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飛
(濟鋼集團國際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山東 濟南250101)
鉛是高爐原料中的一種微量元素,在礦石中主要以PbSO4、PbS形式存在,在高爐內易被C、CO及Fe還原生成Pb,由于鉛的密度比鐵水大得多,而熔點(327℃)卻很低,故鉛能夠迅速滲入爐底的磚縫中,若與爐底碳磚反應形成金屬化合物,則有修復磚襯缺陷的作用,若進入碳磚內部,則會使磚發生膨脹變形,破壞爐底磚的整體性,加快對爐襯的侵蝕,給高爐冶煉帶來不利的影響,危機高爐壽命[1-2]。
鉛的沸點為1 540℃,在高爐高溫區會部分發生氣化進入煤氣中,當上升到低溫區時又被氧化為氧化鉛再隨爐料下降,因此使鉛在高爐中形成循環富集。在高爐冶煉條件下無法控制鉛的還原,因此只能控制鉛的入爐量和定期排除沉積的鉛[3-4]。
通過對某鋼廠4#高爐在休風期間,2#風口部位滴出的白色金屬液體進行現場取樣,對該高爐中鉛元素進行了平衡計算,見表1。
根據表1對4#高爐進行鉛平衡計算分析,可以看出,鉛的帶入主要是燒結礦,其次是焦炭,燒結礦和焦炭帶入鉛量達到80%以上;球團,澳礦,矽石和煤粉影響較小。鉛的排出主要靠布袋灰,其次是重力灰,其余所占比例較小。

根據4#高爐內積累的鉛量進行計算得出:高爐噸鐵積累的鉛量(A):該鋼廠4#高爐某月份產鐵152 455.21 t,則爐內積累鉛量為6 723.3 kg,可見鉛在爐內積累量之大。

表1 某鋼廠4#高爐鉛的分布與平衡
4#高爐在休風期間,對2號風口部位滴出白色金屬液體進行取樣化驗發現Zn、Pb含量較高,對風口流出的白色金屬液體凝固后進行成分分析,結果見表2,掃描電鏡和能譜分析見圖1、圖2、表3。

表2 風口白色金屬液體試樣化學成分 %

圖1 試樣總貌元素分析
從掃描電鏡檢測結果分析及圖2可以看出,少量鉛主要分布在圖2中的白點處,而且以單質形式存在。含量具有重要意義,降低焦比對于防治鉛害也十分重要。

表3 總貌元素分析結果

圖2 試樣元素分析二次電子像
2)提高高爐排鉛率??刂坪F爐料和焦炭的粒度,盡量減少低粒度燒結礦、球團礦和焦炭的比例,以降低對鉛蒸氣的吸附率,從而改善其冶金性能和提高煤氣排鉛率。
3)在高爐內設置排鉛孔。排鉛孔無需貫穿整個爐底,只達到爐缸與爐底交界處的正下方即可,設置在爐底冷卻系統的下面,由于在冷卻系統上方設置貫穿型的排鉛孔將形成較大的熱阻,降低了爐底耐火材料的導熱系數,不利于傳熱和高爐長壽,而爐底冷卻系統則可以使鉛盡快凝固,阻止其進一步向下滲透。
根據現場取樣調查結果的分析,高爐噸鐵積累鉛量為44.054 g/t,表明排出的鉛只是少量,大部分鉛循環滲透到爐底。為防治鉛的循環富集對高爐造成的危害,需采取以下措施:
1)減少入爐原料的鉛含量。降低鉛在煉鐵—燒結之間的大循環是減少入爐鉛量的有效措施,對高爐爐塵進行燒結前的脫鉛處理以降低燒結礦鉛
[1] 魯德昌,劉達倫.重鋼高爐生產中爐底排鉛技術淺析[J].四川冶金,1997(3):17-19.
[2] 沈峰滿,楊雪峰,楊光景,等.鉛在高爐內的滲透機理[J].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27):1 003-1 006.
[3] 高愛民,李明,孫麗芬,等.高爐爐料吸附鉛蒸汽規律及對爐料冶金性能的影響[J].鋼鐵研究,2007(10):6-8.
[4] 王成立,顧林娜.Pb在高爐冶煉過程中的變化與分配[J].冶金叢刊,2008(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