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海文
摘 要: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閱讀是更快吸收英語知識、擴充詞匯量、了解雙方文化差異的有效途徑,也是更好地融入英語資料信息環境的重要方法。加強英語閱讀能力,還需要進行不斷的實踐。從英語課外閱讀的方法進行深入的分析,并且針對課外閱讀的教學效果進行了解,對閱讀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初中英語;課外閱讀;重要性;解決措施
一、英語課外閱讀的重要性
加強閱讀能力是提高聽說能力的基礎,也給寫作能力和翻譯能力帶來了有效的幫助,而且還能使學生在英語閱讀的過程中感受到英語的魅力,體會到學習英語的樂趣,從而更好地建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雖然英語教學十分注重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但是現在我們英語閱讀課卻更為關注學生對于課本知識的理解,因此就大大地限制了學生使用科學的學習方法和策略來獲取更多課外知識的能力。并且就閱讀的數量上來看,只是依賴于課本中的閱讀材料對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鍛煉,很明顯是不夠的,這就需要我們把閱讀能力的鍛煉放到對課外閱讀上面。學生擁有了一定的詞匯量和語法知識,了解了外國的文化背景之后,并且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閱讀方式之后,把對教材的閱讀轉化成對課外內容的閱讀就是勢在必行的了。
二、如何提高初中英語課外閱讀
1.認真選用閱讀資料。選取閱讀資料的準則。(1)我們要幫助學生弄清楚課內和課外的關系。課內閱讀就是課外閱讀的基本;課外閱讀就是對課內知識的提升、補充和拓展。兩者的關系相輔相成,需要把兩者緊密的融合起來,讓課外閱讀發揮到提升和鍛煉的目的。(2)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課外閱讀是對教材內容的一種延伸,材料要具有發展性、趣味性和效用性。(3)選取的閱讀材料要和學生的實際生活狀況和認知能力相吻合,或是和教材內容有一定的聯系性,讓學生感到只要“跳一跳,就能夠取得成功”,從而激發學生的自信心,使得學生產生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
2.閱讀材料的選擇。我認為,為初一年級的學生選擇閱讀材料,一定要和教材的相關內容和知識點相連接,或是和教材的結構框架類似,也可以是介紹西方文化差距,像是姓名、家庭和學校等方面。例如,在《全國外國語學校英語系列教材》中的《英語閱讀與寫作》中就有相關的閱讀材料,既生動形象又幽默風趣,不但能讓學生溫習其中的兒童故事,還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學習英語的樂趣。隨著學生閱讀能力的不斷提升,閱讀教材的實際范圍和體裁也要發生變化。我們可以給初二、初三的學生提供一些比較適合閱讀的、具有時代性和創新性的報刊,像《英語周報》《英語學習報》等等。這些報刊都比較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受到學生的青睞,并且還可以對學生進行英美文化的導入和熏陶。
3.進行讀后活動。在閱讀完之后,我們可以把一些閱讀材料中的語言進行研究和分析。首先我們只是使用閱讀解題的方式進行操作,進行答案的糾正,并且找到答案的原因,對于錯誤的情況進行整體的解析。后來我們可以使用內容圖式的方式對其進行總結,使用結構圖式語篇的線性結構或是層次結構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的閱讀圖式,加強學生的認知能力。從而更好地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觀后感,加強學生閱讀和書寫方面的能力。
三、加強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閱讀的觀念
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需要從我們身邊的點滴小事做起。在初中時代的學生,要給學生灌輸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觀念,并且給予指導安排。我們不但要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課外閱讀的資料,還要合理地安排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時間,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課外閱讀。
四、鼓勵學生掌握閱讀的技能,加強學生閱讀的能力
1.注重大聲朗讀,背誦精彩的篇章和段落,鍛煉學生的英語語感。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的時候,要學生進行大聲的朗讀,從而感受其中的語言環境。有句古話說過:“誦讀唐詩三百,不會作詩也會吟。”這就表明了朗讀的重要性。在背誦的時候,學生要對英語課文中比較優美的語言材料進行反復的朗誦,從而用語言來還原作品的藝術形象,讓學生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獲得更好的英語語感。
2.在進行英語課外閱讀的時候,做到精讀和泛讀的有效結合,欣賞和專項培養的融合,課內和課外的有效結合。(1)掌握課堂閱讀教學——精讀。精讀是學生掌握語言知識的重要基礎。精讀課文,教師要對課文中的詞匯、短語和語法現象進行深入的講解。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于重難點問題和現象進行深入的分析和講解。在講解的時候,要注重講練結合,進行多種類型的練習,從而保證學生更好地掌握語言運用的能力。(2)有計劃地進行課外閱讀的指導——泛讀,從而提升學生進行英語閱讀的興趣。進行課外閱讀不但能夠對課本中的內容進行復習,還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3.實行“整體閱讀”。我們要求學生熟悉掌握整篇文章的內容,而不是單個的詞匯。在閱讀的時候,要能夠對詞性進行準確的判斷,從而對文章內容進行預測。在隨后的閱讀中,要不斷地證實和擴展開始的預測,進行準確的判斷;最后就要把文章前后內容進行連接,整體掌握,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作者單位 吉林省鎮賚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