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華
摘 要:在目前我國高等數學課程教學當中,存在一系列問題,比如教學過程缺乏創新,方法簡單,教學目的不夠準確等等。社會在不斷發展,教育也需要不斷的改革,對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進行創新,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不同的教育,設立數學實驗課,提高學生的創新與應用。
關鍵詞:高等數學;教育改革;課程體系;教學模式
1 高等數學課程教學改革的重要意義
作為高等學校的基礎課程,高等數學是各個學科通用的語言,為學生之后的學習道路做出了鋪墊。高等數學課程同時也為自然學科、社會學科、工程技術學科提供知識保障,有著重要的作用,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力。高等數學是作為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也得到了更多人的承認。科學的發展依賴于數學的應用,同時也督促數學教育的改革,要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在高等數學課程教學改革的過程中,雖然有所嘗試但始終沒有實質性的改進,過去的教學方式不足以適合科學的要求。所以,對高等數學課程的教學改革刻不容緩。
2 高等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1 缺乏改變的教學內容與體系
在此之前的高等教學課程體制,內容理論一味追求嚴謹,這樣不可以適合如今的社會。當今科技在不斷地進步,將高等數學教育當中的問題表現出來,我國的教育改革在不斷進行。學課程也做出了部門改變,增加了教學內容但減少了教學時間,老師想要完成教學就必須趕時間,所以在一些重點難點方面就不能夠詳細講解,得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不利于學生的學習,也束縛了老師的規劃,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產生了影響。
2.2 單一的教學方式
在傳統的教育當中,主要以課本上的知識講解為主要內容,單一的進行授課灌輸,從理論知識到課后習題,沒有使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得到鍛煉。
2.3 教學以考試為目的
在我國教育體制當中,最大的弊端就是應試教育,強調考試的重要性,注重考試結果,忽略了學生的能力擴展。學生由此形成了學習就是為了考試的思想,一些學生在課堂上不好好學習,為了考試臨時熬夜突擊,應付考試,過后又回到之前的狀態。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對學習的態度到不到教育的根本目的,更何況學生素質與能力的培養。
2.4 擴大招生與現行教學模式的矛盾
在最近幾年里,很多高等學校都增加了招生數量,增加了老師的教學壓力。學生數量增加,基礎有高有低,學生的差別也很大,但對所有學生的教育卻全部相同,有些學生沒有聽懂,有些學生可以完全吸收老師所講的內容。學生數量的增多,老師的工作任務也在增加,整天忙于教學,這種模式勢必影響到教學效果,同時老師也缺少精力去進行學術方面的研究,產生了一種不良循環。所以,在擴大招生后還實施傳統的教學方式,不利于教學的進行,更不利于學生的學習。
3 對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思考
3.1 教學內容與體系
目前的高等數學課程教學的內容與體制不能適應于時代的發展,所以,要針對教學內容和體制進行改進,調整方法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第一,確定高等數學在目前教育當中的地位與作用,確立數學自身以及其他相關學科對數學的發展的要求,把這些相關因素當做高等數學課程教學內容確定的根據;第二,以解決實際問題的角度來進行內容與體系的建立,了解各個專業的后續課程和當前社會的實際需要,在教學工作中體現出實事求是的根本思想與務實的工作精神;第三,對于教學內容與教學體制改革來說,要以培養應用型、復合型人才為根本。高等數學課程教學要對學生進行實際數學工具的教育,還要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數學素質、應用創新能力以及實際應用能力。從根本上講,數學教育的本質是素質教育,換句話說,數學素質與修養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高校培養的人才素質的高低,但是,數學素質又體現于高等數學課程的教學過程當中。所以,在高等數學課程教學內容的改進過程中,我們不能忽視對學生數學素質的教育與培養。
3.2 教學模式
當前教育的根本原則為因材施教,在高等數學的教育中也是這樣。就我國的教育現狀來講,因材施教主要表現為兩方面:一是學生為材,高等數學教學主要看學生的基本狀況與學生之間的差別。我國各大高等院校都在擴大招生范圍,導致學生之間的差異增大,所以,對高等數學教學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要分層次進行教學,不能以相同模式對待每一位學生;二是需求為材,高等數學的教學要滿足各個方面的需要,主要表現為滿足學生專業和后繼課程的需要以及社會發展的需要。總而言之,無論從什么角度出發,高等數學教學必須分層次、分目標開展。
我們可以將高等數學課程分成兩個基本部分,高等數學基礎部分和高等數學提高部分。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建立相關專業與實際問題相互關聯的拓展部分,教學的開展可以依據實際發展來展開制定。在基礎教學部分要滿足各專業對數學的要求,作為最根本的內容,是每位學生必須學習的課程。老師要對這類內容仔細講解,讓學生徹底懂得知識重點,根據基礎的數學練習來對經常使用的數學工具與數學思想得以全面掌握,這樣可以為之后的教學做出很好的鋪墊。提高部分主要針對數學有更高要求的學生,例如考研繼續深造。在進行這類的教學時,要充分結合考研大綱的要求,保證學生在經過基礎部分與提高部分的學習后,可以從容的面對碩士研究生考試。
4 總結
高等數學課程教學改革是適應社會發展與科技進步需要的必然趨勢,在改革過程中,必須以“加強素質教育”為根本教育思想,解決實際問題,增強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教育改革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僅是老師與學生間的努力,還需要社會各個方面的支持與參與,通過不斷的改進,最終一定會取得很好的成果。
參考文獻:
[1]董加禮,施光燕.高等數學課程體系及教學內容和方法的改革與實踐[J].中國大學數學,1998(03):17-19.
[2]桑琳.高等數學教學的改革與高素質人才的培養[J].大連大學學報,2001,22(01):90-91.
[3]孫萍.對高等數學教學內容改革的幾點思考[J].兵團職工大學學報,2000(04):1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