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勤玲
子宮動脈栓塞術治療產科大出血的臨床療效分析
苗勤玲
目的探討子宮動脈栓塞術治療產科出血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本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60例產科出血患者, 將甲氨蝶呤在患者造影過程中注入時, 子宮動脈需要采用明膠海綿顆粒或者彈簧剛絲圈進行栓塞。結果患者接受子宮動脈栓塞術治療后血紅蛋白、心率、收縮壓以及舒張壓均優于治療前,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產科大出血患者在接受子宮動脈栓塞術治療后能夠迅速止血, 療效較為顯著, 栓塞術安全性較高, 患者接受栓塞術后并發癥發生也較少, 能夠使患者子宮得以保留, 在產科大出血患者的臨床治療中極具推廣價值。
子宮動脈栓塞術;甲氨蝶呤;產科出血
子宮動脈栓塞術對產科大出血患者有著良好的治療效果。對河南省濟源市人民醫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60例子產科出血患者行子宮動脈栓塞術治療, 具體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60例產科出血患者, 患者年齡25~36歲, 平均年齡(29.4±2.1)歲。其中產后出血患者 12例, 產后胎盤植入出血患者11 例,剖宮產后出血患者14例, 剖宮產前置胎盤出血患者11例,異位妊娠出血患者9例, 人工流產出導致出血3例。3例人工流產患者和9例異位妊娠患者均接受刮宮手術。
1.2方法 在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技術或電視透視下, 采用Seldinger 法左側股動脈穿刺置入血管鞘, 將5FCobra導管送入到患者左側髂內動脈內, 首先采用造影對患者血管解剖及病變位置進行觀察。對于異位妊娠和人工流產出血患者, 使用抗生素、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及明膠海綿顆粒或彈簧鋼絲圈栓塞行雙側子宮動脈化療栓塞術, 之后再次造影觀察[1]。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 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 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 并用( x-±s)表示, (P<0.05), 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本組60例患者手術均成功, 60例患者中2例患者因為血管解剖過程中出現意外情況, 此2例患者接受單側子宮動脈栓塞術, 另一側則行髂內動脈栓塞術。60例患者在栓塞成功之后陰道出血情況得到顯著改善。如下表1為患者接受子宮動脈栓塞術治療前后血壓、心率、血紅蛋白對照表。
表1患者接受子宮動脈栓塞術治療前后血壓、心率、血紅蛋白對照表

表1患者接受子宮動脈栓塞術治療前后血壓、心率、血紅蛋白對照表
<0.05<0.05<0.05項目術前術后tP心率(次/min)收縮壓(mmHg)舒張壓(mmHg) 105.5±13.9 97.7±15.1 59.8±15.5 89.3±16.5 126.5±19.9 79.3±12.9 5.82 8.93 7.49
上表1清楚顯示出, 患者接受子宮動脈栓塞術治療后, 心率為(89.3±16.5)次/min明顯低于手術前(105.5±13.9)次/min,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收縮壓(126.5±19.9)mmHg,明顯優于術前(97.7±15.1)mmHg,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舒張壓(79.3±12.9)mmHg, 明顯優于術前(59.8±15.5)mmHg,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孕產婦死亡的主要原因便是產時出血, 并且孕產婦產時出血對表現為急性, 產婦的生命安全在急性出血后若搶救不及時會受到嚴重威脅。傳統外科治療方法對患者的創傷較大,患者接受治療后也并發癥發生率也更大, 并造成患者失去生育能力[2]。
本組60例患者子宮動脈栓塞術均成功, 手術成功率為100%, 和文獻報道99.5%相吻合, 60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雙側動脈栓塞術未能成功, 實施單側子宮動脈栓塞術成功, 另一側則行髂內動脈栓塞。相關文獻中報道患者在接受子宮動脈栓塞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在5%~6%左右, 常表現為疼痛、發熱。本組60例患者無一例術后發生并發癥, 3例患者術后大腿有脹痛感, 休息24h后自動緩解。子宮動脈栓塞術有迅速止血, 安全性高, 并發癥少的特點, 能保留患者子宮, 在產科大出血患者的臨床治療中極具推廣價值[3,4]。
[1] 劉廷洲, 邵元偉, 苑桂平, 等.雙子宮動脈栓塞術在婦產科急性大出血中的臨床應用.實用放射學雜志, 2013, 29(10):1652-1654.
[2] 李統懷, 鄭紅楓.子宮動脈栓塞治療子宮瘢痕妊娠11例.介入放射學雜志, 2011, 20(11):898-900.
[3] 黃偉彪, 楊伯郁, 張金, 等.介入治療產后子宮大出血14例.廣西醫學, 2009, 31(11):1681-1682
[4] 張圓圓.婦產科大出血患者行子宮動脈栓塞治療的臨床療效分析.中國實用醫藥, 2013, 8(17):69-70.
459000 河南省濟源市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