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喆光
【摘要】條形碼技術最初起源于美國,如今,在各個國家多個行業都有廣泛的應用,同時它也是圖書管理系統中必不可少的環節。本文將介紹條形碼技術在圖書管理中的應用,條碼技術有助于圖書的借閱管理、流通管理等,能夠有效的保證圖書的完整性,杜絕圖書丟失的現象,而且提高了圖書館工作的準確性及安全性,增強了圖書館的管理水平。
【關鍵詞】圖書管理 條形碼 應用
【中圖分類號】G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8-0040-01
1.引言
以前圖書館會經常在圖書借閱或流通等環節出現圖書丟失的現象,自從條形碼技術的應用,有效的杜絕了這種現象。條形碼技術是一種低成本、識別速度很快的一種技術,正是因為它在圖書管理中的應用,使得圖書館自動化管理系統更加完善。
2.條形碼的優點
條形碼是利用激光掃描設備進行識別并向計算機輸入信息的一種特殊代碼。條形碼中所含的信息量也較多,它不僅僅是對“物品的識別”,而且是對“物品的描述”。在編碼時將物品的基本信息進行整理、錄入,使用上需要與計算機相結合,在進行識別時需要有專門的讀碼設備,將錄入的基本信息反饋在計算機上,條形碼通過由紅外線或者可見光照射,經過空氣反射將信息傳回到讀碼設備,辨別其真偽。它的優點也有很多,比如:
2.1存儲的信息量大
條形碼可以存儲很多的信息,不論是數字字符還是英文字符。它根據條形的比例進行存儲,條形比例越大,所存儲的信息量也就越大。
2.2安全性高
條形碼技術具有防偽功能,能很好的識別真偽,它在編碼時使用了大量防偽手段。像那種高級一點的條碼在編碼時加入了密碼,更加有效的保護了數據的安全。
2.3譯碼的可靠性高
以前沒出現條形碼時,總會有一些盜版圖書上市,甚至會進入到圖書館,在圖書借閱或流通時有的人以假亂真,用盜版圖書獲取正版。我們的條形碼譯碼極其可靠,條碼的錯誤率基本不會超過千分之一。
2.4抗損壞性強
普通的防偽識別標識在污染、磨損等破壞后就會失去掃描、辨別的功能,導致數據丟失或者掃描不出信息的現象。而條形碼卻不會因為污染、磨損等原因導致信息丟失,在掃描時照樣可以識別,也不會丟失數字或信息,它也是目前信息儲存和識別的一種高度安全的方法。
2.5形狀大小可變
在設計上,可以根據不同需要對條形碼的形狀大小進行設計。有的地方可能會使用大一些的條碼,有的地方可能會使用微型的條碼,我們可以根據載體的面積及美觀度進行自我調整。
2.6成本低
條形碼制作成本很低且極易制作,對本身的材料并無太大要求。
3.條碼技術在圖書管理中應用的意義
自從條形碼技術在圖書管理方面得到廣泛應用后,圖書在借閱、流通等方面丟失或損壞的現象明顯減少,有效保護了圖書資源,為廣大讀者也帶來了便利。
3.1提高借閱證件的防偽能力
普通防偽標識會因損壞等原因,失去防偽能力,但條形碼具有多重防偽性,很好的彌補了這個缺陷。現在,有的條碼已經采用密碼防偽,或者軟件保密,增強了保密防偽的功能,在一些圖書館,也進行了信息采集如采集指紋、照片等進行防偽保密。在設計條形碼時可以將本人的指紋、照片、聲音、面部等進行處理并編碼,同時根據需要對其格式進行修改,加密或者進行特定的編碼,這樣一來,就有效的防止了偽造條形碼或非法使用條碼的現象。
3.2提高信息的采集速度
過去經常會出現因信息采集速度慢而丟失信息的問題,現在應用了條形碼技術很好的避免了這種現象。條形碼攜帶使用極為方便,它可以直接掃描就能將所攜帶的數據、信息傳入到計算機中,計算機就可以快速的將這些信息表達出來,比如在條碼編碼時錄入了姓名、性別、指紋、照片、工作單位等信息,在經過計算機的掃描后就會準確無誤的將這些信息顯示在計算機上,工作人員就可以根據這些信息,對其辨認,確定真實后就可以正常辦理借閱圖書的手續。
3.3提高圖書流通率
以前,圖書流通效率極慢,在流通的過程中容易丟失圖書資源。現在,圖書館流通通過條形碼作為中間環節進行識別,將書刊的基本信息及時在計算機上顯示,隨時可以了解該書的詳細信息。在編碼時錄入書名、編號、作者、目錄等基本信息,這樣就可以快速掌握書刊的去向,極大的改善了書刊流通的自由度和效率。
4.在圖書上加條形碼時也要注意一些問題
因為,在圖書上做好條碼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節約了信息采集及回饋的時間,對于圖書管理及流通也有了很好的保障。所以在書刊上上條碼時也要注意以下的問題:
4.1對新入庫的圖書,在入庫上架之前就要貼上條碼,不要在入庫后再貼,這樣容易打亂圖書順序,而且還會影響讀者借閱。
4.2在貼碼時盡量貼在圖書的內頁為好,可以避免出現條形碼污染、損壞的現象。
4.3一本書只貼一個條形碼
在貼碼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要貼重,一本書刊只貼一個條碼,這樣在掃描的時候就只會出現一個信息,不會因為條碼多而造成信息混亂。
4.4讀者借閱證上的條形碼“不同于”書刊上的條碼
這里所說的“不同”,并不是條形碼設計不同,而是兩者的條形碼號要有所區別,以便計算機在掃描時能區別書刊以及借閱證件。
4.5回溯建庫時,重新貼好條形碼
有的圖書可能因為條碼過于陳舊或其他原因等需要回溯建庫,所以,圖書管理者和圖書工作者要提早通知在規定期限為歸還圖書的借閱者,盡早歸還圖書,這樣可以避免或減少因圖書未還,而造成的漏貼條碼的現象,在漏貼條碼的圖書應及時補上條碼。
5.總結
條形碼技術是現在圖書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種手段,在基礎信息數據采集及識別上都成功得到了運用。它的使用也會使圖書館對圖書的管理越發的科學化、規范化,使整個圖書管理系統的對信息、數據的處理更加及時、準確、安全。這將有助于推動整個圖書館業務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金志敏.淺談二維條碼技術在圖書自動化管理中的應用前景[J].中國防偽報道,2009,07:6-7.
[2]竇淑慶.條碼技術在圖書管理中的應用及改進研究[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0,12:67-69.
[3]許靜.條形碼技術在圖書管理中的應用[J].華北煤炭醫學院學報,2002,05:656-657.
[4]李麗賓.條碼技術及條碼圖書管理系統[J].四川圖書館學報,2001,06:64-67.
[5]郭勝.運用二維條碼技術實現圖書管理[J].成都電子機械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02:16-1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