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敏
米非司酮聯合乳酸依沙吖啶用于中孕引產的臨床效果
馬敏
目的探討米非司酮聯合乳酸依沙吖啶在中孕引產中的臨床療效。方法選擇2012年2月~2013年2月在本院進行中孕引產的106例孕婦做為觀察對象, 隨機將106例患者分成兩組, 治療組與對照組, 每組53例, 治療組患者口服米非司酮300 mg后行羊膜腔內乳酸依沙吖啶注射引產, 對照組患者單純應用乳酸依沙吖啶羊膜腔內注射引產, 比較兩組患者的宮縮開始時間, 胎兒娩出時間, 胎盤排除時間, 總引產時間, 產后陰道出血, 胎盤中胎膜殘留及產道裂傷并發癥的發生率。結果治療組的宮縮開始時間、胎兒娩出時間、胎盤排除時間、總引產時間明顯比對照組短,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治療組胎盤殘留的發生率、陰道出血的發生率、軟產道損傷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米非司酮聯合乳酸依沙吖啶可明顯降低中孕引產時間及術后并發癥發生率, 可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米非司酮;乳酸依沙吖啶;中孕;引產
由于某些特定的原因, 很多孕婦在妊娠中期進行引產手術, 手術方式一般采取乳酸依沙吖啶羊膜腔內注射, 但從臨床研究來看, 此法不但引產時間長, 且術后很容易出現陰道出血等并發癥, 給患者的身心造成了巨大的痛苦[1]。故為了減輕患者的痛苦, 本院應用米非司酮聯合乳酸依沙吖啶對2012年2月~2013年2月在本院進行中孕引產的53例患者進行引產 , 取得了良好效果, 現將經驗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本組研究資料為 2012年2月~2013年2月在本院進行中孕引產的106例孕婦, 所有孕婦都身體健康且自愿進行引產手術, 并簽署實驗同意書, 且排除米非司酮、乳酸依沙吖啶應用禁忌。隨機將106例孕婦分成兩組, 治療組與對照組, 每組53例, 治療組53例患者初產婦24例, 經產婦29例, 年齡19~37歲, 平均年齡(27.5±2.4)歲。孕周18~24周, 平均孕周(21.4±1.7)周。對照組53例患者初產婦25例, 經產婦28例, 年齡19~36歲, 平均年齡(27.8±2.9)歲。孕周17~23周, 平均孕周(21.7±1.6)周。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孕婦入組后, 對孕婦進行必要的常規檢查, 包括凝血功能, 血尿常規等。檢查正常后進行常規的術前準備。對照組患者在B超引導下行羊膜腔內乳酸依沙吖啶100 mg注射。治療組患者清晨空腹口服米非司酮50 mg, 間隔12 h后再次口服米非司酮, 連服3 d, 最后一次口服米非司酮12 h后行B超引導下行羊膜腔內乳酸依沙吖啶100 mg注射。記錄兩組患者注藥到宮縮的時間, 宮縮到胎兒娩出的時間, 胎盤排除時間。胎盤排除后要詳細檢查胎盤的完整性。同時記錄胎兒娩出后陰道的出血量, 并檢查孕婦有無產道損傷。如注藥72 h候未出現宮縮, 需行第二次羊膜腔穿刺給藥。
1.3統計學方法 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13.5進行統計學分析, 計數資料應用χ2檢驗, 計量資料應用t檢驗, 以P<0.01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均一次性引產成功, 兩組患者引產時間比較見表1, 從表1可以看出, 治療組的的宮縮開始時間為(15.13±2.81)h,胎兒娩出時間為(10.24±3.71)h, 胎盤排除時間為(4.62±1.31) h, 總引產時間為(29.96±4.77)h, 對照組的宮縮開始時間為(21.47±3.73)h, 胎兒娩出時間為(14.56±1.92)h, 胎盤排除時間為(5.91±1.61)h, 總引產時間為(41.94±5.61)h, 治療組明顯比對照組短, P<0.01,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兩組患者引產后的并發癥情況比較見表2, 從表2可以看出治療組胎盤殘留的發生率為9.43%, 陰道出血的發生率為3.77%, 軟產道損傷的發生率為0, 治療組胎盤殘留的發生率為24.53%, 陰道出血的發生率為11.32%, 軟產道損傷的發生率為3.77%, 治療組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P<0.01,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1兩組患者的引產時間比較

