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群
【摘要】目的:評價消化性潰瘍的患者行健康教育護理干預的效果。 方法:選擇醫院確診的消化性潰瘍患者120例,隨機、平均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各60例,觀察組行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對照組行常規護理,其他治療等措施均相同。出院前對患者臨床療效、依從性、滿意度進行評價。結果:行健康教育護理干預的患者其有效率、依從性與滿意度均要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消化性潰瘍的患者實施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復,幫助患者更正不良生活習慣,有效預防疾病發復發。
【關鍵詞】消化性潰瘍;健康教育;護理干預;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12-0210-02
消化性潰瘍發病率高、復發率也高,是消化系統疾病的一種常見病。消化性潰瘍的形成與多種因素有關,其基本因素是酸性胃液對黏膜的消化作用,臨床發病中服用非甾體類抗炎藥物、感染幽門螺桿菌以及飲食生活不規律等對于潰瘍的形成有著重要關系。如果消化性潰瘍的患者得不到及時、有效的預防與治療,那么疾病很有可能導致穿孔、出血、幽門梗阻等嚴重后果。目前多數消化性潰瘍的患者在應用質子泵抑制劑后病情會在4-6周后得到有效治療,抗幽門螺桿菌的應用可以使患者消化性潰瘍患者的復發率下降,雖然不能杜絕其復發的可能,但是臨床治療消化性潰瘍已經取的相當可觀的成績,隨著優質護理服務的開展,我們也從護理措施方面提高其臨床療效。實施“以病人為中心”的優質護理服務中,健康教育是一項重要內容,通過強化患者的健康意識,利于患者配合臨床治療探索消化性潰瘍護理的新思路[1]。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醫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因消化性潰瘍而住院的患者120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經過患者及其家人的同意。所有研究對象的年齡分布在18-68歲之間,男性患者58例,女性患者62例,平均年齡為(42.8士5.3)歲。消化性潰瘍分型中,有36例患者是胃潰瘍,80例為十二指腸潰瘍,4例患者是復合性潰瘍。所有病例的確診均經過臨床不良癥狀與纖維胃鏡探查,排除精神異常的患者。隨機將所有病例分成兩組,觀察組60例,對照組60例,兩組的年齡、性別與潰瘍分型等無統計學差異,具有臨床可比性。
1.2方法
觀察組行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具體的健康教育的內容有:用藥教育、飲食與運動教育、情志教育、并發癥防治、疾病知識教育,健康教育的形式有:病友交流、信息展板、手冊、講座等,分階段、有計劃地對患者進行宣傳。對照組遵醫囑行常規護理。在患者出院前對其臨床療效、患者依從性與滿意度進行評價,觀察組健康教育護理干預的具體實施內容與方法有:
1.2.1入院患者病情評估
向新近入院的患者介紹病房的相關制度與病室與醫院環境,同時向患者及其家屬說明其病情會采取的護理措施。通過講座、展板等形式定期舉辦專題講座,讓患者了解消化性潰瘍發病、診斷、治療以及復發等相關方面的知識。
1.2.2生活行為的護理干預
護理人員對患者的生活行為干預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對患者灌輸規律飲食、戒煙戒酒對消化性潰瘍的治療以及防治復發的重要性,安排患者按時作息,幫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行為模式。告知患者避免食用刺激性、機械性強的食物,如生、冷、硬以及難以消化的蔬菜水果等,化學性刺激強的食物也要忌口,如含有較多辣椒、醋酸等調味品的食物。建議患者少食多餐,不要在睡前進食,減少在餐間進食,保持胃酸分泌有規律。對于病情較為嚴重的患者可以建議以面食為主食,面食相對柔軟也較易消化,可以有效中和胃酸。禁忌飲用濃茶、咖啡等刺激性飲料。飲食適當,不宜過飽,避免胃竇部過度擴張使促胃液素的分泌增加,加重病情。
1.2.3服藥護理干預
在許多消化性潰瘍復發的病例中,維持治療量藥物的中斷是一個原因,所以勸解、督導患者服藥十分重要。患者及其家屬講明規律、綜合治療對于病情的重要性,耐心向患者講明所服用藥物的作用、用藥方法、服藥注意事項以及不良反應等等。
1.2.4心理護理干預
患有消化性潰瘍的患者因為長期服藥以及可能反復發作的病情其情緒與精神狀態都會受到影響,容易產生緊張、焦慮、情緒低落、消沉等的不良心理。消化性潰瘍的患者因為不良情緒的影響,會減少胃腸黏膜分泌液的分泌,局部前列腺素減少,進而破壞黏膜屏障。護理人員悉心關心患者的精神狀態與情緒,多與患者談心交流,從心理上給予患者支持。是患者的心情放松,可以建議或者陪同患者聽一些輕音樂、散步等。同時協同患者家屬一起為患者戰勝疾病、建立自信,排除患者不良情緒與心理。
1.2.5出院護理干預
對出院患者事先進行叮囑,教會患者出院后要行自我護理,規律生活習慣。如果類似有腹部疼痛的癥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2]。
1.3統計
將數據錄入到SPSS18. 0統計軟件中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X2檢驗,P<0.05有統計學差異。
1.4觀察指標
臨床療效評價標準為:好轉,內鏡或者影像學檢查的黏膜變化改善明顯,患者臨床不良癥狀減輕明顯;無效:內鏡或者影像學檢查的黏膜變化改善不明顯,臨床不良癥狀改變不明顯甚至加重。依從性與滿意度評價,通過調查問卷表進行調查。
2 結果
兩組臨床療效的比較中,觀察組患者的消化性潰瘍治療的有效率比對照組高,有統計學差異P<0.05;觀察組的依從性與滿意度比對照組高,有統計學差異P<0.05。
3 討論
隨著社會科技的發展,人們對自身健康的關注也越來越密切,健康教育在護理干預中的出現地也越來越頻繁。消化性潰瘍患者,其疾病的發生很大程度上與自身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有關聯,通過健康教育護理干預措施,使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與飲食習慣,用積極的人生態度面對疾病,對于患者疾病的康復與防治復發有重要作用。從本次研究結果中顯示,行健康教育護理干預的患者其治療有效率高于行常規護理的患者,在患者依從性與滿意度的比較中,觀察組也要好于對照組。有研究顯示,對觀察組進行疾病基礎知識以及健康意識的宣教,觀察組掌握應對該疾病的知識也要好與對照組。綜上所訴,對消化性潰瘍的患者行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參考文獻:
[1]李華香.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對消化性潰瘍患者的影響[J].中國衛生產業,2014,10:64-65.
[2]王曉云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對消化性潰瘍患者的影響[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2,06:694-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