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同等
摘要:測定了淮南潘集礦區底泥中Cu、Zn、Cd、Hg的濃度,分析了重金屬在底泥中的空間分布特征,采用潛在生態危害指數法評價了底泥中重金屬污染程度,結果表明:底泥中Cu、Zn、Cd、Hg空間分布與周圍環境密切相關,Cu和Zn輕微污染,Cd和Hg中等-強污染。
關鍵詞:潘集礦區;底泥;重金屬;空間分布特征;污染評價
1引言
淮南地處安徽省中北部,是一座以煤炭為主體的能源、煤化工城市,煤炭的大量開采形成大面積沉陷水體。由于煤矸石堆存和大量煤炭生產礦井水的輸入,導致采煤沉陷水體重金屬濃度較高[1]。通過對潘集礦區采煤沉陷水體底泥中重金屬濃度測定,找出了重金屬在底泥中污染特征及其規律,并通過評價,得出潘集礦區底泥中重金屬污染水平,為采煤沉陷水域環境監督管理提供科學依據。
6結語
(1)潘集礦區底泥中重金屬空間分布與采煤塌陷水域周圍環境密切相關,煤矸石堆場、泥河入口與排污口為其重金屬主要污染來源。
(2)通過潛在生態危害指數得知,潘集礦區底泥中Cu和Zn污染程度輕微;Cd和Hg污染程度中等-強,綜合污染指數輕微-中等。
參考文獻:
[1] 徐良驥,嚴家平淮南礦區塌陷水域環境效應[J]煤炭學報,2008,33(4):419~422
[2] 魯如坤土壤農業化學分析方法[M]北京: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1999
[3] 趙沁娜,徐啟新,楊凱潛在危害生態指數法在典型污染行業土壤污染評價中的應用[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2005(1):111~116
[4] HAKANSON LAn ecological risk index for aquatic pollution control of sediment[J]Water Research,1980,14(8):975~1001
[5] 許振成,楊曉云,溫勇,等北江中上游底泥重金屬污染及其潛在生態危害評價[J]環境科學,2009,30(11):3262~3268
[6] 呂文英,汪玉娟,劉國光北江底泥中重金屬污染特征及生態危害評價[J]中國環境監測,2009,25(3):69~72endprint
摘要:測定了淮南潘集礦區底泥中Cu、Zn、Cd、Hg的濃度,分析了重金屬在底泥中的空間分布特征,采用潛在生態危害指數法評價了底泥中重金屬污染程度,結果表明:底泥中Cu、Zn、Cd、Hg空間分布與周圍環境密切相關,Cu和Zn輕微污染,Cd和Hg中等-強污染。
關鍵詞:潘集礦區;底泥;重金屬;空間分布特征;污染評價
1引言
淮南地處安徽省中北部,是一座以煤炭為主體的能源、煤化工城市,煤炭的大量開采形成大面積沉陷水體。由于煤矸石堆存和大量煤炭生產礦井水的輸入,導致采煤沉陷水體重金屬濃度較高[1]。通過對潘集礦區采煤沉陷水體底泥中重金屬濃度測定,找出了重金屬在底泥中污染特征及其規律,并通過評價,得出潘集礦區底泥中重金屬污染水平,為采煤沉陷水域環境監督管理提供科學依據。
6結語
(1)潘集礦區底泥中重金屬空間分布與采煤塌陷水域周圍環境密切相關,煤矸石堆場、泥河入口與排污口為其重金屬主要污染來源。
(2)通過潛在生態危害指數得知,潘集礦區底泥中Cu和Zn污染程度輕微;Cd和Hg污染程度中等-強,綜合污染指數輕微-中等。
參考文獻:
[1] 徐良驥,嚴家平淮南礦區塌陷水域環境效應[J]煤炭學報,2008,33(4):419~422
[2] 魯如坤土壤農業化學分析方法[M]北京: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1999
[3] 趙沁娜,徐啟新,楊凱潛在危害生態指數法在典型污染行業土壤污染評價中的應用[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2005(1):111~116
[4] HAKANSON LAn ecological risk index for aquatic pollution control of sediment[J]Water Research,1980,14(8):975~1001
[5] 許振成,楊曉云,溫勇,等北江中上游底泥重金屬污染及其潛在生態危害評價[J]環境科學,2009,30(11):3262~3268
[6] 呂文英,汪玉娟,劉國光北江底泥中重金屬污染特征及生態危害評價[J]中國環境監測,2009,25(3):69~72endprint
摘要:測定了淮南潘集礦區底泥中Cu、Zn、Cd、Hg的濃度,分析了重金屬在底泥中的空間分布特征,采用潛在生態危害指數法評價了底泥中重金屬污染程度,結果表明:底泥中Cu、Zn、Cd、Hg空間分布與周圍環境密切相關,Cu和Zn輕微污染,Cd和Hg中等-強污染。
關鍵詞:潘集礦區;底泥;重金屬;空間分布特征;污染評價
1引言
淮南地處安徽省中北部,是一座以煤炭為主體的能源、煤化工城市,煤炭的大量開采形成大面積沉陷水體。由于煤矸石堆存和大量煤炭生產礦井水的輸入,導致采煤沉陷水體重金屬濃度較高[1]。通過對潘集礦區采煤沉陷水體底泥中重金屬濃度測定,找出了重金屬在底泥中污染特征及其規律,并通過評價,得出潘集礦區底泥中重金屬污染水平,為采煤沉陷水域環境監督管理提供科學依據。
6結語
(1)潘集礦區底泥中重金屬空間分布與采煤塌陷水域周圍環境密切相關,煤矸石堆場、泥河入口與排污口為其重金屬主要污染來源。
(2)通過潛在生態危害指數得知,潘集礦區底泥中Cu和Zn污染程度輕微;Cd和Hg污染程度中等-強,綜合污染指數輕微-中等。
參考文獻:
[1] 徐良驥,嚴家平淮南礦區塌陷水域環境效應[J]煤炭學報,2008,33(4):419~422
[2] 魯如坤土壤農業化學分析方法[M]北京: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1999
[3] 趙沁娜,徐啟新,楊凱潛在危害生態指數法在典型污染行業土壤污染評價中的應用[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2005(1):111~116
[4] HAKANSON LAn ecological risk index for aquatic pollution control of sediment[J]Water Research,1980,14(8):975~1001
[5] 許振成,楊曉云,溫勇,等北江中上游底泥重金屬污染及其潛在生態危害評價[J]環境科學,2009,30(11):3262~3268
[6] 呂文英,汪玉娟,劉國光北江底泥中重金屬污染特征及生態危害評價[J]中國環境監測,2009,25(3):69~7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