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獨韻
看電影《唐山大地震》的時候,里面有個場景是“杭州醫學院”,很好奇這是哪里,查了一下才知道是浙江大學之江校區。早就知道浙江大學幾個校區的名字里都帶“水”,但這個之江校區好像沒有玉泉、西溪、紫金港那么有名哦。想要去一探究竟的念頭,就這么被激起。
于是,一個周末,我們一行人坐上公交車前去探訪。在“浙大之江校區站到了”的報站聲中跳下車,我們卻有點傻眼了:身后是寬廣的錢塘江,眼前是秀美的青山,想象中的校門并沒有出現,只有一條小路通向半山腰。難不成報錯站了?懷著些許忐忑,我們踩著臺階向上走去。
終于找到了不起眼的校門——如果不是門口那塊刻著校名的石碑和門內飄揚著國旗的旗桿,我很難將這躲藏在山中的秘境和一所大學聯系在一起。
一進大門,一棵巨大的香樟樹印入眼簾。樹下的石牌顯示,樹齡在200年以上,我們不禁一陣驚嘆。后來才發現,校園里這般古老的樹木隨處可見。
綠樹掩映下,一座紅磚建筑分外顯眼,那是一棟有著76年歷史的鐘樓。走入鐘樓內,滿是歲月的沉淀——朱紅色的木樓梯踩上去微微作響,窗戶的式樣是老底子的木框結構,陽光斜斜地照進有些幽暗的樓道。寂靜中忽然飄來一段悠揚的音樂,原來是鐘樓的整點報時聲。
穿過鐘樓,是一片小廣場,不時有捧著書的學生走進廣場前的慎思堂。這棟暗紅色的歐式建筑年頭更老,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了,現在它是浙大法學院的主教學樓,圓拱式的門廊,被一根根羅馬柱支撐著,充滿了文藝氣息。
我們拾級而上,沿途開滿了迎春花和山茶花,時不時還會瞧見幾只慵懶的小貓。這里的貓咪似乎都不怕人,輕喚一聲“咪咪”,那只黃色的小胖貓居然就跳到了我的腳邊。我伸手撓撓它,它也拿胖臉蹭蹭我。
路邊出現一座石頭砌成的青灰色尖塔建筑,可惜大門緊閉,看不到里面的樣子。我們正對著它指指點點,猜測它的用途時,過路的一名學長主動過來告訴我們,它叫“都克堂”,以前是一座教堂,現在是禮堂。
圖書館就在禮堂附近,它的樣子跟慎思堂類似,只是多了許多高高的落地窗。門前的臺階上,一群學生正圍著一名老師在探討著什么。怕打擾了他們的交談,我們沒有走進圖書館,只在外面拍了些照片。
沿著曲折的小徑往左走,來到了生活區。滄桑感十足的學生公寓隨著斜坡自下而上整齊地排列著,窗戶不高,可以看見擺放在窗臺上的球鞋以及正在伏案書寫的學生。生活區后面有塊平地,是學校的操場和籃球場。不知不覺我們已經饑腸轆轆,找到學生食堂,卻發現這里只刷飯卡不收現金。幸好,外面一座小洋樓里藏著一家小餐館,我們四個人只花了不多的錢,就美美吃了一頓。
飯后繼續向山里進發,看到了很多風格各異的別墅式建筑。最美的是被各種植物包圍著的“上紅房”,墻面已被歲月剝落了些許,新生的迎春在上面開遍黃色的小花。仔細一看,這竟是大名鼎鼎的司徒雷登當年住過的房子。同行的一位女生不住地感慨,她將來若能來這里上學,定要年年掛科,不停地留級,賴在這個美麗的校園里不走了……
驚喜并未結束。從學校后山下來的路上,我隱約看見右側的山澗里彌漫著淡藍色的霧氣。走近才發現,竟是一汪清澈的湖水。湖底搖曳著長長的水草,平靜的湖面閃爍著粼粼的藍光,宛如夢幻般的絢麗。踏上橫架在湖面上的小橋,仿佛走在夢境里。
這里與我所了解的大學是多么不同:沒有恢宏的大門,沒有喧鬧的宿舍,沒有氣派的教學大樓……但這才是一個真正能讓人安下心來讀書的地方啊!
