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麗萍


【摘 要】會計實踐教學是中職會計專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培養適合社會需求核算型會計人才的重要教學方式,示范模擬教學作為會計實踐教學的重要方式在會計技能型人才培養中的作用舉足輕重。本文從示范模擬教學的內涵出發,結合教學實踐,提出了一系列加強示范模擬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中職會計專業 示范模擬 教學策略
中職會計專業是培養社會需要的一線核算型人才,培養學生學會填寫和審核會計憑證、登記會計賬簿、編制報表等會計核算能力是其主要任務,需求決定供應,該能力的具備離不開以示范模擬為核心的實踐教學。示范模擬教學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實際操作業務的一種演示,通過這種演示讓學生模仿學習,并最終學會操作而采用的一種教學方式。示范配合理論講解,能更形象和清晰地展示會計核算的結構、要領和方法,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概念框架,起到動作定位的作用。
一、設置實踐情境,激發學習動機策略
會計理論是從真實運用的情境中抽象升華而形成,背后都有具體的現實原形,鑲嵌在實踐情境中的。有效的會計教學應以實踐情境為索引,把抽象理論還原到實踐中去,擺脫教師紙上談兵、學生憑空想象的怪圈,使教學活動更富有實效性。因此,中職會計專業教學過程中應創造實踐情境,營造出實踐的氣氛,讓學生在實踐情境中學習。
1.創設立體型的課堂情境。課堂是能讓學生參與進去的立體型的課堂,而不是只能讓學生以觀眾的身份參觀的平面型課堂。立體型課堂情境的創設是要向學生展示相關的會計處理過程,提供會計核算的原型,讓學生通過觀摩后能進入其中課堂參與實踐。如在學習會計憑證時,就提供實際工作已填制好的憑證,讓學生觀摩,然后提供空白憑證讓學生自己填制。
2.創設社會課堂情境。會計是一門實務性較強的學科,應把課堂搬進企業內,在企業真實的財務核算環境中開展教學活動,把學生領進實際業務處理過程中,為其通過參與具體經濟業務,在實踐中學習創設情境平臺。如《存貨盤點清查》這一教學內容就可以安排在企業中存貨管理倉庫,創造出能親身體驗如何盤點存貨,對盤點結果如何處理的情境,從而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3.創設仿真課堂情境。會計作為商業語言蘊藏著企業的商業秘密,財務部作為商業秘密集中地更是被視為“禁區”,把會計實踐教學活動安排在企業財務部門是不現實,而離開了實踐情境的會計教學猶如無水之舟,寸步難行。社會企業與教育機關之間的矛盾促使人們把企業財務部“搬進”學校實驗室,設置會計模擬實驗室,讓學生在仿真的情境中模擬企業的各種財務核算活動。教師可以把課堂設置在會計模擬實驗室,借助各種財務用品開展實踐教學活動。如銀行會計處理教學的開展可以在學校的模擬銀行開展,一部分處理前臺業務,一部分處理后臺業務。
二、示范模擬教學,培養核算能力策略
1.教師示范教學策略
會計核算能力的培養最終要落實到實務上,核算理論和核算實務之間需要教師“示范”這一連接符。有效的示范模擬教學可以采取多種策略。
(1)“人——機”結合示范策略。會計示范教學過程除了教師身體力行示范操作,也可借助多媒體技術以音、像的方式示范。如存貨盤點清查,除了教師在企業現實情境中親自示范盤點,也可以通過多媒體軟件制作出企業會計人員清查盤點存貨的過程和碰到問題時的處理方式,讓學生形成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也使教學過程更加清晰明了。
(2)“總——分”結合示范策略。人的認知總是伴隨著從外部到內部,從簡單到復雜的規律。會計示范教學過程中,應先總體示范后按照內在步驟分步示范,并把握住主次,對于重難點和易錯點要重點示范,重復示范,直至讓學生掌握,最后再進行整體的演示,以達到融會貫通。如會計憑證裝訂示范中,從打孔——穿線——打結——包裝——簽字蓋章應該一步一步示范,對打結等關鍵步驟應重點示范,分步之后再整體示范。
(3)“正——誤”結合示范策略。正確示范固然重要,錯誤的示范也不可忽視。錯誤示范教學如能善加應用,將能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在正確示范以后,可以以學生易錯的地方為例,特意進行錯誤示范,并指出錯在哪里,這不僅不會引起學生的錯覺,反而能引以為戒,提高自己的警惕。如在示范會計記賬憑證的填寫過程中,在規范示范以后,示范存在問題的錯誤憑證,讓學生對比找出錯誤的填寫,鞏固記賬憑證的要求。
2.學生模擬教學策略
教學活動是雙向的,學生不能只是一個參觀者,更應該是一個參與者。因此,在示范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參與進來,跟隨著教師的示范模擬,以掌握技能。
(1)參與性模擬實踐策略。教學過程中,可以采取教師的示范和學生的模擬實踐同步進行,教師示范一步學生模擬實踐一步,隨著教師示范教學工作的完成,學生模擬示范實踐學習也完成了。如在原始記賬憑證的填寫教學中,教師示范如何在記賬憑證上填寫科目、阿拉伯數字應該是斜寫,占數字格子的一半等要領,學生根據教師的講解和示范在相應的記賬憑證中填寫,逐漸掌握記賬憑證的填寫在格式上有哪些規范要求,學生可以一邊看教師的示范,一邊參與到記賬憑證填寫過程中。
(2)自主性模擬實踐策略。教學初期,學生模仿實踐過程是分解步驟,要促進學生真正掌握實踐知識和技能,還必須把分解動作貫穿起來,融會貫通。因此,讓學生在參與性實踐后自己進行全面實踐可以稱得上“強化劑”,讓學生把這些知識和技能內化到自己的知識體系中。如在上述的參與性實踐中對記賬憑證的填寫教學中,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完成了記賬憑證的登記工作,此時,教師應該為學生搭建自主實踐的平臺,讓其開展自主實踐。
