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延祥
氯吡格雷與低分子肝素鈣聯合治療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在進展期的治療效果
侯延祥
目的對氯吡格雷與低分子肝素鈣聯合治療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在進展期的效果進行分析研究。方法隨機抽取2012年5月~2013年8月本院接診的102例缺血性腦卒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各51例, 對照組患者予以常規治療, 觀察組患者在常規療法的基礎上使用氯吡格雷與低分子肝素鈣進行治療。結果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90.2%優于對照組78.4%, 觀察組患者評分變化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 二者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結論氯吡格雷與低分子肝素鈣聯合治療缺血性腦卒中效果顯著, 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經功能, 值得臨床應用。
低分子肝素鈣;缺血性腦卒中;氯吡格雷
進展期缺血性腦卒中是導致腦卒中患者致殘和死亡的重要原因, 作為動脈粥樣硬化性腦梗死較為常見的發病癥狀,其臨床情況十分危急, 若不及時搶救則嚴重影響患者預后,因此探索有效的治療方法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本文對氯吡格雷與低分子肝素鈣聯合治療進展期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效果進行分析研究, 現總結如下。
1.1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102例缺血性腦卒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所有患者均經CT檢查確診, 存在缺血病灶, 符合研究條件;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各51例, 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以及臨床情況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均自愿參加本組實驗。
1.2方法
1.2.1對照組 糾正患者水、電解質平衡, 控制患者的血壓及血糖, 給予營養支持, 結合患者情況使用甘露醇降顱壓,皮下注射肝素鈣(國藥準字H32021983蘇州新寶制藥有限公司)5000 U, 2次/d。
1.2.2觀察組 在上述基礎上, 口服氯吡格雷75 mg, 1次/d, 15 d為1個療程。兩組患者均持續用藥30 d。
1.3觀察指標 ①神經功能缺損評分;②臨床療效, 其中包括無效、有效、顯效, 其中總有效率為有效率、顯效率之和。
1.4評價方法 ①無效: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17%;②有效: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18%~45%;③顯效: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46%。
1.5統計學方法 數據資料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7.0進行處理, 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使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情況 觀察組患者顯效率、總有效率均優于對照組, 二者總有效率分別為90.2%、78.4%, 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情況的對比[n(%)]
2.2兩組患者神經功能改善狀況 治療前兩組患者神經功能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治療后均優于治療前, 觀察組患者評分變化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 二者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2。

表2 治療前兩組患者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的對比( x-±s)
氯吡格雷可阻斷ADP引起的血小板擴增[1], 抑制血小板聚集, 進而防止血栓形成。低分子肝素鈣對凝血因子Xa活性具有選擇性抗凝作用, 對其他凝血因子和凝血酶的影響較小, 因而在保持肝素抗血栓作用的同時還具有凝血作用。本組實驗中觀察組患者使用上述二者聯合治療, 其總有效率以及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均顯著優于對照組, 二者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由于本組研究條件有限, 因此關于患者的耐受性以及長期用藥情況還需日后進一步探討。在此,本組研究得出結論, 氯吡格雷與低分子肝素鈣聯合治療缺血性腦卒中效果顯著, 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經功能, 值得臨床應用。
[1] 韓英俊.氯吡格雷聯合低分子肝素鈣治療進展性缺血性腦卒中療效觀察.中國衛生產業, 2011, 8(5):34.
2014-03-28]
116200 遼寧省, 普蘭店市中心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