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惠瑜
摘要:介紹了川滇榿木生長適宜的環境、其生物學特性、川滇榿木的用途,指出了發展川滇榿木的重要性,從整地、選種、育苗等方面探討了川滇榿木的栽培技術。
關鍵詞:川滇榿木;育苗;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S785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49944(2014)03017702
1引言
川滇榿木(Alnus ferdinandi-Coburgii Schneid)為樺木科(Betulaceae),榿木屬(Alnus),別名水冬瓜,滇榿木,是云南榿木(Alnusferdinandi-Coburgii )和四川榿木(Alnuscremasto gyne)的天然雜交種[1],高大喬木,產于云南、四川西南部、貴州西部,生境適應性強,生長速度快,除干旱陽坡不宜種植外,對各種立地環境都較適應。川滇榿木是一個生態經濟型的紙漿原料林樹。
川滇榿木生長極快,喜光,喜溫,喜濕,耐水,適應性及萌芽力強,適宜海拔1800~2500m,年平均氣溫15~18℃,年降雨量900~1400mm的地區,多分布于河灘及溪溝兩旁,能耐-10℃的低溫,在土壤和空氣濕度大的地方生長良好,具有較強抗塵能力,但不耐氟化氫及二氧化硫。天然更新強,常能飛籽成林,榿木含氮高達27%,根系發達,根系固氮能力特別強,是非豆科優良固氮樹種,是改良土壤的優良樹種,樹皮果實含單寧可提取烤膠,葉片及嫩芽可入藥,具有防止腹瀉和止血功能。
2海寨林場苗圃地概況
海寨林場苗圃位于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區越州鎮水城,距曲靖37km,越州鎮7km,占地總面積53hm2。林場苗圃屬亞熱帶季風半濕氣候類型,季風氣候明顯,年平均氣溫145℃,光照充足,日照時數2084h,年均降雨量10089mm,年均降霜天32d,年均降雪天數53d。圃地海拔1878~1907m,土壤為紅壤,土層深厚,均在3m左右,團粒結構較好,土質為輕粘壤土,自然肥力較好。苗圃地地勢平坦開闊,坡度9°坡向為北坡[2]。苗圃周圍均為居民耕地,大棚占地960m2。
3育苗技術
31整地
在10月份,將苗圃地進行深翻至30cm,讓陽光照射數天,把雜草,石塊清除干凈,深翻的土塊打碎,作高床,以防積水,床寬10~15m,步行道寬40~60cm。
32選種
在選購種子時,要注意種子質量檢驗。[3]種子純度應在75%~90%,千粒種07~1g,發芽率60%~70%,購買有種子質量檢驗標簽的種子,掌握種子質量,培育優質壯苗。
33播種
331播種時間及土壤處理
川滇榿木是當年育苗,當年可以上山進行栽植的樹種,為了能更好地適應不同的外在環境,播種時間宜早不宜遲,早出苗可增強幼苗的抗旱能力,一般在上一年的11月底至12月就可進行播種,播種前10~15d,用細土加入2%~3%的硫酸亞鐵粉劑制成藥土,按100~200g/m2,或者用敵克松,敵克松對某些水生霉菌,疫霉菌和腐霉菌有較好的防治效用,撒施20%,敵克松粉20g/m2輕耙一次后使用。
332播種方法
播種應選擇晴朗的天氣進行,此時地溫也比較高,播種采用撒施,將種子均勻地撒在苗床上,15m×7m的苗床上播種250~300g,播后用細篩,篩一層細糞土或者腐殖土細土,覆蓋種子。覆土厚度對于土壤水分,場圃發芽率,出苗早晚和整齊與否,有很大影響,播種完當天,打開噴灌,澆透水,然后用竹片做成的拱插在苗床地兩邊,再蓋上一層薄膜。
34苗期管理
341水分管理及出苗期病蟲害管理
在氣溫8~20℃的天氣下,10d左右,川滇榿木幼苗出土,榿木種子很小,發芽時,根和芽都極細嫩,在這幾天要注意水分,保持床面濕潤,如果突遇高溫,圃地又干燥缺水,榿木幼苗很快就會缺水死亡。當種子出苗率達到60%~70%時,把薄膜和竹片撤掉。這期間做到適時適量灌溉,做到不旱不澇。灌溉多采用噴灌,灌溉時間以早晚為宜,在炎熱酷熱的中午不能灌溉。榿木幼苗既怕旱又忌水濕,高溫,易感染立枯病,這時要進行第一次病蟲害防治,噴灑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榿木幼苗出土后生長極為緩慢,在最初的兩個月內苗高不到3cm。
342除草
除草要掌握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則,做到苗床上無雜草,人工除草宜在地面濕潤時連根拔除,除草之后,再澆一次苗木,以免除草時,苗木根被帶出,導致幼苗根部吸收不到水分,幼苗缺水死亡。
343間苗
播種苗要及時間苗,以保證苗木優質,健壯,間苗應掌握留稀去密,留優去劣,逐步進行的原則,間苗使幼苗分布均勻。間苗時間和次數,由幼苗生長狀況和培育日來決定。間苗一般在灌溉后進行,可結合除草同時進行,間苗時間第一次一般是在幼苗有2~3片真葉時,第二次在苗木葉子相互重疊時。
344幼苗移栽前管理
進入3月下旬,隨著氣溫的回升,棚外溫度逐漸升高,棚內溫度也隨之升高,苗木生長加快,當幼苗有4~5片葉子時,開始通風,并逐漸延長通風時間,當氣溫達到28℃以上時,增大通風面積,打開大棚大門和通氣口,減少澆水次數,在苗床干燥的情況下澆水。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幼苗長出6~8片葉子時可進行分批移栽。
345苗期主要蟲害管理
苗期危害川滇榿木的主要害蟲是榿木葉甲、金龜子、地老虎這此害蟲為害幼苗,影響植株生長時,用90%敵百蟲1000~2000倍液或80%敵敵畏800~1200倍液噴。
4結語
川滇榿木育苗階段在整個苗木栽植環節中起著關鍵作用,育苗效果直接影響到苗木栽植后的成活率和生長質量。在我們近5年的育苗過程中,以及將川滇榿木種子撒播在大棚外的苗床地上的對比中,發現大棚內育川滇榿木苗木可大大提高出苗率。2010年,在露天和大棚內相同面積的苗床地,(15m×7m)撒播了300g川滇榿木的種子,露天的3塊苗床的出苗數分別是5700株、7300株、11000株(用每平米的出苗率估算出的出苗數),而大棚內的出苗數則平均達到33000~40000株。大棚育苗是提供優質壯苗的關鍵。
參考文獻:
[1] 陳強,周洪昌川滇榿木育苗試驗結果分析[J]云南林業科技,1999(11)
[2] 云南省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院昆明分院云南省天然林保護工程區海寨林場苗圃工程總體設計[R]昆明:云南省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院昆明分院,2000
[3] 陳時軒林業育苗技術[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