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仕昌+陳鵬+左小軍
摘要:從崗位能力出發,采用倒推法制定高職數控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思路和工作流程:專業調查,培養模式,目標確定,職業崗位能力分析,人才培養規格確定,課程體系構建,培養方案定稿。
關鍵詞:崗位能力;高職;數控技術;人才培養方案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727(2014)05-0036-03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是人才培養目標、培養過程和培養方式的總體設計,是組織教學過程、安排教學任務、確定教學編制的基本依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質量是保證人才培養質量的前提。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定思路
在制定數控技術人才培養方案時,我們要弄清以下幾個問題:(1)本專業面向哪些企業和哪些行業?(2)崗位(崗位群)有哪些?崗位工作任務具體是什么?(3)工作任務要求什么樣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4)哪些職業能力是崗位群共需的能力?哪些是特定崗位獨需的能力?(5)對應這些能力開設哪些課程?(6)這些課程的內容,具體的知識點是什么?具體的實訓項目有什么?(7)傳授這些知識,培養這些能力,采取什么樣的教學方法?(8)需要什么師資條件和實訓條件?(9)專業建設(階段)經費預算是多少?經費能否到位?(10)怎樣評價論證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人才培養方案制定思路:采用倒推法,即從專業技術應用能力出發,演繹出知識、能力、素質結構,直至教學計劃、教學大綱。
制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工作流程
專業建設小組確定 (1)學習動員。召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定工作專題會議,認識培養方案的重要性,明確工作任務,學習有關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文件精神,培訓職教課程開發理論和培養方案制定工作方法,強調培養方案制定應注意的問題。(2)組織分工。學校負責人擔任組長,部署任務,協調工作,解決困難,領導培養方案制定工作;數控行業專家和系主任擔任副組長,把握專業定位,指導培養方案制定;專業負責人擔任秘書,負責培養方案制定和實施的具體工作;企業技術骨干和學校教學骨干作為組員參與培養方案的制定。
專業調查 (1)調研目的。調查數控技術專業所對應產業的發展趨勢、人才結構與需求狀況以及高職院校該專業教學現狀,找準專業在區域經濟和行業發展中的位置。(2)調研內容。根據數控技術專業特點設計專業調查表,通過走訪數控企業、咨詢數控技術專業指導委員會、跟蹤數控專業畢業生就業等調查方式,對江西等地區數控技術人才需求情況,崗位設置,具體的工作任務,崗位知識、能力、素質要求,職業資格證書,性別要求等方面進行廣泛深入的調研。數控技術專業職業崗位分析見下頁表1。(3)調查結果匯總分析。對調查結果進行整理提煉,形成專業人才需求與專業方案制定調研報告。
培養模式確定 緊密聯系數控企業,積極推行訂單培養,探索工學交替、任務驅動、項目導向、頂崗實習等教學模式。注重教學過程的實踐性、開放性、職業性;抓住實驗、實訓、實習三個關鍵環節;保證生產性實訓、校外頂崗實習比例。
培養目標確定 培養目標即就業層次,從專業人才服務的地域范圍、行業領域、工作崗位、崗位的性質等方面定位。目標定位要考慮以下幾點:(1)根據學生的層次和素質定位。一方面,要與中職有區別,不能當中專生培養;另一方面,要與普通高等本科教育相區別,不能當成本科生培養,更不能搞成本科的壓縮。(2)根據職業定位。高職學生姓“職”,是職業型的人才,不是研究型的人才,可以培養其從事發明創造、技術革新、設計,但不要培養他們從事研究工作。(3)根據學校的情況定位。根據學校的現有條件和將來能建設的條件,不要定得太高,注重“雙基”(基本技能、基本理論),企業需要的是“雙基”,看重的是學生的能力。(4)根據特色定位。確定專業特色,根據要突出的特色確定計劃。專業定位時,全體專業教師需認真反復研討,分析本專業到底要培養什么樣的人;結合學校的師資、實訓條件、專業發展規劃等能培養什么職業能力,能不能達到培養目標。
職業崗位能力分析 (1)分析目的。掌握具體的崗位工作內容,以及完成該任務需要的職業能力和知識。(2)分析要求。把本專業所涉及的職業活動分解成若干相對獨立的任務領域,再對任務領域進行分析,獲得每個任務領域的具體崗位工作任務,并對完成任務應掌握的職業能力做出較為詳細的描述。組織企業、行業專家對數控技術專業所涉及的任務領域、工作任務、職業能力進行分析。詳見表2。
人才培養規格確定 人才培養規格主要包含知識、能力、素質三方面。完成崗位工作任務所需的能力、知識及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就是人才培養規格要確定的知識、能力、素質。根據專業調研和職業標準,數控技術專業人才培養規格見下頁表3。
