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宏
摘 要 英語課構建“生活化課堂”是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是英語課教學的內在需要,是學生主體性發展的源泉。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如何體現生活化課堂教學已成為體現新課標教學導向、實現課改目標的核心問題。本文基于英語課教學改革的實際,以英語學科特點和新課標所倡導的理念為導向,從英語課堂生活化教學涵義的界定和英語課堂生活化教學設計進行有益的探索,以求拋磚引玉。
關鍵詞 新課程 英語課堂教學 生活化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The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of English "Life Class"
Teaching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CHEN Hong
(Senior teacher of Middle School, Jieshou No.1 Senior School, Jieshou, Anhui 236500)
Abstract "Life class" of English course, which is the requirement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is the internal need of English teaching, and the sour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subjectivity. How to embody life class has become the core issue in teaching- oriented, new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of curriculum objectives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practice. I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reform in English course based on the English subject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idea advocated by the new curriculum as the guidance, the paper carries out the beneficial exploration from the implication of life class and teaching design of the English teaching in order to attract interested experts.
Key words new curriculum; English teaching; "life class"
《英語新課程標準》指出:“在人際交往中得體地使用英語的能力;用英語獲取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用英語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維能力。聽、說、讀、寫的訓練應該立足于學生對這幾個方面的發展需求。”關注生活已經成為當前英語課教學中的一個現實問題。怎樣在教學實踐中緊緊抓住“生活”這一主題,構建生活化課堂,讓生活走進英語課堂,將英語課堂引向生活?筆者基于英語課教學改革的實際,從英語課堂生活化教學涵義的界定和英語課堂生活化教學設計,結合教學實踐,對如何在英語課堂上體現生活化教學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以求拋磚引玉。
1 英語課堂“生活化”教學涵義的界定
所謂“課堂生活化”,就是將課堂教學活動置于現實的生活背景之中,教師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學科知識,挖掘生活中的學科知識,挖掘學科知識的生活內涵,在教學中關注學生的直接經驗,關注學生的現實生活,把生活元素引進課堂,讓課堂充滿生活化,從而激發學生作為生活主體參與活動的強烈愿望,同時將教學的目的、要求轉化為學生作為生活主體的內在需要,讓他們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更好地生活,從而獲得有活力的知識,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2 英語課堂“生活化”的課堂教學設計
2.1 了解生活,體驗生活——課堂生活化教學的出發點
生活是現實的、具體的。英語課中有許多知識是與學生的生活緊密相關的,但又是學生平時所沒有關注的。這要求教師充分利用英語作為交流工具這一特點,引進交際化教學,把課程資源同生活元素結合起來,營造生活化的教學氛圍。
2.2 創設情境,建構鮮活課堂——課堂生活化教學的著力點
英語課教學來源于生活,只有引進生活才是鮮活的課堂。即將現實生活融入課堂教學呈現在學生面前,讓他們覺得熟悉,易于體悟。
例如:設計游戲情境、使學生在游戲中深入角色、踴躍參與。在“玩”中來練習語言,既符合學生活潑好動的天性,又充分發揮了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同時也調節了學習節奏。
在學習高二下學期UNIT19《THE MERCHANT OF VENICE》莎士比亞的《威尼斯商人》這部著名戲劇時,教學設計如下:(1)讓學生自由分組分角色表演。學生依照自己的興趣和水平挑選角色,自由組合;(2)對臺詞中出現的單詞、短語和句型做適當的講解;(3)學生在熟悉戲劇內容之后,精心準備道具;(4)進行小組排練,學生認真揣摩聰明智慧的鮑西婭和貪婪吝嗇的夏洛克形象;(5)匯報演出,學生把戲劇人物形象表現得淋漓盡致。這也達到了學習的目的。在排練、演出的過程中讓學生去體驗、感悟,發揮團隊合作的優勢,充分調動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培養良好的合作和溝通能力,鍛煉運用語言的能力。
2.3 課后延伸,加強實踐,回歸生活,享受生活——課堂生活化教學的落腳點
教育是生活的需要,其源于生活又以生活為歸宿。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英語課堂原本是一個被師生所共同擁有的生活世界,體現著生活的意義和生命的價值。英語教學只有回歸到生活中去,學生才能獲得真正運用知識的機會,才能體驗到知識運用的成功與快樂。因此,根據教材內容,選擇合適的課后實踐方式是深化知識、培養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有效途徑。
例如(在學過Disneyland一篇以動畫為主題的課文之后)
筆者結合學生喜歡上網這個特點,就把他們帶進網絡教室和他們一起上網。教學設計如下:
(1)用投影打出以下任務:
task1. Information about Walt Disney﹙his childhood, his hobby, his family, his marriage, his children)
task2. All his cartoons﹙names and main ideas﹚
task3. How many Disney parks in the world
task4. Find as many pictures as you can about Disneyland
task5. Sleeping Beauty Castle; the Tomorrow Land Building; Bear Country;
task6. Tokyo Disney land; Euro Disney
task7. A map of America, a map of California, a map of Chicago
(2)提供一個網站http://chinesetraveler, com/ab/California/California.php,;
(3)然后把學生分成7人一組,每人一項任務;
(4)呈現成果。要求學生個人或小組的學習成果,都以電子作品的形式呈現并在班級交流。學生在解決這些問題過程中,完成了知識建構。課堂氣氛顯得緊張又活躍,學生眼界的有效開拓,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和動手動腦能力的培養,激發了學生積極主動學習思維與創新能力。
把生活引進課堂,課堂教學生活化是新課程提倡的一個突出特點,只有融于生活的課堂才是有生命力的,才能保持時代特色。作為英語老師,在實施新課程的大潮中,應積極思考,不斷更新觀念,不斷探索適合于新時代需求的教育教學方式,做到讓英語走向生活,在生活中使用英語,在探究中不斷享受生活,建構起開放的、充滿活力的、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課堂教學,讓每一個生命在英語課堂上展現出活力。
參考文獻
[1] 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 體驗新課程英語[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3] 謝幼如.新型教學模式的探索[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