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對鄂爾多斯城市道路交通狀況進行調查分析,指出鄂爾多斯市城市道路交通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究,最后提出了科學規劃、大力發展公共交通、大力投資建設等幾種相應對策,以期為鄂爾多斯市城市道路交通規劃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鄂爾多斯;交通;現狀;對策
鄂爾多斯市是內蒙古的經濟新興城市,呼包鄂城市群的中心城市之一。至2010年,市區內常住有戶籍人口約159萬人,外來流入人口44萬,鄂爾多斯市城市道路交通近年來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該市以東勝區為中心,向北經包茂高速與達拉特旗相連,向南經東康快線及包茂高速、東蘇高速與康巴什新區、伊金霍洛旗相連,向東經大東高速與準格爾旗相連,向西經榮烏高速與杭錦旗相連。截至2013年底鄂爾多斯市區內形成了最外圍的東勝環城公路,內部由南北相連的團結路、伊化北路、天驕南(北)路、準格爾南(北)路、那日松南路、富興南(北)路,東西相連的民族東(西)街、鄂托克西街、鄂爾多斯東(西)街、烏審東(西)街、紡織東(西)街縱橫相連。一環五橫六縱構成了鄂爾多斯市東勝區的主干交通網。鄂爾多斯城市道路交通起步雖晚、但基礎較好,發展較快,城市道路交通現況相對理想,但仍存在部分路段堵車,交通不便的情況,考慮到鄂爾多斯未來的發展,所以應關注現有交通狀況,做好未來規劃。
一、鄂爾多斯市城市道路交通發展中的問題
(一)道路建設過程中規劃不夠科學合理
1.規劃保守,動作小、不敢創新
作為改革開放30年來的18個典型地區之一,鄂爾多斯雖然被評為中國城市綜合實力50強,但在交通道路建設上卻保持典型的小城市規模,無法肩負文明、衛生及旅游等多重稱號更無法負擔未來城市經濟轉型的重任。鄂爾多斯缺乏一部全市范圍的統籌兼顧的、合理的、全面的規劃作為指導性方案來統一城市交通建設。如近幾年的道路規劃建設過程中,往往是由區政府牽頭的小動作拓寬為主,尚無建設立體交通的計劃,沒有一部能夠指導全市道路交通的完整規劃。
2.道路網不完善,斷頭路多
鄂爾多斯市城市道路網雖基本成型,但仍不完善,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斷頭路、丁字路多,很多道路不能完全貫穿東西,僅僅是較短的一部分,例如達拉特北路僅僅到購物中心就無法繼續向北延伸,再如繁華的伊金霍洛東(西)街到了購物中心、汽車西站就不再向東西延伸,如此造成路網不完善,給群眾出行帶來一定不便。
(二)道路建設中存在諸多問題
沒有好的規劃自然建設不出一流的城市道路交通網,而很多規劃好的道路也由于種種原因不能建設完善,道路建設主要存在兩方面的問題:一是在建設過程中,建設時一般需要四個月左右時間,占用大量路面,導致長時間擁堵,更甚至由于資金、拆遷、地形等因素造成的不能按時建設、不能按時完工問題,更長時間占用路面導致擁堵;另一方面是建設完工后,道路建設的配套設施不完善,例如道路周邊沒有停車場、道路周邊綠化不到位、道路排水不暢等等。
二、解決鄂爾多斯市道路交通問題的對策
(一)合理規劃、大力投資、改善道路條件
真正意義上解決道路擁堵問題,還要從道路建設上出發。在建設前,應當由政府牽頭,廣泛征集各方意見和建議,科學的做出一份全面的整體的具有長遠發展戰略的規劃,并充分進行評估。規劃時,應當充分考究近年來鄂爾多斯發展速度、科學預測未來一定時期內鄂爾多斯市發展程度,規劃不應僅僅局限于道路交通規劃,應當配合鄂爾多斯市整體城市規劃政策。規劃時可以大膽地考慮立體的交通形勢,地下可以論證建設地下軌道交通,地面可以論證道路拓寬、延長,地上可以論證修建高架快速路、立交橋等,規劃中一些缺乏建設資金、改善交通條件不是特別明顯的工程,例如軌道交通建設,可以暫時不建設,但是完全可以在機場、車站、地下過街通道預留地下軌道交通線路的出入口,更可以方便規劃在線路周邊的小區、學校、商貿中心的布局。短期內應當由政府牽頭,按照規劃完善地面道路建設,解決城市道路丁字路多、道路窄等問題,大力征地擴建、延長道路,部分主要道路適當予以考慮建設高架快速路,部分主要路口適當予以考慮建設立交橋。道路的建設不僅可使城市交通的更加通暢,更可以提高城市整體形象,吸引更多的旅游、投資等。
