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敏
【摘 要】鄧小平的公平效率思想是鄧小平理論的深層組成部分,是對馬克思主義公平效率思想,特別是對毛澤東的公平效率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結合中國實際的新時代的馬克思主義。
【關鍵詞】鄧小平公平效率思想 思想淵源 繼承和發展一、對中國古代傳統義利觀的批判吸收
我國古代義利觀是以先秦儒家為代表的重義輕利的義利觀,貴義賤利,是其義利觀的特征。但是,儒家并不是絕對地排斥利,而是在更高層次上即義利統一的高度上言利,主張義利統一。從這點來說,鄧小平的“效率優先,兼顧公平”所強調的“公平”與“效率”相統一,與先秦儒家的義利統一有著一定的相似之處。自漢朝董仲舒以后,特別是宋明理學,曲解了先秦儒家的義利觀,董仲舒的“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以及宋明程朱理學的“存天理,滅人欲”的義利觀,完全否定“利”而片面強調“義”,使先秦儒家義利觀發生了嚴重扭曲。直到明清時,以王夫之、戴震為代表的思想家提出以利導欲、達情遂欲的義利觀,糾正了宋明理學把天理與人欲截然對立起來,貶低人們物質生活欲望的偏弊。傳統義利觀從不同角度反映了個人與整體,個人私利與社會公利的關系,都是為解決義與利即公平與效率的矛盾而提出的道德對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義利觀,一方面,從傳統的單純道德哲學的角度看,是在堅持集體主義原則的前提下,肯定個人利益追求的合理性及其道德價值,強調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的一致性的互補性。另一方面,從道德與經濟結合的角度看,就是把按勞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結合起來,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既要堅持效率優先,促進經濟發展,又要兼顧公平,保持社會的和諧穩定,這就實現了義與利、公平與效率的真正統一,因而是義利觀的現代形態——社會主義公平效率觀,也是以鄧小平為代表的黨的領導人對傳統義利觀的揚棄。
二、馬克思主義公平效率思想為鄧小平公平效率思想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礎
作為鄧小平公平效率思想形成的理論淵源之一,馬克思主義公平效率思想為鄧小平公平效率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科學的方法論指導。第一,馬克思主義認為,勞動者只有生產屬于自己所有的物質產品,才能在收入分配上彼此處在平等的地位上。為實現這個目的,馬克思認為必須實行生產資料公有制。這就為鄧小平的公效思想奠定了理論基礎。第二,馬克思主義注重提高效率,發展生產力,認為在共產主義的第一階段必須“以生產力的巨大增長和高度發展為前提。沒有高度發展的生產力,就沒有社會財富的極大豐富,就不可能實現共產主義。”同時,馬克思認為,生產關系最終為生產力發展水平決定,效率從而被認為是公平的前提和基礎,而合理的生產關系能夠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公平因此被認為有利于效率的提高。馬克思對公效關系的論述,使鄧小平能自覺運用矛盾分析法解決公平效率問題,反對把公平與效率當作是絕對排斥的兩個問題,而是用辯證的觀點去看待二者的關系。第三,馬克思認為公平與效率是一個不斷選擇的過程,在不同的生產力情況下,可以選擇不同的解決效率與公平之間關系的方法。在生產力不是很發達的時候,必然要優先效率,隨著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可以選擇優先效率、兼顧公平的原則,這使鄧小平能夠用重點論與兩點論相結合的方法論來認識與處理公平與效率問題,將公平與效率看成是一個不斷發展、動態制衡的過程,認為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公平與效率的地位是不同的。
三、毛澤東公平效率思想是直接理論來源
毛澤東公平效率觀作為鄧小平公平效率思想形成的直接理論來源,首先,毛澤東從社會主義方向角度來認識和處理公效率問題,對鄧小平公平效率思想的形成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鄧小平認為公平與效率應該是可以統一的,統一因為它是社會主義本質的規定,可以統一是因為有社會主義制度的保證,因此公平效率統一的基礎是社會主義制度。其次,鄧小平繼承了毛澤東把社會公平看作是社會主義本質的要求的觀點,非常重視社會公平。他說:“走社會主義的道路,就是要逐步實現共同富裕。” “如果富的愈來愈富,窮的愈來愈窮,兩極分化就會產生,而社會主義制度就應該而且能夠避免兩極分化。”因此,社會主義的本質應包括“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再次,鄧小平繼承了毛澤東重視發展生產力的思想。他強調:“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就是發展生產力,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歸根到底要體現在它的生產力比資本主義發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把發展生產與社會主義優越性和社會主義根本任務相聯系,使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生產力的認識逐步深化,為社會主義本質的提出奠定了理論基礎。最后,鄧小平從毛澤東公平效率觀理論與實踐的背離中看出,忽視公平與效率的辯證關系,絕對的同一化,只能犧牲效率,形成貧窮狀態下的平均主義。正因為他深刻總結了毛澤東在處理公效問題上的失誤,聯系新的實際,運用唯物辯證法對公平效率問題作出新的理性思考,才形成了更豐富、更科學的公平效率思想。從這個角度來看,毛澤東的公平效率觀正是為鄧小平的公平效率思想提供了最直接的理論來源和可供批判借鑒的經驗教訓。
【參考文獻】
[1]王西歡.鄧小平的公平觀與他的社會主義理論[J].池州師專學報,1995(03).
[2]胡平生,金伯富,萬筱群.試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公平觀[J].當代財經,1996(11).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