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人文科技學院音樂系 417000 )
山東琴書始于清代乾隆初年,發源于魯西南的菏澤地區,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在表演過程中,會涉及到較多的方言。對山東琴書的腔詞關系進行研究,不僅對于山東琴書發展能夠起到積極的促進和推動作用,同時對于其他曲藝藝術分支的發展來說,也能發揮重要的參考和借鑒作用,對于促進我國社會文化藝術形式的多樣化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山東琴書在表演過程中,與方言的關系緊密。因此,在山東琴書作品中,觀眾總是能感受到明顯的山東味。曲藝藝術種類繁多,而對這些種類及分支進行判斷的重要依據,就是腔詞旋律與聲調之間關系的有效處理。發源于地方或者民族的曲藝總是具有較高的辨識度,這一現象產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當地語言文化的影響和作用。當地語言文化中,不論是聲韻母還是聲調,都會對唱腔的旋律產生影響。就山東琴書來說,字調對旋律的影響可能更為顯著。所謂字調,指的是每一個漢字與其他漢字相區別的聲音的高低不同以及升降差異。字調有升降、先升后降或者先降后升等形式,旋律同樣有單一的升降、升降穿插或是平穩等形式,字調如果反應到旋律上,字調的實際性質就會對旋律產生決定性的作用。總而言之,山東琴書唱腔字調與旋律之間的關系,實際上就是制約與被制約的關系,簡單說來,就是聲音字調的高低直接決定著旋律的起伏和緩。
山東琴書作品中,除了唱詞字調與唱腔旋律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之外,唱詞對唱腔的節奏也有著明顯的影響和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所謂習慣性的重音及輕音,指的是人們日常生活過程中由于使用時間較長而形成的一種慣用的發音方式,即慣性對某些字音輕讀或者重讀。由于地域語言的習慣,山東琴書在發音過程中就包含了許多具有當地地方特色的習慣重音及習慣輕音,比如就“不”“得”等穿插在動詞及補語之間的詞來說,在多數條件下,都應輕讀;再比如“老娘”這一詞的發音來說,如果是膠東地區,那么習慣重讀音在“老”字上,那么就把“老娘”這一詞理解為外婆,但是如果重讀音在“娘”字上,則理解為母親,由此可見習慣重音或是習慣輕音的重要性。基于輕重差異下詞義的不同,習慣重音及習慣輕音會對唱腔的節奏產生明顯的作用和影響。由于發音輕重具有輔助辨義的作用,如果表演過程中沒有對唱詞輕重進行合理把握的話,那么必然會影響到整個作品的效果;如果沒有處理好唱詞的習慣發音與節奏強調之間的關系,不僅無法充分表達作品的內容及精髓,還會極大的阻礙作品特色的有效發散。
所謂特殊輕重音,指的是表演過程中,為了達到某種特定的效果而刻意發出的輕重音。這種音與習慣輕重音不同,它更多強調的是表演效果,而不是習慣。就山東琴書作品中出現的特殊輕重音來說,大致又分為邏輯型以及感情型兩種。所謂邏輯型輕重音指的是作品創作過程中,為了滿足作品旋律或是起承轉合的需求,創造出的特殊輕重音;而就感情型輕重音來說,主要是為了起到渲染作品情感因素的作用。特殊輕重音對唱腔整體的節奏不會產生太大影響,但是在某些細微的地方,卻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山東琴書唱詞句式與其他曲藝類型的相同之處在于,有長句、短句的區分,而它區別于其他曲藝形式的地方就是長句、短句的不同斷句方式。在山東琴書的斷句中,通常采用的斷句形式,與上文提及到的特殊輕重音分類相似,有邏輯斷句以及感情斷句兩種。所謂邏輯斷句指的是語句起承轉合的客觀要求,并沒有添加任何的人為因素,即所謂的“該山時是山,該水處是水”;而感情型斷句指的是創作者或表演者為了達到某種氛圍或是效果,刻意將句式中的某部分切割開來,這樣一來,唱腔的節奏及旋律也會相應發生變化。類似于山東琴書這類藝術形式來說,所有的斷句或者起承轉合都是有一定講究的。
就曲藝這門藝術來說,詞是枝干,而腔是靈魂,任何一者出現問題或是搭配不當,都會導致作品整體性的缺失。從這一點來看,山東琴書作品的創作,建議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山東琴書藝術是山東地區特有的藝術形式,方言是將其與其他曲藝門類區分開的主要因素,因此,在今后創作作品的過程中,不僅應該掌握扎實的曲藝創作技法,同時還應深入地方,感受當地風俗,把握地方語言的精髓,將區域地方特色發揮到淋漓盡致,為山東琴書藝術的發揚和傳承作出應有的貢獻及努力。
通過上文相關論述,我們已經充分了解和認識到,山東琴書的唱詞與唱腔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并且由于這種緊密的關系,可以產生千變萬化,帶給作品豐富的思想和內容。基于此,就山東琴書今后的發展來說,建議相關藝術家應多創作挖掘新作品,不斷在表演形式上創新,爭取為山東琴書現存的作品史寫進新的篇章,開啟新的發展里程。
對山東琴書的腔詞關系進行研究,不僅對于山東琴書發展能夠起到積極的促進和推動作用,同時對于其他曲藝藝術分支的發展研究來說,也能發揮重要的參考和借鑒作用,對于促進我國社會文化藝術形式的多樣化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從上文關于山東琴書唱詞的聲調和旋律走向之間的關系,唱詞的節奏與唱腔節奏之間的關系以及唱詞的句式與唱腔句式之間的關系等相關論述我們可以看到,唱詞與唱腔之間的緊密聯系。作為藝術家和相關研究人員來說,建議最好能從腔詞內在聯系入手進行作品創作,深入地方,把握地方語言的精髓,將區域地方特色發揮到淋漓盡致,爭取為山東琴書的再次興盛作出應有的貢獻和努力;除此之外,地方文化單位或者部門應盡可能為作品創作人員創造更好的環境和條件,進行有效的政策扶持,為山東琴書的再次興盛作出鋪墊。
參考文獻:
[1]張婷. 山東琴書的地域文化特色[J]. 青島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3).
[2]吳艷玲.山東琴書表演藝術對山東民歌演唱的啟示——以南路代表人物王振剛為例[J].音樂創作,2013(01).
[3]鮑曉媛. 山東箏樂與山東琴書關系考[J]. 音樂大觀,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