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靜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并理解生字“鳴、翠、船”,認識“舟”字旁。
2.能讀出詩句表現的美好情境,背誦全詩。
3.找出詩中相對的詞語,初步感受詩歌的對仗。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字理識字、結構識字等識字方法,幫助學生積累、運用識字方法,逐步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
2.邊讀邊想象詩句描繪的景象,通過動手“擺一擺”活動,了解詩意,獲得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美好。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詩句描繪,感受自然的美好,向往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
【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并理解生字“鳴、翠、船”,認識“舟”字旁。
難點:通過詩句描繪,感受自然的美好,向往美好的情境。
【教學準備】
字卡、圖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歌曲導入,引生入境
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這首歌唱的是什么季節嗎?看到這樣的美景,你的心情怎么樣呢?在一千多年前,有一位大詩人,在這樣一個春天的早上,推開窗子,聞到了花草的清香,聽到鳥兒的鳴唱,看到了滿眼的春景,于是觸景生情,提筆寫下了一首千古《絕句》(適時板書),傳誦至今,我們先來看看這位大詩人是誰呢?
二、走近作者,詩題釋析
師:其實這位大詩人我們并不陌生,我們先來看看他寫的詩(課件出示《江畔獨步尋花》,指名讀詩,最后揭示作者——杜甫,適時板書。出示杜甫的圖片,師生共同回顧作者簡介引出寫詩背景簡單介紹。)
三、共讀詩文,初步感知
師:現在就請大家翻開書,大聲地讀一讀。像以前一樣,有不認識的字,請書后生字表中的拼音或者請其他同學來幫忙。(生大聲讀詩一分鐘。)好,同學們讀得很認真,誰想第一個讀給大家聽呢?(指名讀詩,生生互評,適時指導朗讀),同學們讀得越來越好了,能不能也給老師一個機會,我也想讀一讀,好嗎?(師借課件范讀,學生評)
四、感悟詩情,巧配“畫”意
師:通過剛才咱們一起讀詩,老師發現,有的同學都已經背下來了,這就是學古詩的最好方法呀,多讀成誦,有一句話說得好,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出示第一句詩卡,貼在黑板上。
預設解決:鳴。
出示字卡,讓學生說說是什么意思,學生根據已經學過的識字方法分析“鳴”字的構字特點。引導學生說出,小鳥口里發出的聲音就是鳴,是指小鳥的叫聲。
預設解決:翠。
師:誰來猜一猜這個字是什么意思呢?嗯,好像有些難啊,那老師來說幾個帶“翠”的詞,翠玉、翡翠、翠綠,通過這幾個詞,你能不能知道“翠”是什么意思呢?春天里,柳樹的顏色就像翠玉一樣的,不僅綠,而且閃光發亮的。一個“翠”字寫出了柳樹綠得多么鮮亮啊。
真好,兩個我們不太懂的詞都解決了,相信大家一定能說出這句詩的意思了,老師這里有一些卡片,你能到黑板這里擺一擺嗎?(請學生到黑板前將準備好的圖片貼到黑板的相應位置上。黃鸝、翠柳。讓學生邊擺邊說出詩的意思,并將原詩句說出來。)
師:(出示詩句卡片)誰再來讀一讀第二句詩呢?(指名讀)用剛才的方法,你能說說這句詩的意思嗎?誰知道白鷺是什么?(出示白鷺圖片,并簡介)它和黃鸝鳥有什么不一樣的嗎?(生:白鷺是水鳥)本來在水里的,如果飛到天上,得怎么飛呢?(生:使勁的)是的,使勁,就是用力,向上沖,沖上天空,(師領學生雙手交叉,做向上飛的動作,邊做邊說詩句:上青天。)同學們,我們已經飛到天上了,你們都看到什么了?(引導學生說出藍天、白云、寬廣)。那你一定明白了“上青天”的意思了。誰愿意把白鷺送上青天呢?(讓學生到板前擺白鷺上青天的圖片)
直接出示第三句詩的詩卡,貼到黑板上,提出不懂的字詞,師生共同解決。
預設質疑“千秋雪”。
向窗外看一看,你能看到什么?(雪)現在是什么季節呢?(冬天)冬天有積雪是很正常的,可是詩中寫的是什么季節呢?春天,春天雪應該化了,可是怎么會有雪呢,而且是千秋雪,千秋是指千年,千年不化的雪,現在我們明白了,原來是西嶺上的雪,不化的原因是什么呢?山太高了,雪才終年不化的。山腳下河開草綠,花紅鳥鳴,可山頂上卻是白雪覆蓋,終年不化,多么神奇的大自然??!
預設質疑“含”。
在這句詩中,你還有哪個詞不明白呢?通過講解,學生明白了“含”的意思,進而會自行解決“窗含”的意思,老師這里有一扇窗戶,請你把這些景物含在窗里吧。讓學生動手到黑板前擺窗戶,應該將所有的景物都包含在窗戶里面,進而理解“含”的意思,體會到含字的妙用。
回顧舊知“泊”。
“泊”以前我們學過,誰能說一說,它是什么字?是的,多音字,你說在這首詩中的,讀什么音呢?知道了音,就知道了它的意思,是停泊的意思,小船停泊在水上(師拿出小船的圖片,貼在黑板水面位置,借機講“船”字及“舟”的偏旁。)
師置疑:誰知道這些船是從哪里來的呢?(引導學生說出從東吳來的,解釋東吳的意思是一個地方,現在指江蘇一帶。課件出示地圖,顯示江蘇到成都的路線圖,行駛了萬里路才來到這里,所以稱為萬里船)學生說一說整句詩的意思,門外停泊著從萬里之外的東吳開來的船。
師:都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這么優美的詩句已經不知不覺地被同學們畫成了一幅畫了。多漂亮啊。
整首詩已經出示在黑板上,與詩對應的畫也已經出示在了黑板上,讓學生從直觀上體會“詩情畫意”。
師:多么美的一幅畫啊,作者所居住的地方雖然不是什么著名風景區,卻如此美麗,我們的祖國處處是美景,等你們長大了,用你們手中的畫筆,用你們的才情去描繪它吧!讓我們再一次讀一讀這首千古絕句,再一次感受這里的詩情畫意吧!
(作者單位 吉林省孤兒職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