課程體系構建 課程和教學內容體系構建的總體思路是以職業生涯為目標,以職業能力為基礎,以工作結構為框架,以工作過程為主線,以工作實踐為起點,以教學內容整合為目標。(1)基本素質與能力課設置。基本素質與能力課是培養高職生應具備的基本素質與能力的課程,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原則。必修課以思想政治課、基本能力課(英語、計算機、應用文、體育等)、職業生涯指導等課程為主;選修課主要是為拓展學生知識面、發揮學生個性而開設的課程,可分為科技知識類、人文知識類、經濟管理類、藝術修養類、國防知識類等。(2)職業素質與能力課設置遵循有利于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和有利于教學的原則。必修專業課程的主體部分按照工作任務分析結果進行設置。工作任務與專業課程并不要求一一對應,先將能單獨成為一門課程的任務挑選出來,然后再將其他工作任務整合成若干課程。整合的要求是根據工作相關性而不是知識相關性,并同時遵循相關性和同級性兩個原則。專業必修課程應實現理論與實踐一體化、課堂與實習地點一體化,強調“教、學、做”為一體的教學模式。專業選修課主要是為專業拓展、或專門化方向、或為企業訂單而設置的課程,可以考慮設置模塊課程,不是任選課,應是限選課,不應讓學生隨意盲目選擇。通用技能課主要在第一學年第一、第二學期完成,專業技能課除畢業設計或畢業實習外主要在第二學年第一、第二學期完成,專業選修課和畢業設計主要設在第三學年第一學期。每門課程不一定要開一學期,可集中一段時間上,以便集中安排實訓教學,教師也可集中時間下企業實踐和培訓進修。
人才培養方案起草、修改、定稿 完成以上工作后,按照規定的格式和要求起草培養方案。培養方案草稿完成后,組織數控行業專家和數控技術專業指導委員會成員進行論證和提出修改意見,并召開學校教學委員會會議進行專題研討。根據意見和建議,對培養方案進行必要的修改,經過若干次論證修改后再定稿。培養方案內容主要包含課程體系及教學進度表、課程結構說明表等。數控技術專業學年時間分配見表4,實踐活動進程及時間分配見表5。
人才培養方案解讀 培養方案定稿后專業負責人對專業教研室全體人員解讀,重點講解幾個為什么:培養方案為什么是這樣?為什么要開這門課?開這門課有什么作用?培養學生什么能力?這門課為什么只開這么多課時?這門課講些什么?怎么教?
參考文獻:
[1]王中林.高職激光加工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設計[J].職業技術教育,2010(20):5-8.
[2]劉仕昌,李智鵬.高職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課程設置的探索與實踐[J].裝備制造技術,2011(8):235-237.
[3]謝廣山.職業領域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設計的思路與方法[J].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3):36-38.
[4]呂巖.基于項目課程的高職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設計[J].計算機教育,2010(16):10-13.
(責任編輯:楊在良)
摘要:從崗位能力出發,采用倒推法制定高職數控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思路和工作流程:專業調查,培養模式,目標確定,職業崗位能力分析,人才培養規格確定,課程體系構建,培養方案定稿。
關鍵詞:崗位能力;高職;數控技術;人才培養方案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727(2014)05-0036-03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是人才培養目標、培養過程和培養方式的總體設計,是組織教學過程、安排教學任務、確定教學編制的基本依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質量是保證人才培養質量的前提。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定思路
在制定數控技術人才培養方案時,我們要弄清以下幾個問題:(1)本專業面向哪些企業和哪些行業?(2)崗位(崗位群)有哪些?崗位工作任務具體是什么?(3)工作任務要求什么樣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4)哪些職業能力是崗位群共需的能力?哪些是特定崗位獨需的能力?(5)對應這些能力開設哪些課程?(6)這些課程的內容,具體的知識點是什么?具體的實訓項目有什么?(7)傳授這些知識,培養這些能力,采取什么樣的教學方法?(8)需要什么師資條件和實訓條件?(9)專業建設(階段)經費預算是多少?經費能否到位?(10)怎樣評價論證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人才培養方案制定思路:采用倒推法,即從專業技術應用能力出發,演繹出知識、能力、素質結構,直至教學計劃、教學大綱。
制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工作流程
