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欣 魯國偉
摘 要:工民建的質量關系到國計民生,加強對工民建的質量監理是保證其質量安全的重要途徑。這需要我們從監理制度體系、監理意識和監理方法上入手。制度一個系統的監理方法,加強施工企業管理層的監理意識,形成層層明確的監理系統,從各個質量影響因素上入手,積極保證工民建的質量安全,提高工民建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文章就監理人員在建筑工程中施工質量進行了簡要敘述分析。
關鍵詞:監理;質量控制;質量管理
1 房屋建筑工程中質量出現問題的原因分析
1.1 施工方面的原因。工程施工隊伍素質過低。當下就各施工企業內部工人隊伍在組成上看來多是新手,缺乏合格的技術培訓,工人缺乏基本的技術素質。更有甚者,個別工人對本身所施工部位在整體建筑物中所起的作用毫無了解,同時又缺乏紀律性,既不按規程安排也不按指定的工序就開始操作,這就使得質量標準往往得不到統一。
1.2 施工材料選用方面的原因。房屋工程施工中所需要的材料較多,而工程質量的好壞與材料的質量有直接的關系,所以要確保施工中材料的質量都符合規定的要求。但當前建筑市場管理較為混亂,各種材料魚龍混雜,所以在選擇材料時要做到貨比三家,選擇信譽好的廠家,同時還要保證材料具有出廠合格證及相關權威機構的檢驗證明。目前在房屋工程施工過程中由于低劣的材料及設計的原因而造成的建筑質量通病,常常會造成相當嚴重的后果,出現質量問題的狀況也比較普遍。
1.3 現場監理不到位。因為存在著以上施工方面和施工材料選用方面的因素,所以造成房屋建筑工程中出現質量問題,在客觀方面構成了產生質量問題的主要原因,但是筆者認為,最為關鍵的核心問題還是歸結于現場監理不到位。目前在施工現場監理工作當中,存在著監理人員素質較低,工作態度不端正,對各項材料及設備在使用及安裝前沒有進行嚴格的審查,從而導致現場監理工作無法真正發揮出監督的職能。
2 監理對房屋建設施工質量控制的實施
加強對施工質量的管理控制就需要我們對影響施工質量的5個因素進行針對性的監理,從而保證施工質量的安全性和施工速度的高效性。
2.1 加強對施工環境的監理。在進行施工的選址時,要實地的進行調查研究,綜合考慮當地的人文和自然環境。積極的主動的選擇有利地理位置進行工程的布置,合理安排工程的整體布局,保證工程的基本建設環境的合理和有效性。面對可能發生的自然災害時,要根據當地的歷史災害情況進行合理的防護,做好防火、防洪等工作。在進行施工時要注意季節的變化,注意保證工程的防腐、焊接、土方工程的安全性,冬季進行防凍措施,積極保證施工的質量安全,做到防患未然。
2.2 加強對施工材料的監理。對材料的購買、驗收要嚴格執行相關的規則制度,保證材料的規格和質量的符合性。材料質量的監理主要內容有:制定材料的質量標準,材料性能的確定,材料試驗,以及材料的使用范圍的確認等等。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在進行材料的存儲時,要注意對材料的保護,防止腐蝕和碰撞變形等。
2.3 加強對施工設備的監理。施工設備室工程的主要施工手段,保障施工設備的性能和操作是保證施工質量的重要內容之一。要嚴格進行施工設備的選擇,確保施工設備型號的針對性和設備功能的穩定性,還需要進行設備使用人員的意見征詢,確保機器不被閑置。
2.4 加強對施工方法的監理。施工的技術方案、工藝流程、組織方案、檢測制度標準、和相關工藝的設計以及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制都是施工方法的一部分。加強對施工方案和組織設計工作,保證方案的科學可行性,保證組織設計的合理性。反復進行工藝流程的談論,直到得出最佳的流程圖,在進行實地的操作。根據相關的國家標準制定施工質量檢測標準,嚴格實施,保證施工質量。
2.5 加強對人的能力審核。施工人不但包括施工的技術人員還包括了管理組織人員以及相關工程參與人員。要嚴格進行人員的技術、能力篩選,招聘合格的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降低因為人的專業知識缺失而造成工程質量問題的可能性。加強上崗前的人員培訓,保證施工參與人員的專業知識和安全意識。對施工參與人員進行身體健康程度的檢查,保證無傷無病。嚴格質量檢測人員的工作監督,保證施工的質量安全。
3 強化監理控制認識,優化監理管理
工程質量是是當今社會關注的重點之一,保證工程的質量安全需要從多個角度進行努力。在進行工民建的施工過程中,要以監理工作為安全控制和質量控制的關鍵方法。積極樹立相關監理人員的管理控制意識和管理水平,加強對管理的宣傳教育,注重對安全監理物力、人力、財力的投入,保障監理工作的優質高效開展。
對管理層人員進行先進管理理念的宣傳教育,通過案例分析、實時講座、獎懲制度的相關措施,保障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管理理念的高水平。積極構建企業的管理文化環境,引導工民建企業、監理機構形成全新的監督管理理念,利用優化管控、全程監督、質量控制等系統的規范管理方法,保證施工工程的建設的安全和質量,創造安全的施工建設環境。
4 房屋建設工程施工質量監督的主體
4.1 建設單位的質量管理。建設單位應根據有關的規定和要求建立健全質量保證體系,嚴格履行基本建設程序。合理標段、合理工期、合理造價要根據工程特點和技術要求得以確定,具有相應資格的設計、施工和監理單位要通過正規的項目招投標來選擇。
4.2 設計單位質量管理。設計單位必須按資質等級及業務范圍承擔相應的設計任務,建立健全設計質量保證體系,加強設計全過程的質量控制,建立完整的設計文件的編制、復核、審查、會簽和批準制度。
4.3 施工單位質量管理。施工單位的資質和質量保證體系必須嚴格接受質量監督機構的監督檢查,符合其相關資質標準,具備成熟的質量保證體系,依據有關的工程建設的法律、法規、規章、技術標準和規范的規定,對其施工的工程質量負責。
4.4 監理單位質量管理。在工程開始之時,監督單位就需要承擔起監理的任務,嚴格覆行監理合同的具體要求,監理人員和設備都應進駐到現場,嚴格的對施工組織設計及相應的技術措施進行審查,施工過程中做好工程質量檢測工作,要做好工程施工過程中事故的處理,在工程完工后要進行嚴格的驗收。同時施工過程中所需要進場的材料和設備較多,所以要把好驗收關,嚴禁將質量不合格的材料及設備進入到施工現場內。
4.5 政府建設主管部門的監督。政府建設主管部門作為執法監督的保障機構,其應建立健全集體監督機制,從而有效的保證執法監督的公正性和準確性。政府監督不僅具有有效性,同時還具有權威性,所以為了更好的保證這兩點得以充分的體現出來,充分利用當前新技術和新方法在檢查工作中的應用,使工程質量監督的水平得以進一步提升。
5 結語
監理工程質量控制的系統化、規范化并非一個簡單的過程。通過采取以上的監理工作方法和工程質量控制措施收到的效果,在多年以來的建立實踐中都得到良好印證。但監理工作并非就此止步,監理人員為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和監理工作能力需要不斷學習監理科學知識,強化理論研究,注重在實踐中總結經驗,借鑒他人的先進經驗,發展自身的管理和監理工作素質,更好地做好施工監理的質量控制工作,監管好工程建設項目,為業主更好地盡到監理人員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