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敏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作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引導他們觀察生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并隨時記錄自己的所見所聞,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提高學生認識生活的能力。”教過學困班的老師都知道,這樣的標準在學困班根本實行不了。這就促使我們老師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原來的作文教學模式,反思自己原來的作文教學方法。要想很好地完成學困班的作文教學任務,需要我們任課老師多多開動腦筋去尋找一些適合學困班的作文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下面就談談我個人在這方面的一點心得。
我所任教的班級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學困班,全班45個學生,其中男生31人,女生14人。小學畢業檢測語文成績平均分僅有43分,最高分為71分,60分以上5人,少數學生還沒有小學畢業檢測成績。經檢測摸底,該班語文基礎非常差,尤其是寫作水平令人擔憂,不少人的日記差不多就只能寫出一兩句話,而且幾天的日記內容幾乎是雷同的。面對這樣的班級,要想很好地完成作文教學任務,我所采用的最主要的方法就是仿寫。《禮記》中把“學習”一詞解釋為:“學,效。習,鳥頻起飛。”反復不斷地效法或模仿他人的行為,是使知識得到鞏固、技能達到熟練的過程。仿寫作為一種作文的訓練手法,具有廣泛的價值,尤其是相對于學困班的學生來說,仿寫是完成作文行之最有效的方法。我的具體做法
如下:
一、仿寫句子,提高學生的遣詞造句能力
冰心說過:“我常常抄襲,就是說,模仿別人的好句子。”句子是文章的經絡,經絡不通順,文章的意思表達不明確,就沒有可讀性。學困班的學生因為基礎比較差,要想寫好作文,首先要提高自己的遣詞造句的能力。每講一篇課文,我都會從課文中抽出一兩個句子給學生進行仿寫練習。比如,講到莫懷戚《散步》時,我要求學生仿寫“我們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這個句子。在講到朱自清的《春》時,我要求學生仿寫“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領著我們上前去。”這三個句子等。通過不斷的仿寫練習,學生的遣詞造句能力也在不知不覺中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仿寫段落,激發學生的寫作潛力興趣
茅盾先生說過:“第一步,模仿又是學習的最初形式。”對于學困班寫作基礎相對比較差的學生來說,“仿寫”就是一位引領者,帶著學困班的學生慢慢地走進“愛上寫作”的文學殿堂。學生一般都是從自身的需求興趣和情感意志出發去選擇自己的學習內容,對所收獲的信息進行優化組合,因而具有一定的選擇性。學困班的學生因為基礎差,學習沒有主動性,沒有興趣,作為老師,我們就要尋找一些有效的方法來激發學生的潛力和興趣。仿寫段落,降低了學生的寫作難度,讓他們感覺原來寫作文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從仿寫入手,就能慢慢地激發他們的寫作潛力和興趣。比如,宗璞的《紫藤蘿瀑布》中的第二段:“從未見過開得這樣盛的藤蘿,只見一片輝煌的淡紫色,像一條瀑布,從空中垂下,不見其發端,也不見其終極,只見深深淺淺的紫,仿佛在流動,在歡笑,在不停地生長……”課文中有關景物描寫的段落都可以成為學生仿寫的素材和積累的材料。通過對段落的仿寫,慢慢地激發出學生的寫作潛力和興趣。
三、仿寫篇章,培養學生的布局構思思維
學困班的學生寫作水平差,主要體現在寫出來的文章缺乏整體布局構思,文章結構很混亂,學生一般都是想到什么就寫什么,寫到最后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寫什么,完全就是為了湊夠字數。要改變這種狀況,仿寫篇章是最有效的方法。學生在仿寫篇章中能逐步掌握寫作的布局構思技巧,懂得把閱讀與寫作相結合起來,使閱讀變得更有目的性,學生練習寫作的興趣就會變得越來越濃厚,從而更加積極主動地進行閱讀積累,寫作在學生眼里開始變得簡單,他們在仿寫篇章中逐漸找到寫作的感覺和信心。我想,只要能長久地堅持篇章仿寫,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就會逐步得到提高,寫出來的文章思路就會越來越清晰,文章的布局也會越來越合理、完整。
此外,在仿寫的基礎上,講解課文時,我還根據課文內容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還可以結合課文內容,創設一個情景進行小練筆。總之,每到單元的寫作訓練,我都會精心準備一篇范文,對學生進行細致的指導,有了范文,學生可以仿照范文來寫,這樣也就知道自己該寫什么,怎樣寫了,從而,寫作的興趣也被激發出來了。如此長久地堅持下去,相信學困班學生的寫作水平也會相應的有所提高。
(作者單位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上林縣喬賢鎮第一初級中學)
?誗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