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亮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教學觀念的更新對體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節課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既能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又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練興趣,讓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創新的方法來掌握所學的基本知識技能,是值得深思的問題。以教學案例《彎道跑》來談談嘗試、探究教學方法的應用。
關鍵詞:教學方法;嘗試探究;彎道跑;游戲
學生活潑好動,喜歡參加各種活動,因此本應對體育課特別熱愛。但由于選材不當、教法陳舊、學法單一,學生對體育課產生了厭倦甚至反感情緒。一堂課上下來教師往往是身心疲憊,而學生卻怨聲載道。本文結合體育教學特點,積極探索、深入研究,采用嘗試、探究的教學法進行授課,下面來談談我的教學過程。
一、課的內容介紹
本課是學生在學習耐久跑的基礎上,初步學習《彎道跑》技術。采用嘗試探究教學法,通過游戲、競賽來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通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創新來促進學生掌握所學知識技能。游戲“螞蟻搬家”為輔助教材,另結合主教材使學生上、下肢體都能夠得到鍛煉,促進身體全面發展。
二、學生所要達到的預期目標
結合學生的年齡、生理、心理特點,在認知領域,學生通過嘗試,初步體會直道跑和彎道跑的區別;在技能領域,使大部分學生初步掌握彎道跑技術;在情感領域,培養學生競爭、團結合作意識,提高運動興趣,樹立終身體育觀念。
三、教學內容的重、難點
認知彎道跑時身體姿勢動作的變化;身體向內傾斜及擺臂是否規范。
四、教學過程的安排
根據人的認識發展規律和人體生理機能變化規律,我們把課分為收心熱身、探索新知識、鞏固提高知識、恢復身心四個階段。
1.收心熱身階段。在圓環上慢跑并安排第一個游戲“聚合反應”,再安排5節關節操。
2.探索新知識階段。以“飛機轉彎的時候是什么樣子啊?我們騎自行車轉彎的時候又是什么樣子啊?”設置情景導入。第一次嘗試,先提問題,然后安排第二個游戲“叫號賽跑”。讓學生帶著疑問去體驗彎道跑,解決彎道跑“身體姿勢如何”這一問題,讓學生初步體驗、思考、討論,得出結論“彎道跑,實在妙,身體內傾別怕倒”。第二次嘗試,再一次提問,“兩臂擺動有何不同”讓學生帶著問題,再進行“叫號賽跑”游戲。學生體驗、思考、討論得出結論“右臂擺幅及力量要大于左臂”。第三次嘗試,教師出示圖片并完整示范彎道跑技術,師生共同找出彎道跑的技術要領“彎道跑實在妙,身體內傾別怕倒,右臂擺動大于左臂”的結論。
從學生的三次嘗試到教師啟發思考問題,到師生共同解決問題,這一過程中提高了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了解彎道跑的技術要領后,進行分組練習,讓學生再一次體驗、改進彎道跑動作。學生在練習過程中,教師觀察,進行個別指導、糾正,表揚較好的學生,讓動作標準的學生進行展示。
3.鞏固提高知識階段。第四次嘗試,安排第三個游戲“圓周接力”,通過游戲進一步鞏固和提高彎道跑的技術。接下來安排第四個游戲“螞蟻搬家”,適當緩解學生的機體疲勞并讓學生上、下肢都能夠得到鍛煉,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4.恢復身心階段。安排易學、易懂、又好笑的“洗澡放松操”達到愉悅身心、益智收心的目的,同時教育學生養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最后教師小結,談談這節課的收獲,課堂情況、小組合作情況、對個別同學提出表揚。
五、教學方法分析
1.本課采用了嘗試、探究的教學方法,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的新課程理念。讓學生通過自己的體驗、探究、思考,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在“玩中學、學中樂、樂中思”,培養他們團結協作、勇敢頑強的精神。
2.在開始階段,采用小游戲的形式,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在探索新知識階段,讓學生通過三個小游戲進行三次嘗試,從中找出答案,總結出動作技術要領。同時安排“螞蟻搬家”游戲,再一次提高學生運動的樂趣。最后通過“洗澡放松操”讓學生盡情玩耍,享受其中的樂趣,通過想象及創新各種洗澡動作,學生的身心得以放松,興趣得以提高。
3.整節課,突破了常規的教學方法,巧妙采用各種小游戲的形式,采用嘗試、探究的教學方法,使整個課堂充滿激情,充滿快樂。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激發了學生學練的興趣。
六、小結
通過這節課我們可以看出,嘗試、探究教學,應從學生入手,從實際出發,設置新穎有趣的教學情景,激發他們的興趣。創新教學理念,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提高教學質量,達到新課程改革的要求。當然體育課的教學方法有很多,不管采用哪種方法都應給學生帶來新的體驗,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參與鍛煉的積極性及興趣。因此,我們要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不斷深入研究教材、教法,創設出更有效的教學方法,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到活動中來,讓孩子們的明天更加幸福、快樂、健康!
(作者單位 河南省濮陽市油田第三高級中學)
·編輯 魯翠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