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春靜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才不足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這對職業教育、特別是高等職業教育提出了加快改革和發展的要求。促進高職院校學生實踐能力的發展是頂崗實習最根本的出發點。“頂崗實習”是職業教育的一種創新模式,是一種教育體制的改革,近年來,高等職業院校為了提高職業教育的質量,以“頂崗實習”的方式與企業形成了合作關系。本文以“頂崗實習”的學生為出發點,對學生在頂崗實習過程中實踐性能力的獲得及在實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探討,以期為職業教育理論和實踐提供一些切實可行的策略。
一、頂崗實習的內涵
頂崗實習即《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中關于職業院校的“2+l”教育模式。所謂“2+l”教育模式,即學生在學校學習兩年,最后一年要到專業對口的企業等用人單位,在一定工作崗位上拿取單位的相應勞動報酬的實習,然后由學校統一組織畢業考核、就業指導等。
二、頂崗實習在推行過程中有存在的問題
有數據表明,近年來我國高等職業院校頂崗實習已取得了一定成果,同時校企合作的領域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推廣。但實踐證明,現實中高等職業院校頂崗實習仍然存在諸多問題,經調查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一)學生不適應工作環境,在實習過程中缺乏盡心盡責的指導教師
學生剛到企業實習時大都對新的工作環境不適應,沒有歸屬感,并且心理承受能力差,在工作時遇到問題沒有及時得到老師的指導,學生就會感到很無助,甚至懷疑自己的能力。雖然學校都會給實習基地派一名帶隊指導老師,實習基地也會給每個實習生指定一位指導教師,但很多教師雖然有指導的經驗和能力,但沒有承擔起指導的責任,還有些指導老師根本不能勝任實習指導工作。
(二)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相脫節
在課堂中學到的專業知識與實習工作沒有聯系。實習工作看起來簡單,但由于學生對學科知識缺少整體把握和應用,在上崗的時候往往不知道如何操作,很長時間都不能進入角色,不能適應崗位。實踐性和操作性是高等職業教育的特性,但在我國高等職業教育教學體系中實踐性和操作性一直都未得到足夠重視。
(三)實習單位領導及員工對實習學生態度漠然
很多實習生到了實習單位都是“打雜”。實習單位一般不會安排真正能鍛煉學生實踐能力的崗位,他們擔心實習生上崗后耽誤他們的工作進度與效益;單位員工對實習生態度冷漠,怕這些大學生搶走飯碗。“領導不重視,員工不配合”,面對這些現實問題,有的實習生會主動調節適應,有些則采取消極抵制的辦法,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其自身的發展。
(四)學生被動接受實習單位的安排,崗位安排不對口
受傳統教育觀念影響,學生在學校大都是被動接受教育,在單位實習也是一樣,大都被固定在一個崗位上,沒有機會換崗,所以大多數學生在實習過程中表現都不夠積極主動,很少有學生能主動找實習單位協商。
(五)缺乏大批相對穩定、能滿足頂崗實習要求的基地
由于受當前教育體制改革的影響,每年畢業生的數量激增,學生尋找實習單位越來越難,如今許多高等職業院校沒有建立實習基地,部分建立實習基地的單位也沒有與實習基地建立穩定的關系。頂崗實習教學工作面臨的首要問題就是實習基地的缺乏,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頂崗實習的開展,學生沒有機會去實習。
三、解決高職院校學生頂崗實習所存問題的對策思考
高等職業院校學生頂崗實習是一個綜合實踐的過程,為保證頂崗實習有序、穩定、有效地開展,既需要高等職業院校加強自身建設,也需要學生、企業、政府等多方面的參與和努力。
(一)從學生自身看
1. 轉變思想,積極面對實習中出現的問題
因為實習過程中工作環境的復雜性、工作崗位的真實性和多樣性,對實習生來說確實有難度和不適應,所以學生要有一個積極主動的態度,面對工作中的困難與挫折要及時調整,以便盡快適應工作環境。
2.正確看待崗位分配問題
學生在頂崗實習過程中要嚴格遵守實習單位的有關規章制度。在實習過程中,大部分學生往往會被安排在某一具體的崗位,實習生要從實習單位的全局出發,積極完成任務。如果安排的崗位與所學專業不對口,實習生可以通過與其協商調整崗位,這樣不僅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還可以提高實習的有效性。
(二)從培養學校看
對于高等職業院校而言,應充分發揮學校方面的主動性,與企業建立共贏的合作關系,為頂崗實習學生提供穩定的實習基地、足夠的實習時間及有效的指導。
