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愛明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時地理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六個方面談了對教師的要求。
關鍵詞:新課改;教師角色;教學手段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教學理念的不斷更新,教改制度的變革,特別是課程標準的改革,對地理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理教師應在工作中不斷學習和實踐,努力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和整體素質,以保障教學秩序的穩定和教學質量的提高,適應新課改的發展要求。
一、應做好教師角色的改變
新課改下,要求教師和學生是共同的學習者,這應該說是教師與學生的真正平等階段,在這個階段里,要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是平等的學友關系,教師尊重學生,尊重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過程。只有做到這一點,教師和學生才能真正平等地學習和交流,課堂的氣氛也才能真正地開放和活躍起來。其實,師生平等是社會發展的必然,也是新課改的要求,新課程強調,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所以教師應該做到角色的改變。
二、教師應靈活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科學技術為人類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其中現代化的電子設備特別是以多媒體應用技術為代表的現代教育技術便是重要的研究成果,如果把人類在社會生產與生活中創造出來的新技術、新設備加以改進并不斷運用于教學活動
中,有利于教學活動的展開,也是教學效率和效果得以不斷提高的重要物質保證。
三、教學素質要有所改變
地理新課程標準對地理教學的要求是要注重學生的學習結果和學習過程以及在實踐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所以作為中學地理教師,必須更新教育觀念,改變教學手段,才能適應新課改的要求。
四、要有更好的身心素質
身體素質是指人的生理結構,包括體力、體質、耐力、速度、靈活性以及堅持正常的工作所必須的充沛精力、靈活的頭腦、敏捷的思維、良好的記憶和支撐這一切的身體基礎。心理素質是指教師的行為、性格和人格特征。它包括穩定而優良的心理品質、健全的人格、完成工作任務所必須的良好心境、堅強的意志和堅韌不拔的毅力、廣泛的興趣、認真求實的態度、振奮的精神、寬闊的心胸等。教師工作是一項復雜而艱辛的工作,特別是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地理教師應該順應時代的要求,不斷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
五、一些能力必須要賦予新的含義
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負責把課本上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就完成工作了,但是在現在新課改的要求下教師不僅僅是講課,對學生進行了解和研究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師應具有教育機智,新課改要求發揮學生的積極性,發散學生的思維,所以在上課或課后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一些突發狀況,比如學生問一個自己答不上的問題。或者當學生的一些話語或行為或多或少地使自己難堪的時候,能做到很好地運用機智來應對不但可以提高自己在學生中的威望還可以使他們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為以后的教學工作打好堅實的基礎。教師還要有培育自己的教育風格和個性的能力,烏申斯基指出:“在教育中,一切都應以教育者的個性為基礎,因為教育的力量只能從人的個性這個活的源泉流露出來。”教師應該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運用相關理論和自己的特長形成自己個性的教育風格。
六、要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地理教師除了教好地理這門學科以外還要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不能認為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只是思想政治教師或班主任的事,作為地理教師也應該進行這方面的教育,關心學生的健康發展,不但可以提升自己在學生中的形象,同時也可以讓他們更好地學好地理這門課程。
參考文獻:
[1]馬憲平.我與新課程同行[M].同心出版社,2004.
[2]石國興,王德林.素質教育概論[M].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
[3]劉文霞.個性教育理論[M].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97.
(作者單位 西藏自治區林芝地區第二高級中學)
編輯 薛直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