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開學
摘要:指出了現代園林藝術中的植物配置理念包括和諧自然,強調順應自然規律進行適度調整,盡量減少對自然的人為干擾,因地適宜,依勢而建。分析了園林藝術中自然造景的問題,并探討了園林藝術中植物配置的原則。
關鍵詞:植物配置理念;常見通病;配置原則
1引言
植物配置就是把單個或多個同類或不同類植物,按照一定的原則,采取一定的手法,組織安排在一起,形成一個新植物群落,即植物造景。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審美意識的不斷提高,植物造景也不僅是人們審美情趣的反應,而且是兼備了生態、文化、藝術、生產等多種功能的園林景觀,當前,它已經滲透在環境建設的方方面面,因此,如何研究園林的植物景觀配置,如何創造出適合現代人生活、審美且具有現代特色的植物景觀,是我們每個園林工作者責無旁貸的責任。
2現代園林藝術中植物配置理念
現代園林藝術中植物配置理念——和諧自然,強調順應自然規律進行適度調整,盡量減少對自然的人為干擾,因地適宜,依勢而建。即由“仿生”自然向“生態”自然擴展;由“靜態”自然向“動態”自然擴展。園林景觀設計的首要任務是保護、恢復并展示國土的地域性景觀類型。
對人與自然關系的不同認識,導致了園林設計形式與內涵的不同。傳統的園林景觀設計反映的是人類征服自然的過程,將自然看作原材料,在“以人為本”、“人定勝天”的思想指導下,強調用人工手段去改造自然。
現在,隨著全球自然生態系統的退化和人類生存環境的日益惡化,人類不再自認為是自然的主宰,而把自己看作是自然界的一員。這一觀念的改變,是現代園林景觀設計思想發生巨大變化的根本原因所在,現代園林景觀設計認為“回歸自然”、“返璞歸真”的自然文化是永恒的主題。
3園林藝術中的自然造景常見問題
(1)貪大求洋,注重宏偉氣派,高貴及堂皇的形式美,不顧工程的投資及日后的管理成本。首先,在用地規劃上貪大,占據大量土地用于自我服務,顯示氣派,建造歐美式園林,在植物配置上盲目同西方發達國家攀比,使用高檔的或者進口的花卉苗木,造成水土不服,管理、維護,成本過高,也造成人力物力上的極大浪費,這個教訓是深刻的。在我國目前的總體經濟發展水平不算高,在園林建設上要量力而行。
(2)服務功能欠缺,人文關懷缺乏。園林建設目的是美化生活,休閑娛樂,陶冶情操,“以人為本”、“為人民服務”是宗旨。如城市廣場,大量使用草坪和地磚,露天之下建設休息設施,很難留住人們休閑的腳步。缺乏人性化的設計是蒼白無力的。
(3)照搬照抄,缺乏“本土”個性。改革開放,西方園林的進入,導致部分園林設計師瘋狂效仿,加之建造單位認識的膚淺,造成中國園林設計照搬照抄現象嚴重,千篇一律,缺乏本土特色。丟失中國特有地方風格和特色,喪失本土文化和歷史內涵。因此,我們要在中國園林風格的基礎上,吸收歐美園林設計精華,結合當地文化,開發出具有創造性的作品。
(4)脫離實際,違背自然。忽視與當地環境的和諧統一,破壞整體的生態環境。欠缺“因地施藝”、“因地造型”的思想。在進行園林設計時沒有充分考慮因山勢、就水形。
(5)植物配置隨意。不考慮田間土壤和生態環境,及若干年以后的植物生長對周邊環境帶來的影響。植物配置單一,忽視多樣性。生物多樣性是生態環境的基礎,同時也構成了完美的自然景觀。城市景觀要有生氣就必須建立在生物多樣性的生態基礎上。植物品種規格模糊。模糊植物品種規格在設計和應用中既給施工者以次充好提供了溫床,又體現不出設計者的意圖,園林植物配置藝術效果甚至得到相反的作用。因此,植物品種規格在設計時必須明確清晰。
4園林藝術中的植物品種及含義的重要性
植物不僅有美麗迷人的外表還有深刻的文化內涵。在漫長的人類文明歷史長河中,植物正是通過人們所賦予它們的特殊象征意義,而融入到人們的生活中來。
現代園林建設中更加注重了植物材料的開發和利用。品種極為豐富,取材極為廣泛,了解熟悉植物的品種及含義極為重要,可以更好的在設計和應用中,在做到滿足植物生態習性及符合園林藝術審美要求的基礎上,做到合理搭配,組成一個人造群落,創作出賞心悅目的園林景觀。如:松柏的應用因其四季常青,堅貞不渝。廣泛被視為吉祥的樹種。另松柏耐寒耐旱,冬夏長青,凌霜不凋,可傲霜雪。松能長壽不老,民俗祝壽詞已常有“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在書畫中常有“歲寒三友”(松、竹、梅),以示吉祥。
又如民間習俗喜用柏木“辟邪”。柏的諧音“百”是極數,諸事以百蓋其全部:百事、百鳥、百川等。故吉祥圖案常見有:柏與“如意”圖物合為“百事如意”,柏與桔子合成“百事大吉”(桔、吉音近)。可見熟悉植物品種及含義在配置中可以達到“景情交融”的效果。
2014年3月綠色科技第3期5園林藝術中植物配置原則
現代植物配置不再是品種的堆積和優美的植物個體,而是追求植物造型空間及反映當地自然條件植物群落的自然分布特點和整體景觀效果。因此,現代植物配置設計因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51自然和諧原則
結合地域性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特征,對地形、地貌和生態環境,采取“因地制宜”、“因景制宜”進行植物配置,體現植物群落的自然演變特征。做到本于自然,效法自然,高于自然。
52經濟實用原則
任何設計均需經濟支撐,經濟實用的設計適用范圍更廣。強調植物來源“本土性”,植物配置自然適宜性,養護管理上經濟簡便性。避免養護管理費時費工、人工性過強的植物配置手法。經濟實用原則和自然和諧原則緊密相連,相輔相成。
53變化多樣原則
豐富植物品種和多樣植物群落。即可營造豐富多樣的環境空間,更對生態起到平衡作用。
54時空更替原則
充分利用植物生長和植物群落演替的規律,注重植物景觀隨時間、隨季節、隨年齡逐漸變化的效果,讓各類素材在時空的變化上做綜合考慮。
參考文獻:
[1] 衣學慧園林藝術[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6
[2] 張塔洪,黃生慧園林景觀設計[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