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杰文
【摘 要】 本文主要研究班級管理的方法,分別從參與制定班規(guī),激發(fā)自主意識、健全班級組織機構,堅持自我治理、開展各項有益活動、實現(xiàn)自我發(fā)展,發(fā)揮示范教育的作用,探索自我評價四個方面闡述了怎樣讓學生成為班級的主人。
【關鍵詞】學生 班委 組長 班級治理 主人
青年一代是祖國的未來,我們班主任就是培育未來的工程師,一個班級就像一個社會、一個國家,復雜多變,班級中的每個人各有特色,時有變化,我們作為班主任就應該像管理一個國家一樣,調(diào)動所有人的積極性,任其發(fā)揮各自優(yōu)勢,努力讓整個班級積極向上,越來越好。
因此,我在工作中非常注重這一點,那就是在班級中給每個學生機會和條件,讓他們成為治理班級的主人。
一、參與制定班規(guī),激發(fā)自主意識
學生自主治理不僅是治理班級,學生治理學生,更重要的是學生自己治理自己。因此我在剛接手新班級時,結合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以法治班的做法。具體操作如下:首先,明確班規(guī)的意義。先向?qū)W生講述班規(guī)與《學生守則》《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不一樣,它具有可操作性、互制性、靈活性。其次,全體學生參與,讓每個人都成為“立法者”,主要通過學生班會和自習課上討論,征集例如缺課、遲到、早退怎么處理;為班級作貢獻怎么獎勵;操行分和成績優(yōu)秀或者進步快怎么獎勵等多個“金點子”,然后確定班規(guī),使學生覺得這不是老師在管自己,而是自己對自己的約束,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實效性。再者,強調(diào)班規(guī)面前人人平等,充分發(fā)揮班規(guī)的作用。這樣既體現(xiàn)了學生的民主參與,又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實現(xiàn)起來效果還不錯,班級中也沒有違反學校規(guī)章制度的事件發(fā)生。
二、健全班級組織機構,堅持自我治理
許多人說班級難于治理,其原因是讓學生被動地接受治理,使其缺乏主人翁意識。要想調(diào)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就必須讓學生全體參與,構建全方位多層面的集體自我治理機構,體現(xiàn)治理的主體性。
(一)組建責任心強的常務班委
讓學生主動參與班集體治理,老師不必事事躬親,建立一支責任心強、素質(zhì)高、工作膽大的班干部隊伍是必不可少的。因為他們是班集體的核心,是凝聚班集體的紐帶,有了一支強有力的干部隊伍,班級治理就成功了一半。具體做法如下:首先由我來確定有哪些班委和每個班委的具體職責和分工,然后每個學生根據(jù)自身特長自主報名,競聘演講,通過民主選舉的辦法產(chǎn)生班委會。班干部在開展工作中,由全班同學負責監(jiān)督和評價,班上的一切日常治理,全部由班干部負責。而此時,班主任是不插手的,只作為班干部的堅強后盾。對于班上屢次犯錯誤的同學,我會找其談話,通過詳細了解和批評教育使其盡快好轉。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說“用放大鏡看學生的優(yōu)點,用縮小鏡看學生的缺點”[1]。
(二)“輪流執(zhí)政”的值周組長
一個班級需要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班干部組織,可這個組織不能是靜止不變,應為每個學生提供當干部的鍛煉機會。值周組長是每組中的每位同學輪流擔當,每人一周,負責好本組這周的所有日常工作,配合好班委完成本組這周的相關工作。這種形式為每一個人提供了參與班級自我治理的機會和條件,鍛煉了每位同學的能力,增強了學生的自我約束力和主人翁意識,并且對他們的能力,尤其是組織能力得到很好的鍛煉,為他們將來的就業(yè)也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三、開展各項有益活動、實現(xiàn)自我發(fā)展
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集體若沒有豐富的集體活動,就必然死氣沉沉,缺乏活力,這將有礙于班集體的健康發(fā)展”。要想讓班集體布滿生氣活力,最重要的是組織學生開展各項有益的活動,況且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有強烈的表現(xiàn)欲,他們希望通過自身的表現(xiàn)來展示能力和才華,獲得認可與成功,如何引導使他們向健康的方向發(fā)展,是班級工作的重點。可結合重大節(jié)日、紀念日和國內(nèi)外大事,班級相應開展演講賽、辯論賽、文體活動、社會實踐等各種有助于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健康活動,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成為班級工作的參與者、主持者和實施者。比如“三八”婦女節(jié),舉行“只要媽媽露笑臉”的作文競賽、“圣誕節(jié)”舉行班級晚會、“勞動節(jié)”舉行“我愛勞動、勞動光榮”的做好人好事活動、“十一”國慶節(jié)舉行“我愛你,祖國媽媽”詩歌朗誦會和各種體育、文藝活動等等,在這些活動中,班主任扮演著導演、倡導者和指導者的角色,徹底拋棄保姆式治理的做法,充分相信學生、尊重學生、依靠學生,大膽地放手讓學生去實踐。
四、發(fā)揮示范教育的作用,探索自我評價
常務班委和值周組長成員是班級的骨干分子,他們是在服務的基礎上實行治理的。他們的示范服務是一種無聲的治理、無形的激勵,正是這種無聲無形的治理和激勵使一種積極、健康、向上的有聲有形的班風蔚然形成。在這種風氣中班級治理工作通過一種示范激勵的途徑使學生將自己與他人之間、自己與制度之間、自己與自己之間進行比較、對照,從而引導學生自我評價、自我修正、自我治理、自我教育。
長期以來,班主任給人的普遍印象是起早摸黑、事必躬親、苦口婆心、終日瑣事纏事、疲憊不堪,究其原因是忽視了學生成長過程中的主體意識,把原本屬于他們自己的事代勞了,剝奪了學生經(jīng)歷磨煉的機會。如何擺脫這局面,班主任應改變觀念,轉換自己的角色,淡化“治理者”意識,做班級治理者的導師和后盾,充分發(fā)揮“成功教育,自我管理”理念的作用,一定要有敢于讓學生去摸索的意識,讓更多的學生在集體中承擔責任[2]。這樣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集體意識和班級凝聚力,而且可以讓學生獲得班級治理主人的積極體驗,從而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班級治理的積極性,并從治理者的角色中學會治理他人,學會自我治理。
【參考文獻】
[1]李燕,徐波.名師最有效的溝通細節(jié)[J].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105.
[2]魏書生.班主任工作漫談[J].文化藝術出版社,2011:16-20.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