專業建設小組確定 (1)學習動員。召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定工作專題會議,認識培養方案的重要性,明確工作任務,學習有關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文件精神,培訓職教課程開發理論和培養方案制定工作方法,強調培養方案制定應注意的問題。(2)組織分工。學校負責人擔任組長,部署任務,協調工作,解決困難,領導培養方案制定工作;數控行業專家和系主任擔任副組長,把握專業定位,指導培養方案制定;專業負責人擔任秘書,負責培養方案制定和實施的具體工作;企業技術骨干和學校教學骨干作為組員參與培養方案的制定。
專業調查 (1)調研目的。調查數控技術專業所對應產業的發展趨勢、人才結構與需求狀況以及高職院校該專業教學現狀,找準專業在區域經濟和行業發展中的位置。(2)調研內容。根據數控技術專業特點設計專業調查表,通過走訪數控企業、咨詢數控技術專業指導委員會、跟蹤數控專業畢業生就業等調查方式,對江西等地區數控技術人才需求情況,崗位設置,具體的工作任務,崗位知識、能力、素質要求,職業資格證書,性別要求等方面進行廣泛深入的調研。數控技術專業職業崗位分析見下頁表1。(3)調查結果匯總分析。對調查結果進行整理提煉,形成專業人才需求與專業方案制定調研報告。
培養模式確定 緊密聯系數控企業,積極推行訂單培養,探索工學交替、任務驅動、項目導向、頂崗實習等教學模式。注重教學過程的實踐性、開放性、職業性;抓住實驗、實訓、實習三個關鍵環節;保證生產性實訓、校外頂崗實習比例。
培養目標確定 培養目標即就業層次,從專業人才服務的地域范圍、行業領域、工作崗位、崗位的性質等方面定位。目標定位要考慮以下幾點:(1)根據學生的層次和素質定位。一方面,要與中職有區別,不能當中專生培養;另一方面,要與普通高等本科教育相區別,不能當成本科生培養,更不能搞成本科的壓縮。(2)根據職業定位。高職學生姓“職”,是職業型的人才,不是研究型的人才,可以培養其從事發明創造、技術革新、設計,但不要培養他們從事研究工作。(3)根據學校的情況定位。根據學校的現有條件和將來能建設的條件,不要定得太高,注重“雙基”(基本技能、基本理論),企業需要的是“雙基”,看重的是學生的能力。(4)根據特色定位。確定專業特色,根據要突出的特色確定計劃。專業定位時,全體專業教師需認真反復研討,分析本專業到底要培養什么樣的人;結合學校的師資、實訓條件、專業發展規劃等能培養什么職業能力,能不能達到培養目標。
職業崗位能力分析 (1)分析目的。掌握具體的崗位工作內容,以及完成該任務需要的職業能力和知識。(2)分析要求。把本專業所涉及的職業活動分解成若干相對獨立的任務領域,再對任務領域進行分析,獲得每個任務領域的具體崗位工作任務,并對完成任務應掌握的職業能力做出較為詳細的描述。組織企業、行業專家對數控技術專業所涉及的任務領域、工作任務、職業能力進行分析。詳見表2。
人才培養規格確定 人才培養規格主要包含知識、能力、素質三方面。完成崗位工作任務所需的能力、知識及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就是人才培養規格要確定的知識、能力、素質。根據專業調研和職業標準,數控技術專業人才培養規格見下頁表3。
課程體系構建 課程和教學內容體系構建的總體思路是以職業生涯為目標,以職業能力為基礎,以工作結構為框架,以工作過程為主線,以工作實踐為起點,以教學內容整合為目標。(1)基本素質與能力課設置。基本素質與能力課是培養高職生應具備的基本素質與能力的課程,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原則。必修課以思想政治課、基本能力課(英語、計算機、應用文、體育等)、職業生涯指導等課程為主;選修課主要是為拓展學生知識面、發揮學生個性而開設的課程,可分為科技知識類、人文知識類、經濟管理類、藝術修養類、國防知識類等。(2)職業素質與能力課設置遵循有利于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和有利于教學的原則。必修專業課程的主體部分按照工作任務分析結果進行設置。工作任務與專業課程并不要求一一對應,先將能單獨成為一門課程的任務挑選出來,然后再將其他工作任務整合成若干課程。整合的要求是根據工作相關性而不是知識相關性,并同時遵循相關性和同級性兩個原則。專業必修課程應實現理論與實踐一體化、課堂與實習地點一體化,強調“教、學、做”為一體的教學模式。專業選修課主要是為專業拓展、或專門化方向、或為企業訂單而設置的課程,可以考慮設置模塊課程,不是任選課,應是限選課,不應讓學生隨意盲目選擇。通用技能課主要在第一學年第一、第二學期完成,專業技能課除畢業設計或畢業實習外主要在第二學年第一、第二學期完成,專業選修課和畢業設計主要設在第三學年第一學期。每門課程不一定要開一學期,可集中一段時間上,以便集中安排實訓教學,教師也可集中時間下企業實踐和培訓進修。
人才培養方案起草、修改、定稿 完成以上工作后,按照規定的格式和要求起草培養方案。培養方案草稿完成后,組織數控行業專家和數控技術專業指導委員會成員進行論證和提出修改意見,并召開學校教學委員會會議進行專題研討。根據意見和建議,對培養方案進行必要的修改,經過若干次論證修改后再定稿。培養方案內容主要包含課程體系及教學進度表、課程結構說明表等。數控技術專業學年時間分配見表4,實踐活動進程及時間分配見表5。
人才培養方案解讀 培養方案定稿后專業負責人對專業教研室全體人員解讀,重點講解幾個為什么:培養方案為什么是這樣?為什么要開這門課?開這門課有什么作用?培養學生什么能力?這門課為什么只開這么多課時?這門課講些什么?怎么教?
