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華大學藝術學院 610039)
民族聲樂藝術是在中國豐富多彩的藝術形式中脫穎而出的一種藝術形式,它隨著時間的推移與時代的發展,已經成為了大眾進行聲樂作品賞析的重要模式之一。那么,我們在進行民族聲樂藝術演唱的過程中,就應該首先把握好其所具有的獨特演唱特點,并根據歌唱審美的標準來做好歌唱過程中的情感表現,從而讓民族聲樂藝術做到聲情并茂,真正讓其中的藝術魅力更好的散發出來。
所謂中國民族聲樂藝術就是指包含了中國各個民族、民間的歌曲演唱、京劇戲曲演唱以及說唱等各種唱法。應該來說,中國民族聲樂藝術具有多元化的演唱風格,靈活多變的演唱技巧,從而具有了極富穿透力的藝術感染力。因此,我們說,民族聲樂藝術就是一種演唱與表演于一體的音樂藝術形式。我們必須把握好其所具有的演唱特點,才可以真正演唱出動聽美妙的民族聲樂歌曲。那么,其演唱特點具體分析如下。
1.科學與民族共存的聲音特點。民族聲樂藝術的演唱特點中首個重要的方面就是其聲音的運用方面。這是因為聲樂藝術中的聲音將直接關系到整個民族聲樂藝術的動聽與否。如果民族聲樂藝術的演唱聲音是美妙的,它將讓聽眾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因此,在民族聲樂藝術的演唱過程中,要求聲音的運用具有科學性與民主性兩個方面的特征,它將使得民族聲樂藝術的演唱發展到一個嶄新的階段。演唱者應該讓聲音保持明亮、甜美、委婉,并在保有一定聲音耐力的基礎上,盡可能地拓寬聲音的音域,讓演唱技巧能夠做到恰到好處,并根據演唱作品的實際情況進行及時的調整,并注意讓發聲方法做到深穩而靈活,讓演唱者的聲音潛力能夠最大限度的被挖掘出來。
2.聲情并茂的演唱特點。民族聲樂藝術的演唱過程中,并不是對聲樂作品的簡單化演唱,而是應該把其中所蘊含的豐富情感與思想充分表現出來。這是民族聲樂藝術的第二個演唱特點。對于民族聲樂演唱者來說,他們的內心情感表達是十分關鍵與重要的,因為民族聲樂藝術的演唱效果將要求演唱者要能夠準確表達出作品中的情感。事實上,我國民族聲樂藝術的發展歷程中,都把情感表達放在一個極其重要的地位上面,甚至有人認為情感是民族聲樂藝術的演唱靈魂所在。從本質上來講,民族聲樂藝術中的演唱情感實際上是對作品的二度創作,它只能讓演唱者表達出來,才能夠做到以情動人,從而讓民族聲樂藝術達到最高的藝術境界。
3.字正腔圓的唱字特點。民族聲樂藝術的第三個演唱特點就是要做好唱字。具體來說,它就是要求我們的民族聲樂藝術演出過程中,其歌詞的發音過程中,應該要努力做到字正腔圓,要根據漢字的發音規律注意演唱過程中的聲調運用,一般來說,千萬不能出現倒字或者歪解歌詞意思的演唱狀況。在演唱過程中,要注意每一個字頭,要掌握好聲母的發音方法,讓字頭在演唱過程中能夠更為清晰的表達出來。字頸要在演唱中充分發揮出過渡性的演唱作用,讓字腹更好的延長發音的時值,并在字尾處做好收尾工作。如果在民族聲樂藝術的演唱過程中,遇到漢字連續唱的時候,應該要把每一個漢字都演唱的流暢而清晰,從而讓歌曲讓人體會到不同的悲喜情感。
4.獨具魅力的演唱韻味。民族聲樂藝術的演唱過程中,還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要表現出獨特的藝術韻味。事實上,民族聲樂藝術中的演唱韻味就是其藝術的精華所在,它將能夠讓民族聲樂作品富有新的藝術魅力。應該來說,這種演唱韻味是民族聲樂藝術進行歌唱時的二度創作過程中不可以分離開來的一種特殊的演唱技巧形式,它要求演唱者根據聲樂作品的不同需要進行連音等不同裝飾性聲音的技巧運用,盡可能的使得民族聲樂藝術中的音色變化實現聲樂作品歌唱的美妙動聽的效果,尤其在那種演唱難度本身較高的大型民族聲樂作品中,這種韻味的運用就顯得極為重要與關鍵。
5.模糊無意識的心理感受。民族聲樂藝術在演唱過程中,還需要一定的神情氣質。這就是說,民族聲樂藝術作品的演唱者要能夠通過自己的神情與氣質來向聽眾傳達出一種實際的演唱感受,要把作品中富含的藝術情感很好的表達出來。應該來說,演唱者在整個演唱過程中的民族情感是由內心散發出來的一種外在表現,它需要通過一定的舞臺表演來進行具體表現,這樣的演唱神情氣質在很大程度上一直影響并感染著聽眾的情感與情緒變化,聽眾可以根據自身的判斷能力來對演唱者的演唱水準進行整體評價。
