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熒
摘 要:在教學改革背景下,主要通過對課程改革前后“九九乘法口訣”的教學案例進行對比研究,來分析在教學改革中對“九九乘法口訣”的繼承與發展變化。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9的乘法口訣;教學對比研究
作為中國最具有特色的計算教學內容,“九九乘法口訣”的發展已經走過了千年的歷史,成為我國計算史上十分輝煌的篇章,并且一直被沿用至今,為我國的小學數學計算教學提供了寶貴的經驗。隨著教學改革的推進,小學教育對九九乘法口訣在繼承的基礎上進行了發展。本文將主要對新舊九九乘法口訣的教學模式進行對比研究。
一、9的乘法口訣在教學改革前后的相似之處
首先,無論是教學改革前還是教學改革后,教師對九九乘法口訣的教學依然都以十分重視對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與基本經驗的學習為主,教師充當的是教學活動組織者與引導者的角色。其次,教師都注重對學生記憶方法與計算能力的訓練。除此之外,教師都主要將加強學生的基礎訓練作為重點,重視對學生們計算能力的培養。第三,無論是課改之前和之后,教師們都十分注重在教學過程中滲入數學的對應思想,這對學生理解和掌握數學理論中最基本的思想和學習方法是十分重要的,有利于學生樹立起終身學習的觀念。
二、9的乘法口訣在教學改革前后的基本不同之處
通過對教學改革前后的教學案例進行比較,筆者發現,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的細節上存在著一定的差異,這說明在教學改革之后,九九乘法口訣的教學確實取得了一定的發展。
首先,教師在課程設置上的計算內容存在不同,課程改革后教師更為側重捕捉9的乘法口訣與學生實際生活中的聯系,讓學生知道了數學學習和現實生活之間的作用關系。其次,教學方式上存在不同,課程改革后,教師更加尊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自主選擇的機會。
通過對9的乘法口訣在新課程改革前后的教學案例進行比較,我們可以看到新課程改革在對傳統教學方式進行繼承的基礎上又取得了一定的發展,教學方式更加科學合理,更加注重對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尊重學生的主體性。
參考文獻:
[1]張奠宙.中國數學雙基教學[J].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2]顧佐汝.名師授課錄[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
[3]徐斌.“9的乘法口訣”教學實錄與分析[J].小學青年教師:數學版,2006(09).
(作者單位 江蘇省靖江市東興中心小學)
?誗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