參考文獻:
[1]王中林.高職激光加工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設計[J].職業技術教育,2010(20):5-8.
[2]劉仕昌,李智鵬.高職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課程設置的探索與實踐[J].裝備制造技術,2011(8):235-237.
[3]謝廣山.職業領域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設計的思路與方法[J].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3):36-38.
[4]呂巖.基于項目課程的高職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設計[J].計算機教育,2010(16):10-13.
(責任編輯:楊在良)
摘要:從崗位能力出發,采用倒推法制定高職數控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思路和工作流程:專業調查,培養模式,目標確定,職業崗位能力分析,人才培養規格確定,課程體系構建,培養方案定稿。
關鍵詞:崗位能力;高職;數控技術;人才培養方案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727(2014)05-0036-03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是人才培養目標、培養過程和培養方式的總體設計,是組織教學過程、安排教學任務、確定教學編制的基本依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質量是保證人才培養質量的前提。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定思路
在制定數控技術人才培養方案時,我們要弄清以下幾個問題:(1)本專業面向哪些企業和哪些行業?(2)崗位(崗位群)有哪些?崗位工作任務具體是什么?(3)工作任務要求什么樣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4)哪些職業能力是崗位群共需的能力?哪些是特定崗位獨需的能力?(5)對應這些能力開設哪些課程?(6)這些課程的內容,具體的知識點是什么?具體的實訓項目有什么?(7)傳授這些知識,培養這些能力,采取什么樣的教學方法?(8)需要什么師資條件和實訓條件?(9)專業建設(階段)經費預算是多少?經費能否到位?(10)怎樣評價論證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人才培養方案制定思路:采用倒推法,即從專業技術應用能力出發,演繹出知識、能力、素質結構,直至教學計劃、教學大綱。
制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工作流程
專業建設小組確定 (1)學習動員。召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定工作專題會議,認識培養方案的重要性,明確工作任務,學習有關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文件精神,培訓職教課程開發理論和培養方案制定工作方法,強調培養方案制定應注意的問題。(2)組織分工。學校負責人擔任組長,部署任務,協調工作,解決困難,領導培養方案制定工作;數控行業專家和系主任擔任副組長,把握專業定位,指導培養方案制定;專業負責人擔任秘書,負責培養方案制定和實施的具體工作;企業技術骨干和學校教學骨干作為組員參與培養方案的制定。
專業調查 (1)調研目的。調查數控技術專業所對應產業的發展趨勢、人才結構與需求狀況以及高職院校該專業教學現狀,找準專業在區域經濟和行業發展中的位置。(2)調研內容。根據數控技術專業特點設計專業調查表,通過走訪數控企業、咨詢數控技術專業指導委員會、跟蹤數控專業畢業生就業等調查方式,對江西等地區數控技術人才需求情況,崗位設置,具體的工作任務,崗位知識、能力、素質要求,職業資格證書,性別要求等方面進行廣泛深入的調研。數控技術專業職業崗位分析見下頁表1。(3)調查結果匯總分析。對調查結果進行整理提煉,形成專業人才需求與專業方案制定調研報告。
培養模式確定 緊密聯系數控企業,積極推行訂單培養,探索工學交替、任務驅動、項目導向、頂崗實習等教學模式。注重教學過程的實踐性、開放性、職業性;抓住實驗、實訓、實習三個關鍵環節;保證生產性實訓、校外頂崗實習比例。
