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蘭武
摘 要:教育是社會發展的動力,應新課標要求進行高中課堂教學改革是必要之舉。作為高中教學的一線老師更應該與時俱進創新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將“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新觀念真正實踐和貫徹到教學中,改變單一守舊的教學方式,實現教學觀念與教育方法的共同進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新課標;高中歷史;教學改革;高效課堂
一、摒棄傳統教學之弊端進行新型教學之改革
在以往的高中歷史課程觀念上,教師照本按綱地灌輸知識,教學方式傳統單一化過于注重傳授課本知識點,卻壓抑了學生個性和潛能的發揮,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很難被培養,使學生感覺歷史課堂枯燥乏味,晦澀難懂。新課標改革理念下,高中歷史教學應當充分貫徹“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新理念,改革創新,不能一味束縛于教材,應該給學生更廣闊的思考和探索空間,大力培養學生的興趣和自主能動性,尊重學生自身發展的客觀規律,引導學生掌握科學高效的學習方法,打造更加豐富高效有序的課堂。
二、融入教學新理念打造高效新課堂
首先,教師可以實行模塊教學,使學生改變過去那種機械記憶的傳統模式,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交流、課堂討論和自主探索,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能動性。在探索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及時進行歸納和總結,鼓勵學生提問疑難問題,促使學生積極探究和主動學習,充分調動學生的創造力和創新精神。其次,在高中歷史課堂中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增加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進而激發其對學習的求知欲。通過播放相關的圖片、歌曲或歷史小短片來渲染課堂氣氛,增強立體感知,在增添課堂趣味的同時便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創設更加人性化的教學情境。另外,教師也可以恰當地在課堂開始或結束時通過典故故事導入來引發學生的興趣,將典故與課堂章節相結合。教師要懂得尊重學生,變命令者的角色為朋友般的引導者,將課堂還給學生。總而言之,應新時代的新要求,我們教師必須跟隨新潮流與時俱進,確立與新課標相適應的歷史課堂教學新理念,改進原先的教學老路子,探索更具特色創新的教學途徑,一切為了學生的素質教育著想,通過師生的共同合作打造高效有序的歷史新課堂。
參考文獻:
劉軍.歷史教學的新視野[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單位 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資源縣資源中學)
編輯 魯翠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