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悅


6月的臺北,溽暑。空氣里濕乎乎的熱,卻也抵不過世界貿易中心南港展覽館的熱鬧。辣妹們用甜軟的“志玲腔”展示各種酷炫的電腦配件——這里是一年一度的臺北電腦展。
在人們的固有印象里,內存產品只是一種黑色的冰冷,但在Apacer宇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展臺前,你能看到尖刀形狀的內存條,世界杯足球、花朵形狀的手機U盤……集體在“賣萌”。
若要問起這些“萌”產品的緣由,展臺前的工程師們會講起一個個小故事:尖刀形狀的內存條是為了滿足電玩玩家的需求,他們除了在游戲中拼搶廝殺,也同樣追求造型獨特的主機配置,透明機箱的出現使得原本深藏不露的內存也需要“拗造型”,因此引發設計創意;足球或花朵形狀的手機U盤,既是為了適應功能強大的智能手機存儲需要,更是個性化需求的體現。
一向習慣于低調地做工控機內存、OEM內存等存儲產品,甚至讓業外人士聽起來覺得有點陌生的宇瞻,為何要高調地“賣萌”,展示自己對消費領域的行動力?
修煉平衡術
對于內存芯片這種大廠壟斷的行業,天生受到摩爾定律的影響,而產品價格的起伏往往受出貨量影響,因此企業盈利有明顯的周期性。
市場研究機構IHS報告顯示,全球半導體市場2013年營收成長率可達到近5%,主要是得力于內存產業的亮眼表現──而全球半導體市場在2012年衰退了2.5%。2013年全球半導體銷售額可達到3179億美元,較2012年的3029億美元成長4.9%;其中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產業營收年成長率可達35%,NAND產業營收則成長27.7%,是拉升整體半導體產業成長的主要動力。
這是因為“存儲器產業成為2013年半導體產業的救星;”IHS分析師Dale Ford表示:“穩定的價格以及智能型手機、平板設備對DRAM/NAND不斷成長的需求,使得存儲器產業營收大幅成長。若少了這兩大產品,整個存儲器產業今年恐怕將呈現零成長。” 2013年由于內存行業整體增長,對宇瞻而言也是個豐收的年份,公司獲得了歷史新高的稅后收益。當然,這樣的收益不僅受益于大環境,也是宇瞻內部調整,修煉平衡術的結果。
在新北市土城區忠承路的盡頭,有一棟看起來有點孤立的深棕色大樓,這棟依然新得有點發亮的大樓集中了生產和市場銷售部門,這是2013年搬入的公司新址。與過去生產工廠和營銷部門分離的狀況相比,宇瞻科技的制造服務處處長邱顯輝認為:“從物理空間上整合生產和市場,提升效率,可以讓我們更快地適應市場”。
沒錯,在被互聯網壓平的世界里,硬件廠商在市場波動中更加“赤膊”。因此在公司整個運營流程上都要借此進行重組。2013年,市場需求出現了客戶要求“一站式”服務,客戶不再單獨就某一產品提出需求,而是希望有組合式的產品及服務。因此,宇瞻將組織結構調整為數字存儲應用事業處,包括嵌入式應用產品、PC應用產品、移動應用產品等,和管理資源總處以及后勤支援總處。
實際上,這并不是宇瞻歷史上的第一次大規模組織調整。1997年成立的宇瞻,初期定位于DRAM,在1999年產量迎來第一個豐收,但隨之而來的產業周期令公司吃盡了苦頭。在單一產品無法抵抗市場波動風險的現實面前,宇瞻做出了第一次運營調整,增加了Flash閃存產品線。進入Flash閃存領域,使得宇瞻得以發展工控以及手機等移動設備。這是一次基于領域的組織調整,此后又根據區域銷售市場進行了再度變革,在中國大陸、美國、荷蘭、日本和印度建立分公司,最后將領域與市場結合起來,形成現在的組織架構。
宇瞻總經理張家騉表示:“在公司發展的17年歷程中,每遇到大市場變化公司業績下滑,我們都要審視是大產業還是小組織出現了問題,從中去尋找答案。”工控和消費市場的平衡自然也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問題。
2013年,宇瞻的產品營收比重為個人計算機占逾50%,嵌入式應用約30%,移動應用約20%。張家騉認為這是一個比較合適的、可抵御市場波動的平衡點。不過,單單在行業大市場波動中站住腳還不夠,宇瞻還希望找到支持發展的創新抓手。
創新抓手
物聯網時代的到來,使得針對不同移動裝置的存儲產品將有爆發性的增長。個性化產品成為創新的抓手。即使不是冠希哥,你也一定有不想為人所知的秘密。特別是在這個云存儲時代,盡管有那么多免費的照片存儲服務,總還是有人會想要私密性更高且可以滿足分享的社交功能的存儲工具。
同樣是在2014臺北電腦展上,在軟妹子和各種炫酷的動漫人物當中,一款白色的安靜盒子讓人們發現了這一可能。這是一個類似移動硬盤的產品,不同的是在這個互聯時代,這個盒子可以上網,你可以通過其中預制的軟件將里面的內容私密地分享給指定的人,安全軟件則像密碼鎖讓你不必擔心被破解。
用“保險箱”來形容這個硬盤顯然更為貼切,這也意味著該產品的市場定位注定屬于小眾群體。這款產品的推出,更像是宇瞻對云存儲和軟件領域布局的體現。首先是硬件本身,個人云盒采用了NAS架構(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網絡附屬存儲),在此之上,簡化在線注冊過程,P2P(peer-to-peer)傳輸、安全、分享功能都是軟件的功勞。而這要歸功于2002 年成立的多媒體軟件(Firmware)研發團隊。
在社交媒體時代,個人云盒除了對安全性需求之外,宇瞻還希望應用其中的軟件為未來構建分享式社區打下基礎。當然,家庭用產品還會衍生出監控等功能,這都需要各種軟件的支持,順應存儲智能化的發展方向。
這款產品的誕生本身就是公司創新的產物。宇瞻從2004年開始就意識到DRAM和FLASH閃存產品都是固定制式產品,只能遵循摩爾定律,在材料和技術上演進,而創新的可能較小。因此在公司內部開始培育創新文化,但從創新點子到商品化之間需要足夠的制度支撐。事實上,創新的關鍵在于如何將基于存儲之上的增值服務體現在同一產品中,而這需要公司內部相應制度和文化。
2013年開始,一項歷時半年的創新競賽在公司內展開。這項活動建立創新小組,讓每一個人都成為產品經理,鼓勵跨部門員工的協作,每組8到30人的創新小組在經歷多輪培訓之后,可以拿到經費開發新產品,在經過評委三到四次評審之后,出現了很多有趣的新產品,比如可以存儲自己演唱歌曲的麥克風。這樣的創新火花不僅產生了個人云盒,還產生了可以無線充電的音箱等已經商業化的產品。
張家騉希望在這片創新的土壤中,生長出更多增長的可能。而借助工控和消費兩端產品,宇瞻希望今年的營收能夠增長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