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應芬
摘要:結合筆者多年的實踐,從質量管理的角度闡述了園林綠化工程施工質量控制目標及監督管理,并對園林綠化工程施工質量控制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園林綠化;工程質量;控制
中圖分類號:TU98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4)03023503
1園林綠化工程施工質量的控制目標
園林綠化工程的施工質量控制是一項技術措施,又是一種管理手段。根據《城市綠化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的規定,種植土、施工放線、苗木的質量和苗木種植處理,以及植后的養護管理等,應按相關的技術規范和技術標準予以把控。
11種植土的質量控制目標
種植土必須符合“理化性能好、結構疏松、通氣、保水、保肥能力強,適宜于園林植物生長的土壤”。 園林綠化工程施工現場的土壤處理除了要清除雜草、雜物外,還要立足于土壤的理化性質化驗分析,要從種植土的酸堿度、孔隙率、透水透氣性和保水性等進行分析測試,然后再通過采取相應的消毒、施放有機肥、客土混合、摻砂培土等措施,改善施工現場種植土的質量。
12施工放線的質量控制目標
施工放線要做到定點放線、定位準確,標記明顯,種植穴中心點和邊線清晰,株距布局合理。
13苗木質量的控制目標
苗木的規格質量必須滿足相關技術規范和技術標準的要求。苗木的品種、株形、冠幅、高度、干徑、根系發育情況等,要符合設計意圖。具體說來,苗木的品種優良,苗木株形、主干及分干支條均勻、上下枝條沒有垂直線重疊,樹冠必須深圓飽滿且均衡,葉片健康符合正常顏色和大小適中,根系發良好,以及生長健壯、無機械和人為的損傷,無病蟲害。
14苗木種植處理的控制目標
苗木種植處理要堅持因地制宜、適地適樹、靈活運用的原則,優先使用優良的鄉土樹種,積極推廣應用自然植物群落的模式。城市的公共綠地應多選用自然植物群落的模式,既要完善城市綠化功能、豐富城市公共綠地類型及綠化布局,而且還能較好地體現出濃厚的地方特色。
苗木種植處理的控制目標是:苗木種植前,要對其的根系、樹冠進行適當的修剪,并拆除帶土球苗木的包裝物,要調整好苗木的觀賞面朝向并豎直對齊后墊土固定土球。
15苗木植后養護管理的控制目標
園林綠化工程的苗木植后養護管理期一般為6~12個月,植后苗木保存率必須在95%以上。苗木植后養護管理的控制目標是:苗木植后3h內澆灌定根水,立支架予以固定,并定期澆水養護。
2園林綠化工程施工質量控制的監督管理
21基本原則及做法
園林綠化工程的施工質量控制應通過現場施工管理人員、監理工程師、項目負責人或建造師按照施工合
同、設計文件、施工圖紙、相關技術規范和標準,實行全員、全方位的監督管理。其質量控制的效果可在施工中通過采取一系列監控措施和手段,糾正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偏差,使預期的質量控目標得以實現。
園林綠化工程的施工質量涵蓋于分項分部工程的每一道工序、每一個工藝流程。而每一道工序、每一個工藝流程的質量都是相互關聯、相互促進、相互影響?,F場施工管理人員、監理工程師、項目負責人或建造師應將“質量第一”、“質量是企業的生命”自始至終作為質量控制監督管理的基本原則,做到“精心施工、科學管理、爭創優良樣板工程”,給業主一個滿意的答復。
22堅持以人為本,實行管理創新
加強園林綠化工程施工質量控制的監督,要堅持以人為控制核心,實行管理創新,把人作為質量控制的基礎和動力增強人的質量意識和責任感,避免人為的失誤。要提高施工作業人員的素質和工作質量,確保每一道工序、每一個工藝流程的質量做到事前預防、事中控制,并嚴格對工作質量、工序和工藝流程的質量、中間產品進行檢查監督、交叉驗收,且客觀、公正地處理園林綠化工程施工質量問題。
施工過程中的每道工序、每個工藝流程的質量控制是確保園林綠化工程質量合格的關鍵,只要嚴格按照設計文件要求和技術規范、執行技術標準及操作規程,實行管理創新,不斷改進和完善施工方法,提高施工作業的效率,才能保證施工質量,實現園林綠化工程施工質量的控制目標。
23施工現場土壤處理的質量監督
施工現場的土壤處理應是園林綠化工程施工質量控制的監督管理重點。要根據不同植物對土壤類型的要求,加強對土壤的酸堿度、孔隙率、透水透氣性和保水性等指標進行分析測試,要通過采取相應的消毒、深翻熟化、客土混合、摻砂培土、施放有機肥等一系列措施,改善施工現場土壤結構和理化性質,保證植物的正常生長。
24苗木的質量監督
由于園林綠化工程選用的植物較多,苗木進貨時規格質量不統一,會給人一個“只要是同一品種,株形、干徑大同小異”錯覺,苗木植后的生長勢和竣工驗收后的綠化效果如何?苗木質量是園林綠化工程施工質量監督管理的關鍵。特別是苗木的選擇和進貨關。除了所選擇苗木的品種、株形、冠幅、高度、干徑、根系發良情況等符合設計意圖外,苗木進場驗收把關十分重要。有條件的,應事先制定出苗木質量控制標準,以便苗木進場驗收把關時有章可循。
3苗木植后養護管理的質量監督
苗木種植處理也是園林綠化工程施工質量的監督管理內容之一。種植前,應按苗木質量和苗木種植處理的控制目標對種植穴大小、深淺進行適當的處理。種植帶土球的苗木,要事先拆除帶土球苗木的包裝物,將種植穴底部土層平整,填土分層壓實;種植裸根的苗木,則要將種植穴底部土填成錐形,填土分層壓實且不留空隙位。苗木種植后,要把喬灌木、花草和地被等植物保存率作為苗木植后養護管理的質量監督對象予以監管。
而喬灌木、花草和地被等植物的植后養護管理,要遵循“經濟、簡便、效應”的理念,避免養護管理浪費時間、資金、人力和物力而導致管理成本過高。
而以喬灌木為主的苗木植后養護管理,重點應放在苗木植后定根水的澆灌和一周后的澆水養護,以及病蟲害的防治。
澆水要本著“保證植物正常生長、盡量節水”的原則澆足澆透(澆水深度一般掌握在喬木30cm以上,灌木30cm,草皮10cm以上)、不跑水、不漏水。澆水后要及時扶直、填縫或封坑。澆足澆透的澆水方式方法很多,如微噴、滴噴、滲灌等,要大力推廣應用先進實用的節水技術,以避免形成地表積水或徑流。
苗木植后一個時期,容易發生病蟲害,此間的病蟲害防治要堅持“綜合防治、防重于治”的原則,保護喬灌木、花草和地被等植物不受或少受病蟲的危害。
4結語
園林綠化工程施工質量控制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工程竣工驗收后的綠化養護管理、影響到整個工程的景觀效果。加強園林綠化工程施工質量的控制,重視園林綠化工程施工質量監督管理,就必須狠抓施工管理措施的落實和控制好工程成本。只有不斷地改進對園林綠化工程施工全過程的協調、組織、調控,抓好一道工序、每一個工藝流程的質量控制和監督管理,才能保證整個園林綠化工程的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城市綠化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CJJ/T 82~1999)[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9
[2] 李欣最新園林工程施工組織設計與施工技術應用全書[R]北京:中國科技文化出版社,2006
[3] 康惠香,康志強淺議園林綠化工程的施工管理[J]中國園藝文摘,2008(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