1.深化教學改革,構建以就業為導向,培養高素質應用型技術人才
人才培養模式是為培養目標服務的。對于高等職業教育而言,時代對它提出的要求是:培養一大批高素質的應用型技術人才。其人才培養的價值取向就是就業。樹立正確的辦學理念是高等職業院校開展頂崗實習的前提條件。
2.建立長期穩定的實習基地,確保學生的實習時間
頂崗實習的實踐證明,實習單位的真實工作環境是學生獲得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高等職業院校要盡可能聯系更多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讓學生有機會去企事業實習單位真實的工作場景去鍛煉,以提高實踐應用能力。
3.加強“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及時有效地對實習生進行指導
在學生實習過程中,指導教師的專業素質和專業能力,都對實習生的成長起著不可小覷的作用,實習生在指導教師的正確引導下可以自行解決實習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并不斷積累實踐經驗。為了促進教師指導能力的提高,學校可制訂相應的鼓勵政策,充分發揮學校人才資源優勢。
(三)從實習單位看
1.企業要樹立正確的校企合作意識,轉變對實習生的態度
企業要有長遠的發展戰略,加強與高職院校的合作。2001年修訂的《關于技術與職業教育的建議》進一步強調:企業應積極參與對準備在其相關領域選擇職業的那些人進行理論與實踐的培訓;并應與教育機構相互配合,組織這種培訓。這次修訂,把進行實踐培訓擴展到進行理論與實踐的培訓,既體現了知識經濟到來的時代特征,又增進了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社會責任。
2.企業要積極加強頂崗實習的管理
企業與學校在推行頂崗實習的過程中勢必會產生一些問題,這就要求校企雙方互相配合、周密安排。企業為了更好地與職業院校學生合作,對確實為企業創造了經濟效益的學生支付合理報酬,要尊重學生的勞動,對實習生實行人性化管理,確保頂崗實習的質量。
(四)從社會環境看
1.制訂頂崗實習的實施方案與制度
在校企合作中,各地方要制訂推進頂崗實習的實施方案,建立基于互惠多贏的利益驅動機制,建立健全職業教育的相關法律、法規,制定并明確企業、學校、學生各方在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中的權利與義務;在政府的引導下,高等職業院校和企業要建立具有法律意義的合作關系,雙方共同承擔為社會培養高素質高技能綜合型人才的教育培養目標。
2.加大對高等職業教育資源的投入與分配
政府的支持是校企雙方合作發展的有力保障。政府要加快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的建設,加大對職業教育辦學經費的投資,積極建立并完善對高等職業院校的人才引進和獎勵政策,這些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都會對高等職業院校的發展提供動力。
四、結語
頂崗實習是高等職業院校有效推進工學結合、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最重要形式,是培養高素質應用型技術人才的重要途徑。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及政策的干預,頂崗實習將作為綜合型人才的培養模式被廣泛推廣,但其目前還處于探索與完善階段。
高等職業院校只有加強頂崗實習的教育與管理,全面做實頂崗實習教育教學環節,才能切實有效推進工學結合、校企合作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確保高等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的質量。通過頂崗實習,高等職業院校與實習單位密切合作,結成互助互利關系,使得教學與實踐一體化,從而使雙方都能獲益。由于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目標是與市場緊密相連的,如何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達到更好效果,這值得我們繼續探討。希望頂崗實習這一人才培養模式,縮短教學與就業的距離,提升高等職業院校在辦學中的適應力和競爭力。
【參考文獻】
[1]耿潔.工學結合培養模式實施中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7(3).
[2]胡家秀,管平.優化頂崗實習機制培養學生職業素質[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8(6).
[3]黃俊官.頂崗實習與高師學生就業問題的研究[J].教育戰線,2007(5).
endprint