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慧琳
【摘 要】目前,大學生就業的嚴峻形勢也成了群眾和社會關注、學生和家長關切的熱點和難點問題。然而,高職院校的畢業生就業往往會感到更大的壓力,她們在擇業過程中產生的焦慮、自卑、孤傲、盲目、怯懦、攀比等不良心理狀況應引起我們的高度關注。現從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角度,對近年來高職院校畢業生擇業心理與對策進行分析。
【關鍵詞】大學生 就業 心理 高職院校 擇業心理誤區 擇業對策近年來我國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日益嚴峻,并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目前,高職院校畢業生的人數占高校畢業生總人數的一半左右,并在擇業中明顯處于“弱勢地位”。 就業是大學生邁向社會的第一步,也是他們人生中的一次重要選擇。嚴峻的就業形勢加重了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壓力。只有對大學生就業的各種心理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并克服她們的不良心理,我們的社會才能健康的發展。本文對大學生就業擇業心理進行了調查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一、高職院校畢業生的擇業心理誤區
(一)擇業焦慮
焦慮在心理學上是指個體由于遭受心理上的沖突或挫折而發生的一種緊張的、恐懼的、焦躁不安的情緒狀態。這種情緒會使人面臨著一種恐懼感,對于自己所面臨的新的異常情境表現為憂慮、緊張、失望、煩躁、恐懼、焦急等心理反應。臨近畢業,多數大學生都會出現焦慮和急躁的心理。許多學生既希望謀求到理想的職業,又害怕被企業拒之門外,擔心在畢業前若沒找到專業對口的工作,就會錯失良機。
(二)擇業自卑感
自卑是一種缺乏自信心的表現。一些高職院校畢業生在就業時,因受到幾次挫折就開始對自己失去信心,懷疑自己的能力,從而釀成自卑的心理,對其他用人單位便也變得冷漠。這種心理恰恰是對環境適應能力差的表現。
在擇業問題上,部分高職院校畢業生總覺得自己不如名牌大學的學生,因此,悲觀失望,甚至不思進取,自暴自棄。所以當他們面臨擇業市場的激烈競爭時,對自身能力抱有懷疑的態度,怕與那些所謂的自認為比她們強的人競爭,往往對所選職業徘徊不定。當遇到幾次求職挫折之后,就開始意志消沉,從而錯失擇業良機。
(三)消極依賴心理
許多學生在就業中缺乏獨立意識以及判斷能力,依賴父母或親朋好友出面找關系、托人情,希望通過親朋好友的努力為自己安排一個好的單位,仿佛不是畢業生自身求職,而是親朋好友在求職,缺乏擇業的主動性。更有甚者,將實習、找工作歸結為學校輔導員的責任與義務,認為學校就應該為她們推薦理想的工作機會,當工作不合心意時就大發脾氣,抱怨父母或學校。依靠思想和依賴心理過于嚴重,使自己在就業中處于劣勢。
(四)虛榮不求實際心理
很多大學生以為手里拿著厚重的各類證書,堅信自己一定能找到好工作。要求用人單位高薪水,不愿從低的崗位做起等,并不考慮自身的能力。其實,溫家寶總理說過“高校畢業生只是普通勞動者”。這就說明你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才,那些高含量、高收入的崗位你還沒有能力去擔當。沒有在普通崗位磨煉的經歷,想成為社會上的優秀精英根本就無從談起。
二、解決高職院校畢業生擇業心理問題的對策與措施
(一)樹立擇業信心,積極參與求職競爭
自信是大學生成才的基礎,也是擇業成功的前提。大學生應該對自己產生充分的認識,把客觀條件與個人抱負結合起來,樹立擇業信心。這就要求廣大學子平時就應該注意以下幾點:1. 培養自己良好的人格品質,善于把握機會;2. 不斷學習探索科學文化知識,充實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3. 積極參加社會實踐,不斷提升自己的工作技能。只有做到以上幾點,才有可能在擇業中充滿自信,積極地參與競爭。
(二)加強就業指導,開展心理教育
加強就業指導工作,一要開設就業指導課程,對國家的就業政策做到廣泛宣傳,介紹當今就業形勢,并對其進行有關求職擇業的專業知識培訓,使其全面認識與理解政策和就業形勢,掌握求職中的基本技能;二要進行榜樣教育。既要在往屆畢業生中尋找腳踏實地、艱苦奮斗、事業有所成的榜樣,又要在應屆畢業生中挑選意志堅定、自愿到基層工作的榜樣對大學生進行教育;三要早抓、齊抓就業教育,就業教育應從學生剛邁入大學校門的第一天抓起,它不僅僅是就業指導部門和學工部門的工作,而且是貫穿整個學校工作的一個重要部分。同時,學校要加強就業心理咨詢工作,了解掌握擇業階段畢業生的心理狀況,通過團體輔導與個別咨詢相結合的方式,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咨詢,幫助學生客觀認識自己,做好擇業前特別是受挫折的心理準備。幫助消極學生走出心理誤區,排除心理問題,保持良好的擇業心態。
(三)培養獨立意識,克服消極心理
面對挫折,戰勝挫折,克服挫折所帶來的不良心理影響。擇業是一個雙向選擇的過程。畢業生在求職擇業過程中難免會遇到挫折,這是一種正常的現象。對此,高職院校畢業生更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古人云:失敗乃成功之母。困難和挫折是磨煉人的意志的最好機會。擇業受挫是對大學生意志的磨煉。畢業生在面對挫折時,不要消極退縮,而要保持清醒的頭腦,采取積極的態度,認真分析挫折的原因,找準相應的對策,調節好心理狀態,迎接新的挑戰。
(四)腳踏實地,注重自身能力的培養
在當今就業環境下,只有提高自身的能力,才能立于不敗之地。這就需要大學生在大學四年的時間里,除學習之外,要多爭取參加一些社團或學生會的活動。擴大自己交際面的同時,能夠培養自己的綜合能力。實踐證明,有過幾年學生干部經歷的學生,他自身的這種能力有顯著提高。
總之,高職院校的畢業生應根據就業市場的需求,注重綜合素質的提高,穩定就業心理,腳踏實地,從容地面對就業。要不斷完善自身情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以一顆平常心來面對待就業問題,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和健康心理。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