(二)加強道路管理,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加強道路路口管理,改善道路路口疏導條件。首先要加強非機動車和行人管理,使用護欄將機動車道與非機動車道分開,防止機動車占用非機動車道,防止非機動車任意橫穿道路,重要路口預留修建地下通道或過街天橋的空間等基本條件,堅持重要街口交通協管員參與交通管理的政策,監督非機動車輛遵守信號燈通行。再者應當重新安排道路車道分配,例如對于雙向八車道的道路,可以讓左轉車道占用對向的一個車道,配置成為兩個左轉機動車道,三個直行機動車道,一個非機動車道,剩下四個車道為對向車道,這樣的車道配置更為合理,單位時間內通行的車輛可以更多。另外鄂爾多斯目前采用的傳統方式信號燈完全按照規定時間放行,通行效率低,每小時約通過300車次的機動車,可以改用采用國內先進的智能交通系統控制的紅綠燈,這樣可以感應各個方向等待通行車輛數量控制,經過電腦計算后可以配置出動態的最佳通行時間,使得每小時可以通行450車次以上。更可以采用道路通暢程度提示牌以及交通廣播等設備及時告知駕駛員擁堵信息,疏導車輛繞行。
(三)大力推行公共交通戰略
鄂爾多斯市應大力實施公共交通發展戰略,用最短的時間優化城市公交線路布局,以便緩解城市交通擁堵。近年來,隨著鄂爾多斯城市人口規模的不斷擴大、城區規模的不斷增長、城市化進程的速度越來越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機動車數量的快速增長,城市道路交通壓力越來越大,大力推行以公共交通為主導的多元化公共交通模式勢在必行。我們可以向地面交通較為發達的其他城市借鑒經驗。如北京市,截至2011年12月,北京市公交集團公司共有員工10.98萬人,車輛28542輛,其中公共電汽車25455輛,柴油車10222輛,天然氣車6833輛,無軌電車517輛;新能源環保車數量和檔次均位居全國首位;北京公交共有運營線路941條,線路總長度17.42萬公里, 2011年共完成了運送乘客62.75億人次,日均客運量1345萬人次,日最高客運量達1586萬人次。北京市公交擁有四通八達的公交線網、布局合理的運營結構、清新舒適的運營車輛、靈活高效的調度系統、規范優質的文明服務,使得公交車成為市民出行的首選交通工具。
結語
鄂爾多斯市是呼包鄂城市群的中心城市之一,是內蒙古的經濟新興城市,是我國西部地區正在迅速崛起的中小城市,由于近年不平衡的經濟發展引發了各種城市綜合并發癥,包括現如今的道路交通問題,面對這些問題,鄂爾多斯市政府應及時采取相應措施,從拯救、整改經濟入手,一步步走出經濟困乏期,在對未來城市經濟發展形勢、類型、速度及規模預測的基礎上制定相應適合并滿足自己發展模式的城市道路交通規劃方案,為鄂爾多斯在以后的建設成長中奠定健康的、有彈性的城市道路基礎。
參考文獻:
[1]殷浩,厚東,張瑩.合理規劃是解決中小型城市交通問題的根本途徑[J].科技信息,2010(17):951-968
[2]范冠峰.論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的和諧交通環境的構建[J].經濟研究導刊,2009(7):152-153
作者簡介:
張曉娜(1983- ),女,內蒙古赤峰市人,內蒙古財經大學資源與環境經濟學院講師,博士,主要從事城鄉規劃管理專業方面的教學和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