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韶華 周佾龍
ICU 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的療效分析
楊韶華 周佾龍
目的 探討 ICU 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的臨床療效。方法 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 64 例 , 按照隨機的原則將其分為對照組 30 例和觀察組 34 例 , 對照組患者根據臨床癥狀給予常規手術治療或非手術治療 , 觀察組患者給予 ICU 治療 , 對比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結果 兩組患者經治療后臨床癥狀均有所好轉 , 其中觀察組患者在治療死亡率 8.8%、機械通氣時間 (15.7±7.2)d 以及 ICU 滯留時間 (18.2±10.6)d 方面顯著優于對照組 16.7%、(28.3±6.7)d、(34.1±11.4)d, 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結論 重癥急性胰腺炎臨床治療中進行 ICU 治療具有較好的療效 , 可降低患者死亡率 , 有效改善預后 , 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和應用。
ICU 治療 ;重癥急性胰腺炎 ;臨床療效
重癥急性胰腺炎 (SAP)屬于臨床常見危重病癥之一 , 其病因較為復雜且具有高并發癥和高死亡率的特點 , 臨床表現為胰酶激活 , 胰腺出現局部炎癥反應 , 嚴重的還會引起其他器官的功能性改變(如器官功能不全、呼吸窘迫癥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 給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帶來重大威脅[1]。本次研究中 , 選取了 2012 年 2 月 ~2013 年 5 月本院收治的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 64 例 , 重點觀察分析了 ICU 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的臨床療效。相關研究報告如下。
1. 1 一般資料 選取了 2012 年 2 月 ~2013 年 5 月本院收治的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 64 例 , 按照隨機的原則將其分為對照組 30 例和觀察組 34 例。對照組中男 12 例 , 女 18 例 ,年齡為 34~68 歲 , 平均年齡 (52.4±6.4)歲 , 院前 APACHE II評分為 (24.43±4.07);觀察組中男 10 例 , 女 24 例 , 年齡在32~70 歲 , 平均年齡 (54.6±7.2)歲 , 院前 APACHE II評分為(23.16±4.25)。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以及病情上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 :根據患者不同情況選擇手術治療或非手術治療。其中 , 實施胰腺手術的手術指征為 :①胰周壞死組織出現感染或壞死組織伴隨出血。②臨床診斷為假性胰腺囊腫患者[2,3]。③ 腹內高壓 , 由此導致腹腔間隔室綜合征。④膽道梗阻或出現化膿性膽管炎 , 經鼻膽管引流失敗或治療效果不佳患者。其他治療方法包括:①口服中藥柴苓承氣湯或灌腸治療。②持續大流量血液濾過治療。通過中心靜脈置管建立血管通路 , 血流量為 250~300 ml/min, 每 24 小時更換1 次 , 連續 72 h 不間斷[4-6]。③ B 超或 CT 引導下經皮胰周穿刺引流術 , 一般通過側腹壁引流兩側結腸后和盆腔的膿腫 ,引流管選用 12~18 F 單腔導管 , 引流期間采集液體標本進行細菌培養 , 做好感染的預防和控制。觀察組 :實施 ICU 治療。首先 , 進行早期 ICU 監測 , 患者轉入重癥監護室后進行密切檢測治療 , 重點對患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呼吸癥狀、腎功能及代謝以及血流動力學、腹內壓、酸堿電介質水平等進行監測 , 及時掌握患者臨床指征變化情況[7]。采用床旁連續性靜脈 - 靜脈血液濾過方法進行治療 , 選擇頸靜脈雙腔靜脈或股靜脈為血管通路 , 通過前后稀釋法相結合的方式來輸入 ,血流量在 150~200 ml/min, 置換液流量在 4~6 L/h, 治療時間在10~15 h/d。同時 , 根據患者出血的不同情況來進行抗凝治療 ,其中中危出血且近期無手術者給予低分子肝素抗凝;重要部位出血或高危出血給予無肝素透析。根據患者不同情況選擇手術治療或非手術治療。
1. 3 統計學方法 采用 SPSS15.0 統計分析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處理 , 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 ( x-±s)表示 , 采用 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 P<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在機械通氣時間、住院治療時間以及臨床死亡率上優于對照組 , 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1。
表1 兩組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對比

表1 兩組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對比
注 :兩組比較 ,aP<0.05
組別 例數 死亡率 機械通氣時間 ( d ) 住院治療時間 ( d )對照組 3 0 1 6 . 7 2 8 . 3 ± 6 . 7 3 4 . 1 ± 1 1 . 4觀察組 3 4 8 . 8a 1 5 . 7 ± 7 . 2a 1 8 . 2 ± 1 0 . 6aP 0 . 0 2 5 0 . 0 3 6 0 . 0 1 7
重癥急性胰腺炎病情較為復雜且具有較高的死亡率 , 臨床治療難度較大 , 隨著病情的發展易引起其他臨床并發癥 ,進而對患者各器官造成嚴重損傷。治療中 , 臨床研究認為單一的治療方式療效欠佳 , 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合并感染及其他并發癥 , 如胃腸道、腎臟、肝臟、呼吸系統、神經等損傷 ,因此具體治療中需要根據患者不同癥狀來進行綜合治療 , 一般包括有營養支持、循環維護、腎臟替代治療以及內鏡治療、手術引流等[8-10]。
在患者早期治療過程中一般以手術治療為主 , 在明確診斷后制定明確的手術方案 , 同時根據患者不同的感染情況、病情以及發病原因進行預防和控制 , 將多種治療方式有機結合起來。目前 , ICU 治療已經成為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次研究中 , ICU 治療組患者在機械通氣時間、ICU 滯留時間以及臨床死亡率上優于常規治療組 , 研究認為其在該疾病臨床治療中具有較好的療效 , 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和應用。
[1]李良平 .重癥監護治療急性重癥胰腺炎療效分析及護理 .社區醫學雜志 , 2013, 11(5):3l-32.
[2]牟利軍 , 陳建國 .重癥急性胰腺炎 ICU 連續血液過濾療效觀察 .浙江臨床醫學 , 2011, 10(1):95-96.
[3]陶晶 , 王春友 .血液濾過治療對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漿炎性細胞因子水平的影響 .中華普通外科雜志 , 2013, 29(4):233-235.
[4]Pandol SJ, Saluja AK, Imrie CW, et al. Acute Pancreatitis:bench to the bedside. Gastroenterology, 2012, 13(2):1127-1131.
[5]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胰腺外科學組 .重癥急性胰腺炎診治原則草案 .中華外科雜志 , 2011, 61(39):963-964.
[6]韓天權 , 張圣道 , 試論重癥急性胰腺炎治療的歸屬問題 .中華消化外科 , 2010, (2):111-112.
[7]Pronovost PJ, Angus DC, Dorman T, et al. Physician staffing partems and clinical outcomes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JAMA, 2012, 28(8):215l-2162.
[8]Nathens AB, Curtis JR, Beale RJ, et al. Management of the critically ill patient with 8evele acute pancreafitis. Critical Care Medicine, 2013, 32(5):2524-2536.
[9]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胰腺外科學組 .重癥急性胰腺炎診治指南 . 中華外科雜志 , 2010, 60(6):727-729.
[10]李維勤 , 童智慧 , 全竹富 , 等 .1033 例重癥急性胰腺炎治療經驗總結 .中華外科雜志 , 2009, 59(6):124-125.
2014-04-25]
472000 河南省三門峽市中心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