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錫山
摘 要:作為一名初中物理教師,懂得科學探究是初中物理課程的重要內容,在課堂實施中教師必須了解學生自身現有的能力及知識水平,進行及時的引領,才能使學習探究活動開展下去。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認為物理教師能夠做到下面幾點是上好探究式教學的關鍵所在。
關鍵詞:探究式教學;解決問題;初中物理
一、問題的設計應關注中學生面向生活、社會的問題,并為探究性學習提供足夠的支持和條件
如,在平面鏡成像規律探究教學中,問題的提出是學生生活中常用的平面鏡問題,實驗中利用玻璃板作為平面鏡,為使學生的探究活動有效進行,教師就可提前準備好玻璃板和蠟燭。
二、探究學習的重點應該放在方法及技能上
如,探究平面鏡成像的規律時,教師提出問題:平面鏡成像的位置、大小與物體的位置、大小有什么關系?
學生進行猜想:當物體移近平面鏡時,像也隨之向鏡面移動,所以,像與物體距鏡面距離可能相等(或正好相反);物體距平面鏡越遠,像就越小,因此,像的大小可能與距離成反比。
學生各小組討論后制定方案:利用玻璃板作為平面鏡,觀察物體(如,點燃的蠟燭)經玻璃板所成的像,并通過用第二支同樣的蠟燭(不點燃)與像重合來確定像的位置。
學生實施方案,認真做實驗,并做好記錄。
分析論證:分析結果、驗證與猜想是否相符,得出結論。最后做出評價。
三、在探究中要處理好學生的自主和教師的主導作用
科學探究是學生參與式學習活動,要鼓勵學生積極動手、動腦,通過自主的探究活動,學習物理的概念和規律,體驗到學科學的樂趣,了解科學方法,獲取科學知識,樹立科學創新精神,幫助學生克服怕出錯、怕麻煩等思想,在學生感到比較困難的地方給予具體的指導,使學生能夠順利地參與科學探究活動。
四、探究中教師要充分聽取學生的意見,珍視并正確處理學生已有知識、看法、感受、體驗和理解
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和猜想,若正確的,教師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勵;對于意義不大和不正確的,教師不要簡單地否定,在充分肯定學生積極性的同時要指出正確合理的成分,使他們看到自己的成績,增強參與的勇氣和信心。
五、在探究活動中注重學生間的合作與交流
物理課的大多探究活動都分組進行,組內各成員分工要明確。如,甲負責操作,乙負責記錄,或不同學生負責從不同信息記錄中尋找相關信息等。這樣既能使每處學生都得到機會均等的全面訓練,又能充分體現工作中的分工與協作。
這是我在初中物理課的探究式教學活動中獲取的點滴體會,請同仁們給予批評指正。
(作者單位 吉林省敦化市江源鎮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