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瑞
【摘 要】新課標高考文科綜合歷史試題注重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整體性把握和綜合分析,注重考查學生知識遷移,多層次、多角度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歷史教育新理念。新的考試方式要求我們進一步改革歷史高考復習的模式和方法,本文針對高考歷史備考復習進行探討。
【關鍵詞】新課程 歷史 備考復習 策略
高三歷史總備考復習是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之下,對所學課程總的檢查與進一步深化。目的是為了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更準確、更深刻、更系統、技能技巧更純熟。縱觀近年來各省實施新課標的高考文綜試卷歷史試題,總體上體現了基礎性、能力性、綜合性、時代性、創新性和開放性的特點。本文結合本人的教學實踐探討高三歷史備考復習的方法。
一、認真研究考綱與考試說明,把握備考復習的方向性
高三歷史總復習備考時,千萬不要陷入盲目之中,不分主次地進行知識掃蕩,時間對文科考生來說是很寶貴的。作為一線教師在指導學生復習備考時,一定要明確高考歷史試題命題的指導思想和當年的基本考試方向,如果復習方向反了,再多的精力都可能付之東流。課標、大綱、說明不僅是教師和學生備考的基本依據,同時也是命題專家們命題的基本依據。因此研究《新課標》《新考綱》和《考試說明》是所有高三教師指導復習和準備迎接高考挑戰的學生必須關注的重點對象,特別要研究考綱、考試說明中提供的能力要求點和整體制定的立意,明確考試范圍與目標要求,只要這樣,才能更好地把握高三歷史復習備考的方向性,以提高復習效率。
二、突出歷史主干知識,增強復習備考的針對性
近幾年“文綜”卷所考查的歷史知識,僅僅是高中階段所學的絕少部分內容,若按教材章節統計,不到20%,但它所考查的都是歷史學科的重點知識或主干知識,在內容上往往具有豐富的內涵,并與相鄰體系的知識有內在的聯系等特點。一般來說,小切口、深分析的歷史問題不存在了,著重強調時間和空間的大跨度,往往涉及古代、近現代幾個不同歷史時期或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我在專題復習中,盡可能做到一以貫之,即梳理歷史知識要從古代貫穿到近現代,講清有關專題的歷史現象發生、發展變化和消亡的過程,重點突出它的縱向發展體系。
如何突出歷史學科主干知識,我認為應堅持“抓大放小”的原則,即抓歷史上大事件、大人物、大的典章制度、大的戰爭、大的社會變化等,細碎、偏冷的東西可以泛讀。專題史的復習除了延續以往縱向延伸的辦法外,還應從分析各專題的階段性特征入手,說明政治、經濟、文化三者之間的內在聯系,或者將該專題的歷史現象與同時代的世界史上的同類現象加以比較、分析,提高學生綜合理解的能力,這就是所謂的橫向拓寬。我在專題復習中,加強了以下三個方面的橫向拓寬:一是同一時期歷史現象的橫向比較,主要著眼于中西歷史發展區域性差異,如中西資本主義萌芽比較;中日兩國19世紀后半期歷史發展比較等;二是相似屬性歷史現象的比較,一般是把中外歷史相似的特定階段或發生的相似現象進行比較,如中印民族解放運動比較,中國、蘇聯、東歐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比較等;三是立足于世界整體發展來分析中國歷史問題,既從國際環境去找原因,又著眼于把握宏觀歷史發展方向,如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中的中國等。
三、凸顯課標新理念,注重高考的導向性
高考是緊跟教學改革的步伐的,是對課程目標(或教學目的)是否達到、教學過程是否有效實施的測量和評價,是力圖反映教學目的和教學過程的。引導教學更大力度關注學生學習的主體性,關注教學活動中提高學生的能力。學生只有在平時的學習中提高了自己的學科能力,才能在考試中得心應手。教師只有在平時的教學中正確引導、充分開展教學活動、應用多種教學事件才能更有利于學生的發展。這在試卷的每一題中,都能夠體現出來。這讓灌輸和死記再也沒有了市場。試題難度的加大只是表象,實質反映的是平時教學與新課標下選拔評價考試理念的“不接軌”。力求常規教學切實貫徹新課改理念,備考提高模擬試題的質量和重視試題講解。平時多練手,考試多反思。
四、立足能力培養和方法指導,體現備考復習的實用性
新課程高考集中考查了文綜四大項能力的綜合運用,突出了學科特有的思維方式和方法。因此,能力的培養和方法指導是我們復習備考的核心。在歷史專題的建構中,無論是縱向梳理,還是橫向聯系的設計中,我們都要以培養學生的四大能力、引導學生以學科思維過程和方法為出發點和歸宿。在建構知識體系的過程中切不可進行知識的堆積,要注意新材料的引入,新情景的創設和新問題的提出。啟發學生思考和質疑,在討論和探討中,引導學生自主完成專題建構。在專題的訓練中,也要善于分類、分層進行針對性的訓練。提高學生面對高考的理性分析能力和策略。
五、關注熱點,聯系社會生活,提升歷史感悟力
《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在內容選擇上強調“基礎性、時代性”,教學要求也強調“應密切與現實生活和社會發展的聯系,關注學生生活,關注學生全面發展”。從歷年的高考歷史試卷或文綜試卷看,顯性或隱性關注社會熱點問題的思考與考查,重視對歷史問題的現實思考,對現實問題的歷史反思。因此,在高三總復習中,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熱點問題,注意聯系學生生活和社會現實,把現實中的“家事、國事、天下事”與所學歷史知識聯系起來,從關注教材,走向關注社會、關注生活、關注人類、關注未來。
總之,高三歷史總復習備考工作是一項系統的工程,需要師生緊密配合,采用科學、合理、靈活、高效的教學和復習方法,以教師為指導,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深入挖掘潛力,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才能使學生在高考中有良好的表現,并取得理想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