表1兩組患者的引產時間比較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1
組別例數宮縮開始時間(h)胎兒娩出時間(h)胎盤排除時間(h)總引產時間(h)治療組5315.13±2.8110.24±3.714.62±1.3129.96±4.77對照組5321.47±3.7314.56±1.925.91±1.6141.94±5.61 t 2.94091.63981.38753.4113

表2兩組患者手術后并發癥比較[n (%)]
孟海燕等[2]研究顯示, 妊娠中期引產由于胎兒的發育尚未成熟, 正常分娩的內分泌變化機制并未產生, 故必須通過外界因素產生有效的宮縮, 從而使宮頸軟化, 宮口擴張,才能達到胎兒娩出的目的。臨床中中孕引產最常規的藥物是乳酸依沙吖啶, 其主要成分是α-乙氧基-6, 9-二氨基吖啶,通過羊膜腔內給藥后, 可引起子宮蛻膜組織壞死, 從而產生內源性前列腺素, 最終產生子宮縮。張雋等[3]研究顯示, 產程的時間長短與子宮收縮狀態, 宮頸成熟度及擴張程度關系密切。由于中期妊娠孕婦一般不具備成熟宮頸, 因此單純應用乳酸依沙吖啶造成的強烈宮縮不僅會延長引產時間, 還會造成胎盤胎膜殘留、陰道出血、軟產道損傷的并發癥。本次也證明了這一點。對照組患者不僅引產時間較長, 且胎盤胎膜殘留、陰道出血、軟產道損傷的發生率也明顯高于治療組。分析其原因在于, 治療組聯合應用了米非司酮, 而米非司酮是一種合成的抗皮質激素與抗孕激素類藥, 患者在口服后會迅速吸收, 然后與孕酮競爭結合受體, 從而使孕婦體內的孕酮水平迅速下降, 蛻膜組織會出現出血水腫剝脫, 與絨毛膜分離, 從而使胚胎排出。同時其還可以抑制滋養細胞的增生,加速滋養細胞的凋亡, 從而達到終止妊娠的目的。除此之外,米非司酮還可影響妊娠蛻膜中前列腺素的代謝, 從而促進機體釋放內源性前列腺素, 溶解孕婦宮頸中的膠原纖維, 使宮頸軟化, 擴張, 達到自然分娩的狀態[5]。有了成熟的宮頸也就意味著正常分娩的啟動, 在聯合乳酸依沙吖啶所引發的宮縮, 必然會縮短引產時間及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孫玉東等[5], 王小倫等[6]的研究也證明了這一點。
綜上所述, 米非司酮聯合乳酸依沙吖啶可明顯降低中孕引產時間及術后并發癥發生率, 可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1] 黃結容, 柳冬梅, 盧桂蘭.米非司酮聯合乳酸依沙吖啶應用與中孕引產的臨床觀察.中國當代醫藥, 2013, 2(15):73-75.
[2] 孟海燕, 袁淑貞.米非司酮聯合乳酸依沙吖啶用于中期妊娠引產的效果.中國醫藥導刊, 2011, 4(11):12-14.
[3] 張雋.米非司酮配伍依沙吖啶與單一依沙吖啶終止中孕妊娠相關結果對比分析.中國保健營養, 2012, 7(22):306-307.
[4] 汪麗鑫.米菲司酮聯合依沙吖啶用于子宮中晚期妊娠引產臨床觀察.中國醫療前沿, 2013, 2(4):273-275.
[5] 孫玉東.米非司酮聯合乳酸依沙吖啶終止瘢痕子宮中期妊娠128例臨床觀察.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 2010, 9(34):215-216.
[6] 王小倫, 譚亞林.米非司酮聯合依沙吖啶用于瘢痕子宮妊娠中期引產效果觀察.中外醫療研究, 2012, 4(36):175-177.
466300 河南省沈丘縣計劃生育服務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