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麗華+++張靜+++王艷琴
隨著高等教育的大眾化和就業體制的轉換,學校畢業生的就業形勢日益嚴峻。由于近年來學校女生的數量逐年增長,女學生的就業狀況受到社會的普遍關注。而這其中還存在一個容易被忽視的弱勢群體——農村籍女學生。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國家對教育的重視,畢業生的就業和再就業問題成為困擾家庭和社會的一大難題。農村女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她們的就業問題顯得更加的迫切。
一、農村女學生
農村女學生主要是指農村擁有中職、高職、中專、大專、大本等學歷的女學生,她們是農村中擁有一定知識的群體,但是卻遭遇了就業的困境,不利于農村女學生的成長,也對學生的家庭造成了一定的負擔,因此需要對農村女學生就業問題進行必要的探索,尋求農村女學生就業的新出路。
二、農村女學生在就業問題
在畢業生就業形勢日益嚴峻的大背景下,農村女學生是就業競爭中的弱勢群體。其中既有自身的原因,也有來自外界的因素。農村女學生就業難不僅影響了自身的發展,還將造成基礎教育的惡性循環等消極的社會影響,在當前的就業環境下,農村女學生就業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造成農村籍學生就業困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 人際交往和自我表現等能力相對較弱,導致信息來源少。農村女學生人際交往能力較差是弱勢家庭出身和經濟背景帶來的負面效應。受到家庭和傳統教育經歷的影響,許多農村女學生比較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在學習期間往往將時間和精力全部投入學習當中,用于社交的時間比城市的女生少。加上長期受傳統思想的影響,交往的主動性不夠。擇業過程中信息渠道相當重要,交往能力強的人占有明顯優勢。狹小的交際圈使得她們在找工作時的信息渠道較城市女學生要少得多。
2. 農村籍畢業生缺乏社會關系,沒有背景,在應聘中處于劣勢。在就業競爭中,城市學生的父母利用本身的社會資源為子女就業提供幫助,他們甚至可以直接通過關系決定子女的就業。很多國企、行政事業單位對其員工子女招聘有內部指標,外人根本沒有機會。
3. 用人單位對農村籍畢業生的就業歧視。一方面,農村女學生綜合素質(談吐、氣質、見識)一般不如城市學生,在面試中處在劣勢;另一方面,部分用人單位出于自身利益考慮,更傾向于錄用有社會關系的學生。他們被認為可以為單位帶來更大的利益。這些單位還擔心農村女學生因為生活壓力大、負擔重而影響工作。
4. 外語能力、實踐能力等綜合素質偏低。由于家庭經濟狀況和所享有的教育資源遠比不上來自城市的女生,農村女學生的外語,尤其是口語能力較弱。我國的學生動手能力普遍較差,而來自農村的女學生,由于其生理、性格以及所處的社會經濟背景,使得她們在實踐能力方面又欠缺很多。
5. 部分農村女學生期望值過高,高不成低不就。農村女學生一般都是同伴中的佼佼者,父母眼中的“鳳凰”,這使得她們潛意識中有一種自負的心理。父輩的期望使得她們更偏好“體面”的工作,愿意選擇穩定、舒適、待遇好的單位,不愿到條件較差的基層鍛煉。
三、農村女學生就業問題的探索
要解決農村女學生就業問題,關鍵是排解農村籍女學生就業困難。促進農村籍女學生就業的治本之策,應努力創造并維護整個就業市場的公平競爭環境。
1. 堅持理想教育,確立正確的職業理想
就目前的情況而言,伴隨著全球經濟化進程的日益加深,很多腐朽落后的思想侵蝕了女學生的心靈。因此,當代學生堅持理想教育,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很重要。應該從進校門開始抓起,并且貫穿于整個學習過程中。在校期間應幫助女學生樹立各種積極的思想,使其具有良好的品德修養,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完成規定的課程,并取得合格的成績,掌握所學專業要求的各項專業技能。重點培養學生適應新環境和動手創造的能力。
2. 緊跟時代步伐,更新大學生就業觀念
當前我國學生的就業壓力十分嚴峻,勞動力供給嚴重大于需求,學生就業空間受到擠壓。而目前的社會強調的是“以創業帶動就業”。正由于這種新的潮流要求當代學生要改變以前急功近利、求職主動性差、依靠心理強、缺乏奮斗意識的落后的就業觀。勇于挑戰,不怕失敗,選擇自己創業來解決自己的就業問題。另外一種新觀念,就是選擇到基層和農村去就業。隨著改革開放,農村的經濟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也創造了的大量的就業機會,急切需要大量的優秀畢業生投身于廣闊的農村天地。
3. 加強學校、家庭和社會對農村女學生職業意識的教育和引導
加強農村女學生的就業指導工作,不僅是學校生存和發展的需要,是學校教育健康發展的需要,也是正確引導農村女學生轉變就業觀念,培養健康的擇業心理,在思想上、政策上、信息上加強農村女學生的就業指導工作,是學校教育健康上、心理上、技巧上給予具體的指導,使畢業生順利就業,實現人生價值的重要前提。
4. 全面提高農村女學生素質,增強農村女學生的競爭力
為了增強農村女學生的競爭力,農村女學生應該要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質,這也是農村女學生解決自身就業的根本途徑。而且為達到這一目標,學校也很積極地針對農村女學生各種不同的專業特點和每個人的思想狀況進行教育與引導。不僅局限于此,學校還要研究市場,以便更好地配合市場的需求來培養適合性人才,這樣更具有效率性。更能針對性地培養農村女學生的綜合素質及能力,以便全面提高的速度更快。
農村女學生就業問題既是教育領域的問題,同時也是社會面臨的課題,既需要教育教學的改革,也需要社會管理體制方面的變革。
【參考文獻】
[1]高旭. 女大學生的就業困境歸因及對策新議[J]. 中國成人教育,2010(11).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