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長明 趙銳
負壓引流管在治療婦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臨床觀察
錢長明 趙銳
目的通過臨床實踐, 系統(tǒng)分析一次性負壓引流管治療婦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和糜蛋白酶沖洗傷口在預防婦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中的臨床療效, 加強對婦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認識, 有效降低婦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中的發(fā)病率。方法隨機選取本院的60例明確診斷的婦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者作為研究對象, 按照隨機分組的原則, 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 實驗組采用一次性負壓引流管治療婦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方法, 對照組采用糜蛋白酶沖洗傷口的方法, 1周后了解婦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恢復情況, 采取兩獨立樣本t檢驗的統(tǒng)計學方法。結果對照組比實驗組的治愈率要高, 經統(tǒng)計學分析,兩者之間的治愈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值為0.036)。結論一次性負壓引流管治療婦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和糜蛋白酶沖洗傷口在預防和治療婦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中方面, 都有積極的作用, 但是一次性負壓引流管治療婦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更能有效的預防和治療婦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臨床癥狀, 有效阻止病情進一步惡化。
一次性負壓引流管;切口脂肪液化;糜蛋白酶;體會
隨著臨床診療技術的飛速發(fā)展, 一次性負壓引流管治療婦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已逐漸應用于預防治療婦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臨床實踐中[1]。據國內相關專家研究發(fā)現, 采用一次性負壓引流管治療婦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或糜蛋白酶沖洗傷口可使婦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治愈率明顯提高, 治療周期顯著縮短[2,3]。因此, 采用一次性負壓引流管治療婦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或糜蛋白酶沖洗傷口一直是外科專家研究的熱點和難點。本研究通過對60例婦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進行分組實驗, 表明一次性負壓引流管治療婦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和糜蛋白酶沖洗傷口, 兩種治療方法在預防和治療婦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中的作用效果, 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2月~2013年4月本院普外科收治的60例婦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分組的原則, 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 采取兩獨立樣本t檢驗的統(tǒng)計學方法, 實驗組采用一次性負壓引流管治療婦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方法, 對照組采用糜蛋白酶沖洗傷口的方法, 1周后了解婦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恢復情況。
1.2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患者在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法時,詳細記錄每例患者的性別年齡, 傷口的部位、數目、形狀、大小, 以及患者有無糖尿病史等影響傷口愈合的疾病;兩組分別于1周后了解婦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恢復情況以及患者的血液分析檢查結果比對。
1.3統(tǒng)計學方法 通過兩立樣本t檢驗的方法, 利用SPSS 18.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 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檢驗水準α=0.05, P<0.05表明兩組之間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實驗組采取一次性負壓引流管治療婦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 對照組采取糜蛋白酶沖洗傷口, 在對傷口采取不同方法處理的1周內, 醫(yī)務人員詳細記錄患者的病情緩解情況, 以及患者的體溫和血液分析結果狀況;兩組患者分別于1周后復查血液分析, 了解白細胞及其分類的變化情況, 以及婦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恢復情況。兩組患者在1周后, 對照組患者的治愈率為76.89%(有23例患者治愈), 實驗組的癥狀緩解率為89.67%(有27例患者治愈), 經兩獨立樣本t檢驗,實驗組的癥狀緩解率明顯高于于對照組 (P值為0.036), 具體結果見表1。

表1兩組研究對象1周后婦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治愈率對比
針對切口脂肪液化, 一些專家主張應根據切口愈合情況及滲液的多少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法, 若滲液較少[4], 切口僅部分愈合不良, 只需剪去1~2根縫線, 內置以鹽水紗條引流,通過換藥就可使切口順利愈合, 不要輕易敞開全部切口, 以免延長切口愈合時間。增加患者住院時間, 從而加重患者的經濟負擔。若滲液較多, 切口不愈合, 應及時敞開切口, 充分引流并以慶大霉素鹽水紗布濕敷, 待肉芽組織新鮮后及時行Ⅱ期縫合, 以縮短愈合時間。本研究發(fā)現, 兩組患者分別于1周后復查血液分析, 了解白細胞及其分類的變化情況,以及婦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恢復情況。兩組患者在1周后,對照組患者的治愈率為76.89%(有23例患者治愈), 實驗組的癥狀緩解率為89.67%(有27例患者治愈), 經兩獨立樣本t檢驗, 實驗組的癥狀緩解率明顯高于于對照組, 表明一次性負壓引流管治療婦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更能有效的預防和治療婦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臨床癥狀, 有效阻止病情進一步惡化。
以前, 國內外研究專家采用糜蛋白酶治療婦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取得了較好的效果[5], 他們先用生理鹽水沖洗裂口兩遍, 再用無菌紗布行裂口清創(chuàng)。吸凈滲液, 若表皮未裂開,可不打開, 而是將創(chuàng)口內滲液擠出, 然后將α 糜蛋白酶粉2 mg均勻灑于創(chuàng)面, 最后用無菌蝶形膠布固定創(chuàng)口, 消滅死腔, 3~5 d后換藥。此方法治療婦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 方法簡單,但相比一次性負壓引流管治療婦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療效來說, 通過本研究發(fā)現, 一次性負壓引流管治療婦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療效更滿意, 傷口治愈周期更短。
[1] 王志堅, 李娟華, 何艷紅, 等.自制簡易負壓引流裝置在預防剖宮產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中的應用.廣東醫(yī)學, 2013, 33(10):1509-1512.
[2] 趙志鴻, 白志剛, 王玉芳, 等.皮下置管負壓引流防治肥胖患者腹部縱切口脂肪液化前瞻性研究.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 2011, 22(10):1080-1083.
[3] 趙紅艷, 蘭彩嬌.硅膠管皮下負壓引流預防肥胖腹部切口脂肪液化79例臨床觀察.現代實用醫(yī)學, 2011, 17(11):1285-1286.
[4] 別德勒汗·博爾拜, 扎爾合木·卡肯.腹部術后切口脂肪液化中應用封閉負壓引流的體會.中國醫(yī)藥科學, 2011, 8(05):95.
[5] 周素維.封閉負壓引流技術治療腹部切口脂肪液化18例臨床觀察.實用婦產科雜志, 2013, 10(07):554-555.
117000 遼寧省本溪市中心醫(yī)院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