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秋霞 趙相軍
·經驗交流·
大月份人工流產后即時隨機放置吉妮致美的臨床研究
徐秋霞 趙相軍
目的探討宮內節育器吉妮致美于大月份人流后即時隨機放置的安全性、有效性、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方法收集2012年2月~2014年3月期間在本院要求終止妊娠同時需避孕的停經6~10周及10~14周婦女各150例進行臨床觀察隨訪, 均于人工流產術后馬上放置宮內節育器吉妮致美(含吲哚美辛硅橡膠的固定式宮內節育器), 術后給以定期隨訪。結果300例對象累計觀察6個月, A組:脫落率0.67%, 不良反應發生率2%, 因癥取出率0.67%。B組脫落率3.3%, 不良反應發生率2.67%, 因癥取出率1.33%。結論大月份人工流產術后即時放置宮內節育器吉妮致美安全性高、避孕效果確切、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 與妊娠9~10周者相比較, 大月份人工流產術后放置宮內節育器吉妮致美脫落率較高, 達到3.3%。
大月份人工流產;吉妮致美宮內節育器;不良反應
我國近年來每年人工流產術的數量龐大, 絕大多數因非意愿妊娠。針對人流后即時采取避孕措施的研究已多有報道,但多限于對妊娠10周以內者的觀察, 鮮有大月份人工流產后即時避孕的觀察報道。本次收集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本院人工流產婦女300例, 妊娠6~10周者及妊娠10~14周者各150例, 于人流術時馬上放置宮內節育器吉妮致美,術后通過臨床對比觀察, 情況如下。
1.1一般資料 共收錄2012年2月~2014年3月到本院計劃生育門診要求終止妊娠同時要求避孕, 并符合以下條件的婦女, 妊娠6~10周者150例為A組, 妊娠10~14周者150例為B組, 均于人工流產后即時放置吉妮致美宮內節育器。
接受條件:①自愿參加本研究, 能按要求隨訪和填寫月經日記;②年齡范圍20~42歲, 身體健康, 無銅過敏者 ;③月經周期規律, 周期3~7/25~35 d;④術前B超檢查確定宮內妊娠, 查白帶常規無異常, 查血常規, 血紅蛋白≥90 g/L;⑤此次妊娠為6~14周;⑥此次妊娠過程正常。
刪除條件:①患有生殖道炎癥;②銅過敏者;③吸宮術后子宮收縮不良;④可疑流產不全或術中出血>100 ml;⑤明顯或多發子宮肌瘤;⑥有子宮內膜異位癥;⑦哺乳婦女月經未復潮者。
1.2方法①人工流產的方法。A組直接采用負壓吸宮方法, 吸宮后上環, 上環前必須檢查吸出物, 確定絨毛完整;B組則先按照藥物流產程序先給以米非司酮150 mg+米索前列醇120~600 μg口服, 待排出妊娠物后即行清宮術并上環, 上環前必須檢查排出妊娠物, 確定胚胎完整。②節育器選擇。應用吉妮致美IUD, 放置器為半自動套管放置。③所有受試者的手術操作均由經過培訓的醫生進行。具體上環步驟:取吉妮致美IUD, 將定位標志調節到所測量到的宮腔深度外5~10 mm處, 左手牽引宮頸鉗, 右手將放置器置入子宮腔達子宮底, 拇指抵住推桿手柄, 使放置器頂端與子宮底緊密接觸, 下壓推桿手柄上的卡槽, 向宮底推入推桿, 可有非常清楚的突破感。放置前宮頸注射催產素20U, 以確保子宮收縮,完整記錄人流和放器手術過程。
1.3隨訪 放置宮內節育器后第1次月經干凈后、第3個月、第6個月隨訪共3次, 告知受試者術后至第1次隨訪之前禁性生活, 記錄月經日記(不良反應和出血情況), 做盆腔檢查并觀察尾絲情況, 因術后子宮復舊收縮, 宮腔縮小, 尾絲會較術時延長, 于第1次隨訪時, 給予修剪, 第1次隨訪時做B超檢查, 測量S-S距離。
基本情況總結:A組150例觀察對象平均年齡20~41歲,平均(30±1.16)歲, 孕次2~9次, 產次0~5次, 停經天數40~69 d, 人流術后宮腔深度7.5~11 cm。有帶環脫落史者83例。術后1個月復查B超:測IN IUD上緣至宮底外緣距離, 正常為11~17 mm[1], 該案中測得距離在11~17 mm范圍有147例, 2例為19 mm, 但一直使用, 未出現異常癥狀, 1例患者于術后第一次月經復潮時自行發現環脫落, 病例中無出現月經量增多及術后發生疼痛而取環者, 無帶環受孕。帶器后月經持續時間、脫落率、不規則陰道流血發生率見表1。
B組150例觀察對象年齡20~42歲, 平均年齡(29±1.4)歲, 孕次1~10次, 產次0~4次, 停經天數70~93 d, 人流術后宮腔深度9~13 cm。有帶環脫落史者72例。術后1個月復查B超:測IN IUD上緣至宮底外緣距離, 該案中, 測得S-S距離在11~17 mm范圍有145例, 2例S-S距離18~20 mm, 3例環脫落。病例中無出現月經量增多及術后發生疼痛而取環者,無帶環受孕。帶器后月經持續時間、脫落率、不規則陰道流血發生率見表1。

表1 兩組觀察對象術后情況比較(n)
宮內節育器于妊娠6~10周婦女人工流產后即時放置的安全性、有效性已為醫學解所公認, 對妊娠大于10周的人工流產者, 及術后宮腔深度>10 cm者則一般認為不適合放置宮內節育器。主要原因是宮腔大, 節育器難固定, 易移位, 易脫落,而且宮腔大, 節育器相對體積小, 避孕效果不確切[2]。大月份人工流產后宮腔較大, 但此時宮腔增大為生理性, 非病理性不可復, 經過復舊, 宮腔是會恢復至正常大小的。選擇吉尼致美宮內固定式節育器, 固定支點在宮底肌層內, 則克服了難固定易脫落的問題, 術后1個月禁性生活, 術后隨訪無異常后再開始性生活, 此時子宮已完全復舊, 節育器已能發揮正常作用, 可以有效防止帶環意外妊娠[3]。本組研究, 通過觀察妊娠6~10周及10~14周的婦女人工流產后即時放置吉尼致美, 發現大月份人工流產組脫落率較高, 達到3.3%。作者分析認為, 可能和以下原因有關:大月份人工流產組, 手術當時其子宮肌纖維生理性腫脹、增大、充血更加明顯, 術時雖然已將節育器固定結頭推入宮底肌層, 但術后子宮復舊過程中, 蛻膜脫落, 肌細胞縮小, 節育器結頭可能裸露出肌層外造成脫落[4]。其不良反應發生率、因癥取環率均很低,安全性、有效性均較高, 不失為大月份人工流產后婦女首選的一種安全可靠持續的避孕方法, 適用于需要長期避孕女性,以及對其他避孕方法依從性不良的婦女。
[1] 周永昌, 郭萬學.超生醫學.第4版(下冊).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2003:1310-1311.
[2] 徐秋霞.人工流產后即時放置吉尼致美臨床研究.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3(15):49-50.
[3] 樂杰.婦產科學.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8:50.
[4] 張偉東, 趙冷佳, 陸淑娟.人工流產術即時放置吉妮宮內節育器1564例分析.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 2005, 21(5):305-307.
2014-04-03]
528400 廣東省, 中山市火炬開發區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