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汽車工業學院機械工程學院 442000)
體驗設計是以消費者的經驗為核心,在 “人與物”的互動中體現產品的價值。當今,產品人性化、互動參與性分別表現在設計、生產過程大規模制定以及使用過程的DIY。伊萊克斯電器于2000年設計了插式可換門板和配有多種材質顏色的擱架,使冰箱面板、內部配件可按照使用者的意愿更換。這樣參與互動的過程,是“人與物”間的一種“無縫”交流。人機對話中對于情感的關注,不僅僅包括消費者購買時候的消費情感,設計師更多地要考慮消費者在使用時的使用情感。
情感化是人發展到一定階段對設計的要求。通過觀察消費者對產品直觀的反應和心理體驗,總結出經驗,并反復完善產品的體驗設計。包括以下方面:
1. 產品造型的情感體驗
產品的造型應看作是人與環境相互作用的有機體。當一個造型優良的產品展示在你的面前的時候,有可能會喚起你對其操作和功能的強烈好奇心,這就是造型上帶給消費者的情感體驗,產品也因此具有了審美價值。造型設計的情感主要體現在設計的親和力表達上。因為人創造產品,又是產品的使用者。阿萊西公司設計師格蘭烏斯1985年設計的“會唱歌”的水壺,是一個非常情趣化的設計,不銹鋼的材質,壺嘴處設計成小鳥的形狀,水沸騰時會發出鳥鳴聲,讓消費者在感受它的同時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當中,享受鳥語花香帶給人的舒適愜意。
2. 產品色彩和材質的視覺傳達
產品的色彩和材質在表達產品的情感因素方面有重要作用。色彩的任務就是吸引消費者的關注,使消費者的感情升華。而材質則以觸覺感知的方式直接帶給消費者不同的情感體驗,所以恰當使用色彩和材質能使產品給人良好的感覺。文圖里尼1966年設計的 “Fred Worm”的多彩暖水瓶,采用了高純度顏色和溫和感覺的塑料。使用者忘掉手中是一個裝滿開水的暖水瓶,像是一個能使人親近的玩偶,感到溫馨。
3. 產品功能和性能的詮釋
一個成功的設計,除了造型上取悅消費者,在功能上也應該達具有實用目的,甚至帶來更好的功能享受。設計師在產品設計初期應該以消費者的角度去感受現有產品的使用過程,發現其中的問題與不足。優秀的行為層次的設計,關鍵的一點就是去了解人們如何使用一個產品,在使用時候會發出怎樣的贊美和抱怨。試想一下,你有沒有在面對一個造型精美的水龍頭的時候無從下手,不知道開關在哪里? NIKE的裸足跑鞋,采用先進材料讓運動員在奔跑的過程中體會到強烈的“裸足感”。獲得一致好評,是科技與運動結合的典范。
4. 產品使用方式的表達
阿萊西公司旗下的設計師文圖里尼于1996年設計的名為“ANTONIO”的衣服掛鉤,運用一個拳擊運動員的造型來詮釋掛鉤的使用方式,這種夸張造型、鮮艷色彩和富有人情味的設計給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理上的安全感。試想你的衣物是由一個健碩的運動員幫你拿著,你還擔心衣服會滑落嗎?
Goebert說過:產品真正的問題與產品的內在價值無關,怎樣使產品成為溝通設計師和消費者的紐帶才是關鍵。設計師應該在設計初就考慮消費者會以怎樣的心情面對產品,怎樣的狀態感受和使用產品,并產生怎樣的使用回憶。針對于此,設計師在形式和功能方面的“情感化”的注入,使其具有情感、個性、情趣和生命,用有形的“物質態”去反映和承載無形的“精神態”,讓受眾產生良好的使用體驗。產品的情感并不是來自產品本身,而是設計師的審美心理及顧客在使用產品時產生的美丑反應和偏好感受。
蘋果公司在很多國家設立了產品體驗中心,筆者曾多次體驗蘋果不同的展示中心,無論是其產品先進的科技、優雅的造型還是細膩的設計都給筆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全面的設計讓廣大消費者對其產品有了高科技、時尚的感覺,一進入體驗中心就從觀感上被占領,店面的布置與蘋果時尚前沿的主題相吻合,消費者可以隨意參觀、操作、自由選購配件。這就與當前市場經濟中流行的超級市場理論一致,顧客成為商品的主宰,不受店員與時間的限制。激發了購買動機,增加了產品的附加值。
企業應注重與顧客的溝通,發掘他們內心的渴望,站在顧客體驗的角度,去審視自己的產品和服務,多方位的讓自己的產品體驗設計滿足顧客的需要。
情感是顧客與產品的直接溝通橋梁,富有情感的產品超越了過去對“人與物”的關系的局限認知,向深層次的滿足即精神層次的滿足發展和遞進。
1. 促使設計師在設計過程中進行情感表達
在產品中注入情感,正如藝術家在繪畫或者創作時的主觀發泄一樣。設計師將自己的情感通過各種形態、色彩等形式語言表現在產品上,使美感和可用性達到統一,從而使產品包含著深刻的意義和情感。讓產品形式與情感的完美結合喚起顧客的美好情感,實現自己的價值。優良的形態才會引起消費者的情感共鳴,并促使他們最終購買。
2. 增加產品可用性
可用性設計更多的是一種理性的設計。正如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所提到的人們總是在滿足物質需要的基礎上才會去更多的關注精神文化以及自身榮譽和地位的滿足。功能性優良的產品可以無形的提升產品的整體形象,正如AO史密斯熱水器的廣告一樣,從爺爺輩就開始使用它,到現在還可以完美使用,足見其品質的可靠。人們習慣于偏好質地優良、造型精美的產品。美可以改變我們的情緒狀態,情感化設計就是抓住了人們的認知心理是“知—明—喜—行—慣”,通過美的形態語意,讓消費者知道它的存在,了解它的功能,喜歡它,嘗試使用它并習慣使用它。
3. 對大眾情感需求的提升
每天繁重的工作、緊張而焦急的節奏、上下班的交通擁堵、霧霾和環境污染,食品安全、同事間的勾心斗角讓現代人身心俱疲,一個溫馨的家庭環境會讓你掃去一切不適,也難怪北歐人會把家看成是一個避風的港灣,在家庭環境與產品設計上下足功夫,正如IKEA,一個優秀的家居典范,帶給了我們很多設計上的啟發和關注。“DIY”的家具,會掃地的機器人,可與手機聯通的家庭攝像頭,創新型的老年代步車與平衡車。以上產品通過特殊的設計表達,讓大眾的情緒快活起來,引導消費群體對產品的情感滿足,達到顧客與消費者之間良好的交流。
參考文獻:
[1]王受之著.世界現代設計史[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
[2]張成忠、呂屏著.設計心理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3]體驗式營銷.百度百科,2009.
[4]產品體驗設計與品牌創建.百度百科,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