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帥+++馬麗環
摘 要】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是學校和教師雙重努力的結果。本文立足于高職院校的現實,側重于從院校角度,提出了增強對教師的關心、建立師德建設的保障體系等加強師德建設的做法。
【關鍵詞】 師德建設 高職 制度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要樹人先樹己,教師的師德狀況直接影響到學生價值觀的形成,關系到教學目的的實現。師德建設要從組織領導和個人自省自律兩個角度出發,所以除制定師德規范之外,還應探索將思想教育和行政措施結合,通過有效的途徑把教師規范內化為教師的師德意識,達到提高教師隊伍整體師德水平的目的。
一、加強對教師的教育
第一,引導教師樹立正確的工作觀和價值觀。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上急功近利、一切向錢看的思想也必然反映到高職院校中來,偶爾發生師德失范、學術不端的行為也在所難免。我們沒有能力改變和優化社會環境,但可以通過各種途徑和方式增強學院教師抵制不良風氣影響的能力。通過引導學院教師樹立正確的工作觀和價值觀,激發他們樹立崇高的職業理想,保持教師應有的情操和堅守,切實肩負起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光榮職責。
第二,加強對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學習和培訓。雖然教師師德規范對于從事教育工作中所遵循的價值取向、基本原則和行為規則做了詳細的規定,但是很多老師并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很多人沒有進行過這方面的學習教育。所以,應把學習師德規范納入教師培訓計劃,作為新教師崗前培訓和在職培訓的重要內容。
第三,加強思想政治理論和形勢任務的教育學習。通過深入開展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教育學習,增強教師的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理論素養,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進而感染學生樹立積極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同時,要加強形勢任務的教育學習,幫助學生準確了解國家的發展戰略、相關職業的發展形勢。
學習教育的具體方法可以采用報告會、座談會、研討會、培訓班、讀書班等行之有效的方式,采取既集中又分散,即共學又自學的辦法。另外,在學習教育中,注意發現典型、樹立典型,讓師德標兵可親可敬可學。
二、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
“打鐵還需自身硬”,教師自身的專業水平直接決定能給學生帶來多大的收獲,“傳道授業解惑”是教育的主要任務之一,也是教師最重要的職業操守,教師的專業素養提高了才能實現這一教育目的。所以,學院要為教師專業素養的提高營造良好的環境,提供相關的制度保障。
第一,提供學習進修的機會。學校要尋找、打造更多的學習機會讓教師到外面去學習、開闊眼界。世界和時代的發展日新月異,不學則退,閉門造車和坐井觀天只能讓人越來越狹隘。通過學習能夠夯實專業知識基礎,了解專業領域內的最新動態,保持教學理念的新鮮性,增強教學的激情,這些都將轉化為教學成果直接輸送給學生。能夠為企業、為社會培養合格和優秀的人才,不誤人子弟是最大的師德。
第二,教師內部相互學習。充分發揮教師隊伍中優秀分子的傳幫帶作用,通過建立和深入開展“師帶徒”、集體教研等活動,帶動全體教師隊伍素質的提高。學院應探索更多更靈活的學習方式,切實達到效果。
第三,以科研促學習??蒲胁灰远酁槟繕?,而以質取勝??蒲兄贫纫w現出對真正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精神和實踐的支持與扶植。同時,科研和教學的設計、安排要體現合理性,確保教師有時間搞科研,使科研成果完成轉化,促進教學的提高。
三、增強對教師的關心
師德建設絕不僅僅是給教師制定行為規范、不斷施壓的過程,而更應該關心和愛護教師,讓教師會發自內心的愛學校、愛崗位、愛學生,這樣教師職業道德教育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一,為教師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提供無憂保障。對教學的重視、對教師的重視往往體現在細節中,教學的保障工作做得好,萬事俱備,只欠老師的“東風”,自然會促進大家認真地工作,反之,滿目所見皆“荒涼”,教師的熱情也會被熄滅很多。因此,在教學中遇到的設備障礙、溝通不暢等問題要及時解決,為教師教學提供良好的環境,調動和保證教師工作的熱情和干勁。
第二,在教師待遇、職稱晉升、科研等方面給予足夠的支持,鼓勵優秀人才到重要的崗位工作,使高校教師真正成為人人敬佩和羨慕的崗位,形成良好的尊師重教的社會環境。正確面對和合理解決教師的經濟訴求,使教師能夠安心從事教育工作。
第三,切實提高教師的政治地位,充分發揮教師主人翁作用。領導干部要經常到教學一線,了解教師的真實心理、工作狀況,加強與基層教師的溝通,切實重視教師的感受,通過換位思考理解教師、鼓勵教師。
四、建立師德建設的保障體系
師德建設落實到具體的機制和體制中才能真正有效果,建立行之有效的評價考核制度和激勵機制是學院師德建設取得成果的重要保障。
第一,完善師德評價內容和方法。探索構建學校、教師、學生、社會參與的師德監督體系,對師德表現突出的教師,予以重點培養、表彰獎勵;對師德表現不良的,及時勸誡、督促整改;對師德失范的,依法依規嚴肅處理,切實實行優勝劣汰。不斷提出新要求,完善新規范,制定實施考核細則。
第二,進一步強化師德管理。建立健全教師師德考核檔案,定期進行檢查、考核和督導評估,并把師德與教師年度考核、崗位聘任、評比先進、職稱評定、晉級掛鉤,并且做到公平、公開、公正。
第三,建立和完善考核機制。要把師德建設作為學校工作考核、辦學質量評估和教育教學工作考核的重要內容,獎優罰劣。我院有很好的教師考核體系,但是考而不獎、考而不罰就會失去考核的影響力,失去制度的約束力,體現不出對師德的重視。
第四,建立和完善激勵機制。激勵機制應該成為師德建設中的重要手段。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激勵機制比約束機制更能激發工作積極性,更能達到預期效果。我們不贊成把師德規范弄得多而又多,細而又細,通過給教師加壓的方式來達到目的,而是學院應轉變思路,探索更多的激勵機制,如對教書育人成績突出者予以表彰和獎勵,并在教師職務評聘晉升、進修和學術梯隊選拔等方面優先考慮等方式,營造積極向上和諧的氛圍。
第五,領導干部表率示范。領導干部作為學校一分子是特殊的“教師”,在師德素養上要率先垂范,把職業道德教育與工作作風建設相結合,通過領導干部講道德、講修養,為教師做好表率。
總之,高校是精神文明的窗口,高校教師肩負著培養和造就國家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時代要求高校教師要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情操,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勢在必行。只有社會、高校、教師都重視和研究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問題,在全社會、全院形成尊師重教的良好環境,才能逐步使教師把職業道德內化為自覺行動,成為真正的“人師”的典范。
【參考文獻】
[1] 中共中央組織部、宣傳部、教育部黨組. 關于加強和改進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見. 2013(5).
[2]教育部、中國教科文衛體工會全國委員會. 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 2011(12).
[3]教育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的意見. 2005(1).
[4]趙軍. 高校師德師風建設問題與對策[J].三峽大學學報,2009(6).
[5] 黃少強. 高校師德師風建設面臨的挑戰與應對措施[J].莆田學院學報,2008(1).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