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
摘 要:在新課改的影響下,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顯得非常迫切,這不但是社會發展的要求,也是教育教學改革的一種趨勢。因此,對于初中語文教師來講有著非常大的責任。為此,根據教學經驗和教學實踐論述了提高七年級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關鍵詞:七年級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提高
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指的是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提高學生的素質與能力,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教學的基本需要,而七年級語文教學也是這樣。那么,在七年級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如何實施有效的教學策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下面,筆者進行了較為詳盡的闡述。
一、設計教案時以學生為核心,提高備課的有效性
教師開展教學實踐活動的基礎和前提條件就是設計教案,同時設計教案也能夠體現教師的教學能力。設計有效的教案,有利于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由于教學課堂并非固定不變的,不少教師在教學課堂上碰到一些問題,而未能夠在教案當中預想,這不利于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如果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學生突然對一個問題十分好奇,倘若教師在這個時候僅僅重視教學進度而忽視了學生的提問,那么就會扼殺學生分析和探索的思維。并且在教學的過程中會經常性地碰到類似的情況,教師需要在設計教案的過程中,在一些易激發學生好奇心和興趣的問題上,為學生預留一定的時間,教師不可以僅僅為了趕教學進度而禁止學生分析和探索問題,這是由于學生的提問可能引起一次積極性和有意義的探討,這對于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都有著十分大的推動作用。
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習最好的老師是學習興趣,只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成功的教學模式,并非灌輸和強制性的,而是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的。毋庸置疑,倘若學生對學習語文知識充滿了濃厚的興趣,他們就能夠積極主動地學習、思考、探究、交流,而學生這種學習語文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又能夠推動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這種互相增長和互相推動的學習氣氛,一定會使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形成一種良性的循環。優秀的語文教師錢夢龍說:“優秀的教師無不都是優秀的心理學家,他們不約而同地都十分精通如何從激發興趣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欲望和熱情。”那么,作為一名語文教師來講,需要怎樣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呢?比如,教師在講解《木蘭詩》這一篇課文的時候,可以這樣設計導入語:“從古到今,都講到女子不如男子,那么事實真的都是如此嗎?”有的女學生講:“不是這樣的”,有的男學生講:“花木蘭就是女的”。這個時候,所有的學生紛紛地討論女子是不是真的不如男子以及這一些巾幗女英雄。這樣,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前提條件下,教師再講解《木蘭詩》這一篇課文,進而能夠大大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下課之后,學生還對花木蘭念念不忘。此外,在實際的語文教學中,教師還需要培養學生寫日記的好習慣,且讓學生堅持不懈,這是為了使學生在寫日記的過程中感受到學習語文知識的快樂和成功,進而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綜上所述,在新課標的影響下提高初中七年級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是復雜化和系統化的。為此,教師需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和綜合素質,創新教學思想,體會到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意義,有效地設計教案,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激發學生參與、提問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最終實現理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姚雙萍.強化實驗環節,推進初中化學高效課堂的構建[J].中國校外教育,2012(02).
[2]蔣偉海.開展合作教學,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有效性[J].閱讀與鑒賞:上旬,2011(06).
(作者單位 貴州省六盤水市六枝特區第二中學)
?誗編輯 董慧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