既然我們已經知道了民族聲樂藝術的演唱特點主要就是“聲音、情感、唱字、韻味、神情氣質”五大方面的特點。那么,我們應該意識到,實際上,民族聲樂藝術的演唱過程中情感表現是最為重要的,它能夠真正讓民族聲樂作品達到情意互通的演唱效果。事實上,民族聲樂藝術的演唱中情感是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它是人對于客觀世界的特殊反映形式,是人對于某些體驗的動態情緒發泄。在民族聲樂演唱中,演唱者往往要通過聲音來表達某種特定的作品情感,以情帶聲、聲為情出、以聲表情是歌唱的主要目的,只有當情感充沛的時候,才能夠讓演唱極富藝術感染力,實現情感與聲樂演唱的完美統一,最終達到聲情并茂、情景交融的演唱最高藝術境界。民族聲樂藝術的演唱過程中,只有把演唱技能與豐富情感有機結合起來,才能夠勾勒出最為美妙動聽的民族聲樂歌曲。因此,我們說,在民族聲樂藝術的演唱過程中,“聲是基礎,情是核心”,聲情的有機融合才是真正優美的演唱藝術。那么,民族聲樂藝術的情感美學特征基本上有詞情、曲情以及聲情三個方面的特征,通過歌聲激發出人們的內心情感,并把此種情感再傳遞給聽眾。
此外,民族聲樂藝術的演唱中,情感往往有著哀心、樂心、喜心、怒心、敬心、愛心等六種不同的類型。哀心是一種沉重、悲痛的情感狀態,在演唱這種民族聲樂作品的時候,演唱者應該要讓整個歌曲聽起來節奏緩慢而沉重,甚至可以讓聽眾感受到一種悲痛欲絕的情感。比如說,我國著名的民族聲樂作品《孟姜女》,演唱者就應該運用慢板進行演唱,并把聲音進行有效的控制,最終釋放出一種震撼人心的悲痛之情。樂心則是一種高興的情感表現,演唱者可以采用歡快的旋律來進行演唱,讓人體會到一種跳躍而富有彈性的聲音。喜心是一種幸福的愉悅心情,演唱者也應該讓整個聲樂作品的旋律跳動起來,要做好每一個咬字吐詞的動作,從而表現出輕巧、柔和、自然的聲音效果。怒心則要表現出怒發沖冠的情緒,要讓聲樂歌曲演唱中有一種強烈的情緒爆發特征且難以控制住,不僅可以更好的表現歌曲中的主題,還可以讓聽眾感受到一種淋漓盡致的藝術效果。敬心主要是在演唱一些祖國贊歌之類的民族歌曲時運用的,演唱者應該要把歌詞中對于祖國美好山河的贊美,通過內心的深厚尊敬情感更好的表達出來,讓人體會到一種對于祖國媽媽的無比崇敬之情。愛心則是同樣的要運用于一些具有高級情感的民族聲樂作品中,表達對祖國大地的深深眷戀與熱愛之情。
那么,民族聲樂藝術的演唱中這些情感的表達方法如何呢?具體來說,演唱者必須在演唱之前,充分解讀歌詞挖掘其內在含義,深入理解歌詞中所蘊含的主題內容與豐富情感,多琢磨、多理解來讓歌唱者對于聲樂歌曲進行很好的情感闡釋。同時,歌唱者還應該根據不同的歌曲風格處理情感的表達,這是因為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民族民間歌曲作品是非常龐大而復雜的,歌唱者必須做好靈活應對,才能夠在掌握各個民族民間歌曲的演唱特點基礎上,讓聲音更具豐富性與穿透力。此外,由于民族聲樂藝術作品中還有不少襯詞。盡管這些襯詞沒有多少實際語言含義,但是,它們對于歌曲情感的表達卻十分重要與關鍵,歌唱者必須準確把握這些襯詞的演唱技巧,有助于提升聲樂作品的主題。最后,演唱者還應該準確把握情感基調,讓每一首民族聲樂作品的創作者背景以及所處的社會背景能夠更好的表達出來,這就需要演唱者提升自己的文化修養,并大量涉獵多方面的基礎知識與優秀音樂作品,從而更為準確地把握住民族聲樂藝術作品中的情感基調。
參考文獻:
[1]黃振華.演唱民族聲樂作品時的情感運用[J].沈陽教育學院學報,2009(04)
[2]徐姍姍.談民族聲樂教學中情感和語言在演唱中的作用[J].遼寧高職學報,2010(11)
[3]原素梅.淺議民族聲樂藝術及其演唱要求[J].大舞臺,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