三、崗位輪換教學,加強合作意識策略
會計是一個綜合性的崗位群,由會計主管、出納員、制單員、記賬員等若干個崗位組成,這些崗位相互牽制、相互配合形成一個財務核算系統。在會計實踐教學過程突破“一人財務部”的模式,采用崗位輪換的實踐教學策略,不僅能促使學生擺脫既是出納又是會計,既是制單員又是會計主管的尷尬處境,也讓其能明白憑證和賬簿的傳遞過程、崗位之間的配合以及工作崗位間的相容性。崗位輪換教學的本質是一種合作學習的形式,通過崗位之間的輪換共同合作不僅能有效完成教學任務,甚至能發揮出1+1>2的特殊效果。endprint
1.角色扮演教學策略
會計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特點把學生分成若干組,每組構成一個財務部,分別扮演會計主管、制單員、出納員、記賬員等不同會計角色開展審核原始憑證、填寫記賬憑證、登記會計賬簿、編制會計報表等會計核算工作,使學生通過崗位角色的扮演明確各自崗位的職責,了解會計核算的流程,培養協同合作能力,能達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圖1中反映了由會計主管、制單員、記賬員和出納員所組成的財務部如何審核原始憑證和編制記賬憑證的過程。學生通過扮演財務部的相關角色共同合作完成原始憑證的編制和審核工作,領會崗位之間的合作性和牽制性。
2.崗位輪換策略
為了完成實踐教學目標,需要進行崗位輪換,小組中的每一個成員必須依次扮演4個角色,通過4輪輪換,使得每一個同學都能將所有實踐內容輪換一次。
四、教師+學長指導,提高指導質量策略
現代教學倡導學生為主體,但并不否定教師的主導作用。缺乏教師指導的實踐教學活動是盲目的,而在教師指導下的學生實踐更能有的放矢,更有效。在會計核算能力培養的實踐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教師+學長相結合的“3+1”指導策略,3是實踐前、實踐中和實踐后的三位一體指導,1是學長制指導。
1.實踐前指導。在實踐前雖然有教師的示范,但在實踐前教師應該做好定位工作,讓學生明白自己的實踐內容以及目標,有效的實踐前指導能保證學生心中有數。如教師在示范固定資產的清查工作以后,讓學生參與固定資產清查工作之前,教師應該讓學生明確清查的固定資產項目及要求。
2.實踐中指導。學生在會計實踐過程中遇到困難或出現違規操作的概率非常大,教師必須做好學生實踐過程中的控制作用,對學生加以指導,降低發生實踐偏差的可能性,以達到實踐計劃能順利開展。
3.實踐后指導。學生實踐任務的完成并不表示教師的指導工作已經終結了,教師要做好實踐后的總結指導以及診斷工作,針對實踐中出現的帶有普遍性的問題以及發展學生智能及實踐技能有關的問題,進行總結性評價。
4.學長制指導。任課教師和若干實驗員組成的指導力量是非常薄弱的,而學長制的實施則可以解決指導教師欠缺的困難。所謂學長制是指安排部分高年級會計專業的學生參與指導工作。高年級學生參加過會計核算實踐,基本掌握了會計核算能力,他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會計核算能力,在實踐教學工作開展之前,教師對其進行相關的培訓后把其分到各個財務小組分組進行指導。學長制的實施可以緩解指導教師的指導壓力,加強指導力量,而且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得到指導,也讓這些學長在實踐教學指導方面得到訓練,這不失為一個兩全其美的策略。
五、實務樣本評價,提高評價績效策略
教育需要評價,沒有評價的教育是盲目的。現行評價方式中,回憶式的“紙筆測驗”評價方式還是占有壟斷地位,即使在會計這樣的實務性很強的學科中也不例外,殊不知該方法只能勝任會計理論知識掌握情況的評價,而對于會計核算能力的評價卻是難以勝任。為有效評價學生的會計核算能力,切實發揮評價的“指揮棒”功能,筆者倡導在會計核算能力評價中采用實務樣本評價方式,即從學生會計實務操作資料中抽取出一些有代表性的樣本,根據被評者完成任務的情況,按照一定的標準,推斷他們是否獲得了相應的核算能力的評價方式。該評價方法在信度和效度上高于紙筆測驗:Asher和Sciarrino研究發現這些測驗和紙筆的能力測驗相比,對后來的工作成就預測的準確度要高得多。Robertson和Kandola也曾報告了實務樣本測驗對工作成就預測的高度有效性。
在會計核算能力評價中采用實務樣本評價的策略可以按照如下程序來操作,如圖2:即根據會計核算能力確定評價標準和評價內容,并在評價內容中選擇出相應的樣本進行對比以后作出相應的評價。
總之,以示范模擬為主導的中職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策略設計的出發點是為提高學生會計核算能力,它旨在通過引導學生進入教師所創設的實踐情境中,感受會計實踐激發學習的動機,在相關人員指導下主動參與會計核算的各個過程,在實踐過程中學習知識和技能,增強會計核算能力。
【參考文獻】
[1]博迪.從實踐教學環節談會計專業人才培養[M].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2007(01).
[2]段琳.會計教學論[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1:199-200.
[3]段琳.會計教學論[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1:206-207.
[4]傅磊.會計教學的借鑒與思考[J].會計研究,1994(05).
[5]曾輝華.會計教學模式改革探索[J].會計研究,2000(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