小攻略
1.地址:杭州市之江路51號。
2.交通:公交4路、190路、280路、308路、318路、334路、354路“浙大之江校區站”。
3.費用:從杭州市區出發,來回車費4~6元/人;門票0元;吃飯按實際消費算,筆者一行四人點四菜一湯共花100元出頭,也可自帶干糧。
看電影《唐山大地震》的時候,里面有個場景是“杭州醫學院”,很好奇這是哪里,查了一下才知道是浙江大學之江校區。早就知道浙江大學幾個校區的名字里都帶“水”,但這個之江校區好像沒有玉泉、西溪、紫金港那么有名哦。想要去一探究竟的念頭,就這么被激起。
于是,一個周末,我們一行人坐上公交車前去探訪。在“浙大之江校區站到了”的報站聲中跳下車,我們卻有點傻眼了:身后是寬廣的錢塘江,眼前是秀美的青山,想象中的校門并沒有出現,只有一條小路通向半山腰。難不成報錯站了?懷著些許忐忑,我們踩著臺階向上走去。
終于找到了不起眼的校門——如果不是門口那塊刻著校名的石碑和門內飄揚著國旗的旗桿,我很難將這躲藏在山中的秘境和一所大學聯系在一起。
一進大門,一棵巨大的香樟樹印入眼簾。樹下的石牌顯示,樹齡在200年以上,我們不禁一陣驚嘆。后來才發現,校園里這般古老的樹木隨處可見。
綠樹掩映下,一座紅磚建筑分外顯眼,那是一棟有著76年歷史的鐘樓。走入鐘樓內,滿是歲月的沉淀——朱紅色的木樓梯踩上去微微作響,窗戶的式樣是老底子的木框結構,陽光斜斜地照進有些幽暗的樓道。寂靜中忽然飄來一段悠揚的音樂,原來是鐘樓的整點報時聲。
穿過鐘樓,是一片小廣場,不時有捧著書的學生走進廣場前的慎思堂。這棟暗紅色的歐式建筑年頭更老,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了,現在它是浙大法學院的主教學樓,圓拱式的門廊,被一根根羅馬柱支撐著,充滿了文藝氣息。
我們拾級而上,沿途開滿了迎春花和山茶花,時不時還會瞧見幾只慵懶的小貓。這里的貓咪似乎都不怕人,輕喚一聲“咪咪”,那只黃色的小胖貓居然就跳到了我的腳邊。我伸手撓撓它,它也拿胖臉蹭蹭我。
路邊出現一座石頭砌成的青灰色尖塔建筑,可惜大門緊閉,看不到里面的樣子。我們正對著它指指點點,猜測它的用途時,過路的一名學長主動過來告訴我們,它叫“都克堂”,以前是一座教堂,現在是禮堂。
圖書館就在禮堂附近,它的樣子跟慎思堂類似,只是多了許多高高的落地窗。門前的臺階上,一群學生正圍著一名老師在探討著什么。怕打擾了他們的交談,我們沒有走進圖書館,只在外面拍了些照片。
沿著曲折的小徑往左走,來到了生活區。滄桑感十足的學生公寓隨著斜坡自下而上整齊地排列著,窗戶不高,可以看見擺放在窗臺上的球鞋以及正在伏案書寫的學生。生活區后面有塊平地,是學校的操場和籃球場。不知不覺我們已經饑腸轆轆,找到學生食堂,卻發現這里只刷飯卡不收現金。幸好,外面一座小洋樓里藏著一家小餐館,我們四個人只花了不多的錢,就美美吃了一頓。
飯后繼續向山里進發,看到了很多風格各異的別墅式建筑。最美的是被各種植物包圍著的“上紅房”,墻面已被歲月剝落了些許,新生的迎春在上面開遍黃色的小花。仔細一看,這竟是大名鼎鼎的司徒雷登當年住過的房子。同行的一位女生不住地感慨,她將來若能來這里上學,定要年年掛科,不停地留級,賴在這個美麗的校園里不走了……
驚喜并未結束。從學校后山下來的路上,我隱約看見右側的山澗里彌漫著淡藍色的霧氣。走近才發現,竟是一汪清澈的湖水。湖底搖曳著長長的水草,平靜的湖面閃爍著粼粼的藍光,宛如夢幻般的絢麗。踏上橫架在湖面上的小橋,仿佛走在夢境里。
這里與我所了解的大學是多么不同:沒有恢宏的大門,沒有喧鬧的宿舍,沒有氣派的教學大樓……但這才是一個真正能讓人安下心來讀書的地方啊!
