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述亮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重視閱讀的價值,引導學生在廣泛閱讀的過程中提高水平。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理解能力;交際能力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教師要從思想上重視語文閱讀的重要性,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有效地發揮閱讀的價值,并使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口語交際能力等等,從而,促使學生獲得健康全面的發展。
一、借助語文閱讀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也就是說,教師可以通過語文閱讀來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使學生在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既找到語文閱讀的興趣,又能提高自己的鑒賞和理解能力,從而,確保語文閱讀價值的充分展現。
例如,在閱讀楊絳的《老王》時,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也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授課的時候,我首先引導學生帶著以下幾個問題進行閱讀:(1)文章圍繞老王寫了幾件事?(2)說說老王是如何對待“不幸”的?(3)分析老王的性格特點。(4)體會作者提倡的人與人之間要互相關愛。進而,使學生在閱讀中思考問題,并幫助學生理解老王的“苦”與“善”,體會作者的“善”與“愧”,最終,逐漸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也為高質量的閱讀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借助語文閱讀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
語文作為一門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是其價值的重要體現。而讀與說則是語言應用的兩個重要方面,且有著密切的聯系。所以,教師要充分發揮語文閱讀的價值,并通過有效活動來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進而,提高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例如,在教學王安石的《傷仲永》時,為了充分發揮語文閱讀的價值,也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組織了“復述”活動,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邏輯能力,鍛煉表達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檢測學生的閱讀質量,確保閱讀價值得以充分展現。
當然,除了上述兩種能力的培養之外,我們還要可以借助語文閱讀提高學生的審美情緒、思維能力以及作文寫作能力等等。但是,能力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得到提高和培養的。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使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
總之,素質教育背景之下,教師要充分發揮語文閱讀的價值,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使學生愿意自主地走進閱讀,走進語文。
(作者單位 湖北省棗陽市吳店鎮初級中學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