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月
農村小學生英語學習缺乏口語運用的環境、缺少課外口語實踐的機會,缺乏英語視聽材料,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小學生口語能力的發展。如何提高小學生英語口語能力是一個值得探討和研究的問題。我認為只有結合農村小學的特點,平時加強英語的朗讀,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農村小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
在用英語交際的過程中,通常會發現這樣的問題,大部分的學生羞于開口說英語,這就需要教師在訓練中注意觀察,有意識地提供機會,多加鼓勵,使他們樹立交際的信心。例如,在我在上課時,引導學生思考后主動站起來答題,這種打破常規舉手答題的方式,既節省了時間,又能練就學生敢說的膽量。通過這些訓練,使學生逐漸消除膽怯心理,從不敢說到敢說、大聲說、愿意說。在對他們進行評價時以肯定和表揚為主,呵護學生在交際中的細微進步,同時注意把微笑與鼓勵帶進課堂,盡量地多用“Wonderful!”“Great!”“Good job!”“Well done”等激勵性語言來表揚學生,使學生感受到被賞識,看到自身在交際中的價值,增強交際的信心。當學生說錯時,盡量地避免直接說“No!”而是用機智靈活的方法加以糾正,并鼓勵他繼續努力,以此喚起學生積極的情緒,增強學生大膽說的自信心,逐步養成“敢”說英語的習慣。在我的班上有個小男孩,在學期剛開始上課時,他始終不肯開口說英語,課后我了解到,他害怕自己說錯被同學笑話,我立刻打消了他的顧慮,在他準備課前三分鐘的時候,事先我幫他把稿子改好,讓他先表演給我看,樹立他的自信心,當他在課上表演完,在得到所有同學的肯定時,他開心地笑了。在以后的課堂上都能聽到他洪亮的說英語的聲音。
口語訓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教學時間卻極為有限。因此,口語訓練不能僅僅局限于課堂,應該組織學生參加各項課外活
動,充分利用學生相互間的合作交流,達到拓寬訓練面、增加訓練量的目的。我也會鼓勵學生多用英語進行交流,讓學生吃的時候說英語,玩的時候也說英語,使英語融入學生的生活,如,問候、請求幫助、介紹、道歉、感謝等會話。在班級充滿英語文化的情況下,學生能潛移默化地提高英語表達的能力。
總之,我相信人定勝天,只要把握住農村學生的個性特點,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在不斷的積累之中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一定能夠得到穩步提高。
(作者單位 江蘇省洪澤縣共和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