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松林 畢文英
三聯手術治療慢性閉角型青光眼的療效探討
張松林 畢文英
目的分析小梁切除聯合白內障超聲乳化人工晶狀體植入術治療慢性閉角型青光眼的臨床療效。方法收集2011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60例(65只眼) 慢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作為研究組對象, 采取三聯手術治療方法;收集同期治療的42例(47只眼)患者作為對照組, 單純采取小梁切除術治療;最后分析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研究組視力情況、眼壓水平對比,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三聯手術治療慢性閉角型青光眼, 并發癥發生率較低, 改善患者眼壓水平, 值得臨床推廣。
超聲乳化;小梁切除;慢性閉角型青光眼
我國社會逐漸步入人口的老齡化的發展趨勢, 青光眼、白內障發病率保持逐年增長的趨勢。隨著醫療水平的發展,超聲乳化技術日趨成熟, 晶狀體超聲乳化吸除術、人工晶狀體植入聯合小梁切除術在慢性閉角型青光眼臨床治療中得到廣泛的應用, 可降低并發癥發生率, 促進患者視力恢復等[1]。為了分析小梁切除聯合白內障超聲乳化人工晶狀體植入術治療慢性閉角型青光眼的臨床療效, 在2011年6月~2013年6月期間, 內蒙古赤峰市平莊礦區總醫院對收治的慢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分別采取三聯手術治療與單純采取小梁切除術治療, 效果顯著, 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收集2011年06月~2013年06月本院收治的60例(65只眼) 慢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作為研究組對象,其中男性患者34例, 女性患者26例, 年齡在55~8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3.45±2.46)歲, 平均病程為(20.45±4.67)個月。總眼數65只, 左眼36只, 右眼29只。收集同期治療的42例(47只眼)患者作為對照組, 其中男性患者24例, 女性患者18例,年齡在56~81歲之間, 平均年齡為(64.45±2.09)歲, 平均病程為(21.52±4.32)個月。總眼數47只, 左眼27只, 右眼20只。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基本臨床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可以進行組間比較。
1.2方法 在手術之前, 對患者眼部、全身進行檢查, 術前采取藥物控制眼壓。對照組單純采取小梁切除術治療, 進行常規手術處理。
研究組在手術前20 min, 采取復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散瞳,實施常規球后神經阻滯麻醉, 確定結膜瓣厚度, 在10:00 與11:00 位置采取穿刺刀經周邊透明角膜穿刺進入前房內, 撕囊水分離后, 采取超聲乳化操作, 將晶狀體核、皮質進行吸除, 在囊袋中植入折疊式人工晶狀體, 卡巴膽堿縮瞳。最后切除1 mm×3 mm 小梁網、周邊虹膜, 進行縫合鞏膜瓣, 沖洗前房, 在患處涂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 并覆蓋術眼, 進行術后處理。
1.3統計學方法 本次實驗數據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 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 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視力情況、眼壓對比 隨訪6個月, 研究組矯正視力提高二行者51例(85.00%), 對照組矯正視力提高二行者26例(61.90%), 兩組患者視力情況對比,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研究組眼壓水平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所示。
表1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眼內壓水平對比

表1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眼內壓水平對比
注:aP<0.05, 與對照組對比,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組別(n)眼數(n)眼內壓平均值(mmHg) MD平均值(dB)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研究組(n=60)6524.24±2.45a15.55±2.457.43±2.351.24±0.34a對照組(n=42)4723.46±2.8821.33±3.566.42±2.424.00±0.23
2.2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對比 研究組出現低眼壓淺前房0例、黃斑水腫1例、人工晶體表面滲出膜1例,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25%;對照組出現低眼壓淺前房3例、黃斑水腫2例、人工晶體表面滲出膜3例,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2.22%;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慢性閉角型青光眼主要由于眼內房水流出受阻導致眼內壓升高所導致的, 臨床癥狀大多表現為眼部不適、發作性視朦、虹視等[2]。輕度患者經過充分休息, 采取常規藥物治療后, 即可恢復正常的眼壓。但是病情比較嚴重的患者, 需要采取及時的治療, 才能防止出現視力不可逆受損情況。單純采取小梁切除術治療, 可能會加速白內障的病情惡化, 提高淺前房等并發癥發生率。超聲乳化吸除術手術切口小, 損傷小, 聯合人工晶狀體植入、小梁切除術治療, 可保持前房深度及眼壓的穩定, 降低并發癥發生率[3]。通過以上研究表明,研究組視力情況、眼壓水平明顯優于對照組, 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較低。綜上所述, 在慢性閉角型青光眼臨床治療中采取小梁切除聯合白內障超聲乳化人工晶狀體植入術, 降壓效果顯著, 可促進患者視力恢復, 降低并發癥發生率, 值得臨床推廣。
[1] 秦晶晶, 宋愈, 黃黎黎.三聯手術治療慢性閉角型青光眼的療效分析.國際眼科雜志, 2013, 11(4):732-734.
[2] 洪衛.小切口聯合手術治療慢性閉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內障20例.國際眼科雜志, 2012, 12(9):1760-1761.
[3] 謝麗蓮, 朱俊東, 陳文芳, 等.白內障超聲乳化聯合人工晶狀體植入術治療閉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內障的療效觀察.成都醫學院學報, 2011, 10(2):168-171.
024076 內蒙古赤峰市平莊礦區總醫院眼科
畢文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