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
自2011年去廣州學習生本教育理念,感受生本課堂的魅力以來,我對生本教育有了一定的認識。兩年多的實踐,兩年多的探索,我的課堂教學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首先我認為生本教育既是一種教育理念也是一種教學模式。生本教育課堂,就應該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構成積極、快樂、高效的課堂。小組合作學習是實現生本課堂成功的關鍵,那么怎樣才能更有效地開展好小組合作學習是我們面臨的新課題。課堂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把握時機,當好“導演”,讓學生當好“演員”。同時,教師要注意整合各種資源,組織好小組合作學習和小組評價激勵機制。在此,我談談我的幾點看法,和大家一起探討:
一、優化組合,團結協作
在學習中,小組成員的組合要怎樣才能達到有凝聚力、才能共同促進呢?我覺得最重要的條件之一就是小組成員要團結,在尊重學生自愿的原則下,盡量使各組的成員在性別、性格、個性特征、學習成績等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異,突出它的異質性。每小組一般由4人組成,每個小組中都有優等生1名、中等生2名和學困生1名組成,讓他們主動參與、互教互學、合作探討。學習小組經過合理、優化組合,由學習小組民主推薦一名組織能力強、學習基礎好的學生擔任小組長。
二、明確任務,各盡其能
小組合作學習前,教師要安排組內各成員的學習任務,使各小組成員明確自己的任務,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在學習中,小組之間的學生在學習中主動提出問題,“呈現問題”是合作學習的第一步。然后共同梳理、整合問題。大家都知道,對于我們老師們來說,最痛苦的是考試后看到學生錯誤百出的試卷了。尤其是課堂上再三強調的知識,而學生呢,轉眼又還給你。接下來就是試卷的講評了。以往我總是試卷發下來后,再一遍又一遍地講解,但收效甚微。實行小組合作學習后,我把這個任務交給了小組。
三、把握時機,體驗成功
開展合作學習,要結合學生和教師的實際水平以及教學內容的特點,不能泛用。因為并不是所有性質的教學內容都適合合作學習的。因此,老師要把握小組合作的時機,讓每個學生充分體驗到合作學習的成功。每一個學生身上都潛藏著極大的智慧和才能,在教學時,能放手就得放手,要讓學生有施展才華的機會。由于學生個人認識問題的局限性,有些問題僅靠一個人往往很難回答全面,這時如果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讓組內的每個成員相互討論,相互補充,互相啟發,可促進學生解題思路的快速生成。
四、評價激勵,激發合作
積極的評價將不斷增強學生參與合作的意識,也使學生不斷獲得成功的喜悅。因此,合理運用小組與小組之間量化評比,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尤為有效。評價的內容包括小組合作中行為表現、學習成果的展示、小組完成任務表現等。在我的小組合作的評價包括四個方面:(1)課堂合作學習表現。(2)作業完成情況。(3)早讀任務過關情況。(4)學習成果情況。每個小組長都有一個評價本,每天負責登記評價得分。一星期一總結,看哪個小組得分最高,然后獲得一定的獎勵。通過獎勵使學生知道什么行為是有價值的,是能得到認可的,激發學生盡可能地展示自己的才華,開發他們的潛能,樂意為共同的學習目標而努力,從而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合作技能。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它”需要我們教師不斷地指導和長期地熏陶,并不斷學習和探討,不斷改進、反思、校正。我相信,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發展,隨著我們認識的不斷提高,我們對小組合作學習的研究會進一步深入。作為一名教師,我愿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用自己的身心去實踐,迎接創新教育的明天!
(作者單位 湖北省十堰市竹山茂華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