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梅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擔負著培養小學生語文能力、啟發小學生思維的任務;小學語文教學模式的選擇,直接關系到教學任務的實現。著重探討舊式小學語文教學模式的弊端,并提出改進小學語文教學模式的措施。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教學模式;改進措施
教學模式,是一門學科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的概括,它是一個高度抽象的概念。身心發育還不成熟的小學生,卻要面對升學考試的巨大壓力,這反映出我國傳統應試教育體制的弊端。
一、傳統小學語文教學模式下的語文課堂
傳統小學語文教學模式,要求教師按時完成教學任務,因此,教師必須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將備課時所準備的所有知識點全部教給學生,并確保學生能夠熟練解答問題。在這樣的小學語文課堂上,師生之間缺少合作互動,彼此距離比較遠,教師和學生也難以成為朋友。
二、改進小學語文教學模式的措施
1.利用游戲的方法講解課文內容
對于小學生來講,他們都喜愛玩耍,作為語文老師,應針對學生這一特點,將課文內容利用游戲的形式進行講解,從而幫助學生進行理解。例如,教師在講解“比尾巴”課程時,就可以為學生設計一個動物角色扮演的小游戲,為學生實現制作一些小動物的面具,讓學生進行選擇,然后互相比尾巴,從而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
2.利用口訣的方法記憶漢字
很多小學生都感覺漢字記憶十分困難,從而喪失了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小學語文教師想要改變此種情況,可以引入口訣的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提高教學質量。例如,教師在講解“黃”字時,就可以為學生設計口訣:草頭黃、一橫長,由字中間站,八字地下藏。通過朗朗上口的口訣能夠降低學生記憶漢字的難度,幫助學生提高語文成績。
3.利用多媒體技術豐富學生的見識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引入多媒體技術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教學質量。例如,教師在講解“小小竹排畫中游”課程前,可以先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放映同課文內容相關的圖片、音樂、動畫等,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并且促使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為學生以后發展夯實基礎。
總而言之,對于教學模式的改革不能操之過急,要尊重教學規律和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規律,逐步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為語文課堂增添新的內容。教師應當起到引導者的作用,為學生營造愉快的課堂氣氛,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并逐步調動學生思考和提問的積極性,為學生以后的成長夯實基礎。
參考文獻:
蔡晶.論美育滲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33).
(作者單位 陜西省寧強縣太陽嶺鎮九年制學校)
·編輯 陳鮮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