小攻略
1.地址:杭州市之江路51號。
2.交通:公交4路、190路、280路、308路、318路、334路、354路“浙大之江校區站”。
3.費用:從杭州市區出發,來回車費4~6元/人;門票0元;吃飯按實際消費算,筆者一行四人點四菜一湯共花100元出頭,也可自帶干糧。
看電影《唐山大地震》的時候,里面有個場景是“杭州醫學院”,很好奇這是哪里,查了一下才知道是浙江大學之江校區。早就知道浙江大學幾個校區的名字里都帶“水”,但這個之江校區好像沒有玉泉、西溪、紫金港那么有名哦。想要去一探究竟的念頭,就這么被激起。
于是,一個周末,我們一行人坐上公交車前去探訪。在“浙大之江校區站到了”的報站聲中跳下車,我們卻有點傻眼了:身后是寬廣的錢塘江,眼前是秀美的青山,想象中的校門并沒有出現,只有一條小路通向半山腰。難不成報錯站了?懷著些許忐忑,我們踩著臺階向上走去。
終于找到了不起眼的校門——如果不是門口那塊刻著校名的石碑和門內飄揚著國旗的旗桿,我很難將這躲藏在山中的秘境和一所大學聯系在一起。
一進大門,一棵巨大的香樟樹印入眼簾。樹下的石牌顯示,樹齡在200年以上,我們不禁一陣驚嘆。后來才發現,校園里這般古老的樹木隨處可見。
綠樹掩映下,一座紅磚建筑分外顯眼,那是一棟有著76年歷史的鐘樓。走入鐘樓內,滿是歲月的沉淀——朱紅色的木樓梯踩上去微微作響,窗戶的式樣是老底子的木框結構,陽光斜斜地照進有些幽暗的樓道。寂靜中忽然飄來一段悠揚的音樂,原來是鐘樓的整點報時聲。
穿過鐘樓,是一片小廣場,不時有捧著書的學生走進廣場前的慎思堂。這棟暗紅色的歐式建筑年頭更老,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了,現在它是浙大法學院的主教學樓,圓拱式的門廊,被一根根羅馬柱支撐著,充滿了文藝氣息。
我們拾級而上,沿途開滿了迎春花和山茶花,時不時還會瞧見幾只慵懶的小貓。這里的貓咪似乎都不怕人,輕喚一聲“咪咪”,那只黃色的小胖貓居然就跳到了我的腳邊。我伸手撓撓它,它也拿胖臉蹭蹭我。
路邊出現一座石頭砌成的青灰色尖塔建筑,可惜大門緊閉,看不到里面的樣子。我們正對著它指指點點,猜測它的用途時,過路的一名學長主動過來告訴我們,它叫“都克堂”,以前是一座教堂,現在是禮堂。
圖書館就在禮堂附近,它的樣子跟慎思堂類似,只是多了許多高高的落地窗。門前的臺階上,一群學生正圍著一名老師在探討著什么。怕打擾了他們的交談,我們沒有走進圖書館,只在外面拍了些照片。
沿著曲折的小徑往左走,來到了生活區。滄桑感十足的學生公寓隨著斜坡自下而上整齊地排列著,窗戶不高,可以看見擺放在窗臺上的球鞋以及正在伏案書寫的學生。生活區后面有塊平地,是學校的操場和籃球場。不知不覺我們已經饑腸轆轆,找到學生食堂,卻發現這里只刷飯卡不收現金。幸好,外面一座小洋樓里藏著一家小餐館,我們四個人只花了不多的錢,就美美吃了一頓。
飯后繼續向山里進發,看到了很多風格各異的別墅式建筑。最美的是被各種植物包圍著的“上紅房”,墻面已被歲月剝落了些許,新生的迎春在上面開遍黃色的小花。仔細一看,這竟是大名鼎鼎的司徒雷登當年住過的房子。同行的一位女生不住地感慨,她將來若能來這里上學,定要年年掛科,不停地留級,賴在這個美麗的校園里不走了……
驚喜并未結束。從學校后山下來的路上,我隱約看見右側的山澗里彌漫著淡藍色的霧氣。走近才發現,竟是一汪清澈的湖水。湖底搖曳著長長的水草,平靜的湖面閃爍著粼粼的藍光,宛如夢幻般的絢麗。踏上橫架在湖面上的小橋,仿佛走在夢境里。
這里與我所了解的大學是多么不同:沒有恢宏的大門,沒有喧鬧的宿舍,沒有氣派的教學大樓……但這才是一個真正能讓人安下心來讀書的地方啊!
小攻略
1.地址:杭州市之江路51號。
2.交通:公交4路、190路、280路、308路、318路、334路、354路“浙大之江校區站”。
3.費用:從杭州市區出發,來回車費4~6元/人;門票0元;吃飯按實際消費算,筆者一行四人點四菜一湯共花100元出頭,也可自帶干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