二課堂。所以說,大學生藝術團以其獨特的魅力受到了大學管理部門的支持以及學生群體的肯定。為了更好的將這種優勢運用在廣大學生身上,提升學生整體文化素質修養,在學分制加入到大學生藝術團運作中之后,我們相信眾多有實力和吸引力的特長學生將迎來新的發展良機。
一、平臺搭建背景
西南科技大學大學生藝術團直屬于校團委,自1997年成立來得了學校各級領導關懷和大力支持,校團委指導下開展藝術實踐和校園文藝活動,學生藝術團體對內負責校級文藝演出,帶動校園文化藝術活動開展,促進校園精神文明建設,對外代表學校唯演出單位也宣傳校園主流文化和學生素質支團結隊伍,用藝術形式來塑造當代大學生形象幾年來藝術團追求完美藝術奮斗方向注重團結協作、同甘共苦取得了許多喜人成績:四川省第六屆大學生藝術節獲得業余組舞蹈類一等獎,并獲得優秀組織獎;綿陽市紀念五·四運動87周年文藝匯演和綿陽市慶祝建國55周年高校文藝匯演均取得優異成績,完善設備、完備訓練及演出場所專業指導老師切旨全校學生提供全面展示自我才華的廣大舞臺。
目前,學校大學生藝術團的主要課程只是針對部分有一定專業特長的同學開展, 下設有舞蹈,表演,主持,器樂、聲樂(京劇小組)等分團。
二、構建大學生藝術團學生實訓平臺的意義
學分制進入到藝術團實訓平臺運作這是國內很多高校在近年來的一項創新工作。為本已在校園內具有一定群眾基礎的各分團輸入了新的發展動力,并且受到學分的獎勵效應,吸引了更多的學生前來參加,在客觀上也較好的促進了大學生藝術團的發展,同時也為學生的個人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實訓平臺,也是目前素質教育的最佳體現。同時,大學生的科學文化素養、藝術素養以及價值觀的培養在藝術團實訓平臺中會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對于繁榮校園文化,推動體制建設和藝術團的發展都有著極為深遠的正面影響。
高校藝術實訓平臺是高校實踐育人的重要平臺和實踐基地,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引導學生價值觀形成
由于藝術實訓平臺能夠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可以對內部的成員在思想、道德修養、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等等方面施加影響,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升學生的道德品質、政治敏感性、形成正確的三觀,在面對問題時能夠堅持正確的態度。
2.啟發思想、活躍思維
大多數大學都比較重視課堂理論課程的教授,對于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重視程度不夠。而藝術團由于由學生群體構成,學生經過選拔、選課按照自己的意愿和特長加入到自己喜歡的分團之中,完全是自發的主動行為,對于團內活動開展的內容持較為積極、自覺接受的態勢。
3.有助于保障學生的身心健康
現代社會高速發展,對于人素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大學生一旦踏上社會就將遇到高強度的社會壓力,這就要求大學生必須具有強壯的體魄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質。這些條件不僅需要從日常的課堂教學中獲得,更需要通過藝術團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成長空間。
4.有助于提升大學生的審美情操
審美能力的提升是有一定的渠道支持的,通過文化熏陶和精神洗禮,大學生的審美情操會在不知不覺中變化和提升,培養大學生具有正確的審美觀,不斷地提升自身審美品位,提高大學生感受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
5.為就業增加砝碼,實現“一生一特長”
現在的公司企業單位在招聘人員時,在同等條件的前提下,或多或少會選擇有一定特長的員工,而大學生藝術團實訓平臺的培養,一方面提升了特長學生的專業技能,另一方面培養了普通學生特長愛好,激發了廣大學生的潛在特長,實現“一生一特長”。 其實是學校為學生們打造職業綜合素養的實訓平臺。
三、大學生藝術團學生實訓平臺搭建思路
1.大學生藝術團實訓平臺成員招收與學分認定
(1)全校學生四年制學習中,通過選課每人必須學習完2個學分的課程,并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及特長選擇對應分團進行課程培訓。
(2)課程的選擇不得與其他課程相沖突,選擇完畢后通過指導教師確認后方可正式上課,課程按正常教學秩序進行,期中期末相應的安排考試,考核通過者方可獲得學分。
2.課程與課時安排
(1)藝術團成員根據所選分團的專業特點,應完成相關課程的學習。
(2)藝術團各分團,每學期約70課時。其中基礎理論課和專業技能課教學每學期40課時,實踐課程每學期約30課時。上課與實踐時間統一,由任課教師根據實際情況安排。
(3)每學期給每個分團教師32學時的課時津貼并計入課時量。
3.考核
(1)成立藝術團學院學分認定考核小組,由教務處、團委、藝術團教研室負責人,各分團指導教師和外聘專業教師、藝術團總負責人、藝術團學生團長組成。考核工作在考核小組指導下,由各分團指導教師負責。
(2)考核分日常考核、專業考核和實踐考核。日常考核占40%,主要對各分團成員考勤、紀律和參與分團工作等情況考核;專業考核占30%,主要對藝術團成員的專業技能考核;實踐考核占30%,主要對藝術團成員參與實踐活動的情況進行考核。
實訓平臺是藝術團發展過程中的創新之舉,在充分發揮了傳統藝術團優點的前提下,對藝術團演出活動的開展、管理進行了一定程度地規范和指導,并且極大程度地提升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協作能力、審美能力以及適應社會的能力,同時又兼顧了學生對于學分的訴求。目前藝術團學分制尚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不斷地加強體系建設,規范藝術團學生實訓平臺的搭建和發展,是將來高校學分制藝術團發展不變的追求和目標。
參考文獻:
[1]劉梅.推進高校學分制改革的對策研究——以S省普通高校為例[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0.
[2]高雨芹.淺析高校實踐育人教學模式的推進[J].前沿,2009(12):137-139.
作者簡介:
周琳, 1987年3月,女,四川省內江市人,西南科技大學,助教、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