培養目標確定 培養目標即就業層次,從專業人才服務的地域范圍、行業領域、工作崗位、崗位的性質等方面定位。目標定位要考慮以下幾點:(1)根據學生的層次和素質定位。一方面,要與中職有區別,不能當中專生培養;另一方面,要與普通高等本科教育相區別,不能當成本科生培養,更不能搞成本科的壓縮。(2)根據職業定位。高職學生姓“職”,是職業型的人才,不是研究型的人才,可以培養其從事發明創造、技術革新、設計,但不要培養他們從事研究工作。(3)根據學校的情況定位。根據學校的現有條件和將來能建設的條件,不要定得太高,注重“雙基”(基本技能、基本理論),企業需要的是“雙基”,看重的是學生的能力。(4)根據特色定位。確定專業特色,根據要突出的特色確定計劃。專業定位時,全體專業教師需認真反復研討,分析本專業到底要培養什么樣的人;結合學校的師資、實訓條件、專業發展規劃等能培養什么職業能力,能不能達到培養目標。
職業崗位能力分析 (1)分析目的。掌握具體的崗位工作內容,以及完成該任務需要的職業能力和知識。(2)分析要求。把本專業所涉及的職業活動分解成若干相對獨立的任務領域,再對任務領域進行分析,獲得每個任務領域的具體崗位工作任務,并對完成任務應掌握的職業能力做出較為詳細的描述。組織企業、行業專家對數控技術專業所涉及的任務領域、工作任務、職業能力進行分析。詳見表2。
人才培養規格確定 人才培養規格主要包含知識、能力、素質三方面。完成崗位工作任務所需的能力、知識及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就是人才培養規格要確定的知識、能力、素質。根據專業調研和職業標準,數控技術專業人才培養規格見下頁表3。
課程體系構建 課程和教學內容體系構建的總體思路是以職業生涯為目標,以職業能力為基礎,以工作結構為框架,以工作過程為主線,以工作實踐為起點,以教學內容整合為目標。(1)基本素質與能力課設置。基本素質與能力課是培養高職生應具備的基本素質與能力的課程,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原則。必修課以思想政治課、基本能力課(英語、計算機、應用文、體育等)、職業生涯指導等課程為主;選修課主要是為拓展學生知識面、發揮學生個性而開設的課程,可分為科技知識類、人文知識類、經濟管理類、藝術修養類、國防知識類等。(2)職業素質與能力課設置遵循有利于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和有利于教學的原則。必修專業課程的主體部分按照工作任務分析結果進行設置。工作任務與專業課程并不要求一一對應,先將能單獨成為一門課程的任務挑選出來,然后再將其他工作任務整合成若干課程。整合的要求是根據工作相關性而不是知識相關性,并同時遵循相關性和同級性兩個原則。專業必修課程應實現理論與實踐一體化、課堂與實習地點一體化,強調“教、學、做”為一體的教學模式。專業選修課主要是為專業拓展、或專門化方向、或為企業訂單而設置的課程,可以考慮設置模塊課程,不是任選課,應是限選課,不應讓學生隨意盲目選擇。通用技能課主要在第一學年第一、第二學期完成,專業技能課除畢業設計或畢業實習外主要在第二學年第一、第二學期完成,專業選修課和畢業設計主要設在第三學年第一學期。每門課程不一定要開一學期,可集中一段時間上,以便集中安排實訓教學,教師也可集中時間下企業實踐和培訓進修。
人才培養方案起草、修改、定稿 完成以上工作后,按照規定的格式和要求起草培養方案。培養方案草稿完成后,組織數控行業專家和數控技術專業指導委員會成員進行論證和提出修改意見,并召開學校教學委員會會議進行專題研討。根據意見和建議,對培養方案進行必要的修改,經過若干次論證修改后再定稿。培養方案內容主要包含課程體系及教學進度表、課程結構說明表等。數控技術專業學年時間分配見表4,實踐活動進程及時間分配見表5。
人才培養方案解讀 培養方案定稿后專業負責人對專業教研室全體人員解讀,重點講解幾個為什么:培養方案為什么是這樣?為什么要開這門課?開這門課有什么作用?培養學生什么能力?這門課為什么只開這么多課時?這門課講些什么?怎么教?
參考文獻:
[1]王中林.高職激光加工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設計[J].職業技術教育,2010(20):5-8.
[2]劉仕昌,李智鵬.高職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課程設置的探索與實踐[J].裝備制造技術,2011(8):235-237.
[3]謝廣山.職業領域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設計的思路與方法[J].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3):36-38.
[4]呂巖.基于項目課程的高職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設計[J].計算機教育,2010(16):10-13.
(責任編輯:楊在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