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蘇娟
【摘要】初中生處于身心迅速發展和學習參與社會公共生活的重要階段,處于思想品德和價值觀念形成的關鍵時期,迫切需要在思想品德的發展上得到有效幫助和正確引導。所以,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更新教育教學觀念,要充分展示思想品德課的價值,以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
【關鍵詞】初中思想品德 能力培養 情感培養 價值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8-0078-02
初中思想品德課是加強學生道德建設的重要渠道,也是學校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據,更是學生獲得全面發展的重要科目。但是,在傳統的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下,我們的思想品德課僅是發揮了其“教書”的價值,枯燥的理論知識傳授,根本讓學生找到不到學習的樂趣。因此,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充分展現思想品德課的價值,以促使學生養成正確的思想觀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質。
一、能力的培養
1.借助思想品德課培養學生的自控力
處于現在的90后和00后的初中生來說,腦子靈活、反應快、思維敏捷,興趣愛好廣泛是他們的特點,但自控能力差,容易情緒化也是他們的代表。然而,如何借助思想品德課來培養學生的自控力呢?這也就成為我們教師亟需解決的問題。因此,在授課的過程中,我們可借助情境展示法來幫助提高學生的自控力。
例如:在教學《學會調控情緒》時,由于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懂得調控自己的情緒對于個人行為和生活的重要性,懂得尊重他人,關注他人的感受,適時適當地表達個人的情緒。所以,在授課的時候,為了讓學生學會調控情緒,也為了提高學生的自控力,在授課的時候,我引導學生表演了下面的情境:
情境一:夏明和劉蘭是好朋友,一次考試,夏明沒有考好,而劉蘭則考得不錯,放學時,劉蘭一直在和夏明說,這次考得不錯,媽媽答應給我買最新的連環畫等等,這讓還不知道如何面對家人的夏明很是不高興。
情境二:最經典的老奶奶雨天擔心小兒子的洗染店,晴天擔心大兒子的雨傘店的故事。
兩個情境分別組織學生演繹出來,然后讓學生思考討論,不能控制情緒對身邊的人和自己有什么不好的影響?這樣既可幫助學生在形象的表演中掌握本節課的重點內容,而且,通過讓學生去體會情境中的夏明此時的心情來讓學生明確控制情趣的重要性,進而,逐漸提高學生的自控能力。
2.利用思想品德課鍛煉學生的自主力
蘇霍姆林斯基說:“只有能夠激發學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也就是說,我們的教育應該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才能讓學生能夠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才能讓學生能夠更好的應對社會的日新月異。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立足于思想品德教材,要搭建自主學習的平臺,使學生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例如:在教學《彼此尊重才能贏得尊重》時,為了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授課的時候,我采取的是小組自主學習的教學方式,首先,我按照“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之后,讓學生明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并開始小組自主學習,并引導學生思考了一個問題:“什么是尊重,尊重是單方面的嗎?請舉例說明”,最后,我針對學生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以及本節課的重難點內容進行講解,以確保自主學習課堂的效率。接著,我還設計了當堂練環節,以檢測學生的自主學習效率,也讓學生體會自主學習帶來的成就感,進而,使學生逐漸成為課堂的主人。
二、情感的培養
1.在教學中開展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織成部分,是學生形成正確的生命觀的關鍵。因此,在思想品德課堂上開展生命教育將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生命觀,進而,為學生的健全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教學《人的生命的獨特性》時,為了讓學生認識生命,體會生命的獨特性和唯一性,在導入課時,我首先借助多媒體向學生介紹了一個生命的誕生過程,之后,我開始組織學生說一說“什么是生命?你是如何看待生命的?”目的是讓學生在激烈的討論中激發內心對人的生命獨特性的敬仰之情,引導學生熱愛各種生命。最后,我又設計了一個問題“生命可以與什么交換?”進一步讓學生明確生命的價值。當然,在教師設計的這個環節中,學生通過一個一個問題的思考可以真正認識到生命的價值,進而,使學生懂得珍惜生命。
2.在教學中實施誠信教育
誠信是一種美德,一種品質,但是,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人們的誠信意識越來越淡薄,因此,在素質教育下,教師要充分發揮思想品德的價值,從而,培養學生的誠信意識。例如:在教學《做誠信的人》時,為了能夠讓學生在生活中能夠做誠信的人,并與人為善,在授課的時候,我以“誠信”為辯論主題組織了一場激烈的辯論會。首先,我將學生分成正反兩方,正方觀點是:誠信是非常重要的;反方觀點是:誠信沒有那么重要;并讓學生課下查找資料,充實自己的論據。這樣的過程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而且,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當然,最重要的是通過這個辯論會,學生可以端正自己的思想,同時,也能認識到誠信對一個人的發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3.在教學中滲透責任教育
責任感差,遇事喜歡推脫責任是目前學生們普遍存在的問題,在學校,出了什么事有班主任幫忙解決,在家里,發生什么事家長可以全權代勞。可是,有沒有想過,當孩子步入社會,遇到事情誰幫他解決。這時,班主任、學校已經不再是保護傘,家長也不再是避風港,只有自己去面對。所以,在思想品德教學中,教師要滲透責任教育,要讓學生學會承擔,學會獨立。
例如:在教學《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時,為了幫助學生意識到責任的重要性,也為了讓學生享受承擔責任的快樂,在導入課時,我采取了故事導入法,我向學生介紹了“白求恩的故事”“曹操割發代首”等故事,讓學生在一些實例中走進課堂,進而,使學生在無形中得到感染,并逐漸意識到責任的重要性。
總之,在素質教育下,教師要更新教育教學觀念,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充分挖掘教材價值,以促使學生獲得綜合而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韋再東.淺談如何發揮初中思想品德課的德育功能[J].《中學教學參考》2011年24期
[2]甘業江.淺談如何發揮初中思想品德課的育人功能[J].《新課程(教研)》2010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